在全球高铁建设的浪潮中,各国都竞相展示其在这一领域的成就。虽然说世界上第一条高铁于1964年诞生于日本,其他各国也紧随其后,纷纷有凌驾之势。

尤其是中国高铁,运营速度快,安全性高,可靠性强。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并运营了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列车,这一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有德国专家对各国高铁进行了深入评价,其中对日本的评价是“还行”,对法国则是“优秀”。然而,当谈到中国高铁时,这位德国专家却用了四个字。

中国高铁虽然发展的很好,但毕竟和日、法相比属于后起之秀。德国专家又说了什么?

日本:还行

上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决定投资,要研发出全新的铁路系统,以达到省时增效的目的,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研发与努力,终于,世界上第一条高铁从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正式运营,这在高铁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自从日本的新干线投入使用后,它已经可以达到200公里的时速了,在东京与大阪之间的运输时效从之前的六个小时,大大缩减到了三个小时,如果你觉得新干线只有“快”,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速度快只是新干线的其中一个优势,它的更大优势在于对细节的追求。对于乘客来说,他们的乘坐体验感很重要,例如座椅舒不舒服、内部设施完不完善、安全系数高不高等等。

而日本新干线的建设成功,不仅推动了日本本国经济的运转各个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它的出现,也为全球其他国家建设高铁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目前日本已经建设了全面的交通网络,已经几乎覆盖了整个日本,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干线也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东北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了320公里的时速了。

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自从新干线运营以来,从未发生过高铁事故致人死亡的情况,成为了全球最安全的高速铁路之一,安全运行47年。

有人不禁要问,新干线这么多优势,为什么德国专家评价“还行”?有什么缺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日本新干线的缺点,那可能就是运营成本太高了。所以也导致日本新干线国际化程度就非常低了。

法国:优秀

相比较日本的“还行”,法国高铁的“优秀”它究竟都优秀在哪些方面?

日本有了新干线,法国也不甘示弱,研发出了TGV系统。因为日本新干线最先研发出来,所以给其他各国有了一些经验。

法国在研究TGV系统的时候,技术上可以说可以和新干线相媲美,但是在普及程度上,是甩了新干线好几条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的新干线只在日本本国内使用,而法国的TGV系统则推广到了德国、比利时、荷兰等,甚至美国、韩国也引进了其技术。

不得不提的是,法国的TGV系统它在动力学性能方面是非常的优异。上世纪90年代,由于暴雨天气,导致了列车道的塌陷,差不多有7公里之多,而当时的一列TGV动车正在以300公里的/时的速度行进,但是遇到塌陷的地方,列车安全制动才避免了这场严重的事故,车上仅三人是轻微擦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法国的TGV系统确实在安全性能以及稳定性方面确实很强。

但同样,它也有缺点,法国TGV系统的缺点像日本的新干线一样,成本还是算较高的,所以购入法国TGV系统的国家一般都是发达国家。

另一方面就是法国的TGV系统升级更新速度太慢了,虽然他们还设想过利用核能来运行TGV系统,但是也仅限于设想,还未真正地用到实验中。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真正能实现这一设想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德国的专家给法国高铁评价的“优秀”也算是名副其实,很中肯的评价了。

中国:卓越非凡

中国高铁虽然起步有些晚,但是我们的发展速度却是非常快的。相比较日本1964年投入的新干线,我国整整比日本晚了26年。

在那时候,我们连“高铁”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去研发它。上世纪90年代,我们设想是建设一条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

如果将北京和上海联系到一起的话,会更加促进这两个城市的发展。但是那时候的我们只有设想,却不知该如何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94年,我国修建了一条从广州到深圳的高铁路,总长只有147公里,当时可以达到200公里的时速,虽然那时候我们相较于日本和法国落后了一大截,但是这已经算是技术的突破了。

从那以后,我国高铁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从而赶超其他国家,遥遥领先。

有了广州到深圳的铁路建设经验,秦沈客运专线建设速度更快,总长404公里,时速稳定达到200公里。

从此以后,中国高铁就像是开了挂一般,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内实现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我国开始研究高速列车,复兴号由此诞生。

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内,中国高铁已经几乎覆盖了全中国。但我们从未停止探寻的脚步,不断从质量、速度、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继续改进、完善。

同时,我们总结了其他各国的经验,我们将高铁的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已经压缩到最低的水平,同时在安全性能以及乘坐体验中讲究精益求精,奠定了中国高铁全球化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中国高铁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运营成本、安全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仍需不断改进和提升。但总体来说,中国高铁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是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还会继续前进,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同时还会将中国的高铁技术和设备推向全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