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因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经常处于学校集体生活状态等因素,儿童感染几率更高。各类呼吸道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等疾病,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降低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疾病负担,保障儿童健康,天津市积极推动扩大免疫规划,除国家规定的11种常规免疫规划疫苗外,于2017年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是全国首个政府免费提供水痘疫苗接种的省份。针对非免疫规划疫苗,出台《天津市非免疫规划疫苗集中采购实施方案(2024版)》,确保疫苗规范采购供应。疫苗通过国药物流平台统一配送至全市接种门诊,保障疫苗及时到位。同时,积极探索新型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应用模式,研究出台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接种的专业指导意见,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健康保障。

免疫规划提质赋能

筑牢传染病防护屏障

完善服务设施和人员配备。目前,天津市共有常规预防接种门诊284家,预防接种人员1462人。为建立健全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管理长效机制,2014年出台《关于加强天津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资质和稳定性要求。全市每年预防接种人员全员培训考核上岗,将考核结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考核指标。

规范操作技能培训管理。2019年,天津市启动预防接种规范化操作培训项目,建立3家预防接种规范化操作培训基地,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预防接种规范化操作培训的省份。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完成培训预防接种人员1216人,覆盖全市83.17%的预防接种人员,参加培训人员在预防接种和应急处置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升,接种对象及监护人满意度达99%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教基地预防接种人员参加心肺复苏培训

创建优质示范接种门诊。天津市积极推进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市级信息平台,实现免疫规划业务全覆盖与数据全流通。2022年,天津市发布《天津市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到2024年底,全市284家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实现智慧化升级改造全覆盖。2023年11月,河东区大王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授予的“全国预防接种门诊创优项目首批示范示教单位”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王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留观区内小朋友与机器人互动

科学规划疫苗接种。2019年,天津市制订《天津市7岁以下儿童常规疫苗接种起止时间表及推荐接种方案》;随着新疫苗的上市和疫苗接种程序的改变,于2023年及时修订,确保预防接种程序规范安全。为减少受种者往返门诊次数,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2023年制定了《天津市多种不同疫苗同时接种技术指南》,指导做好不同疫苗同时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与及时率。

规范冷链全程智慧管理。自2011年起,天津市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疫苗的储存和配送,定期为全市接种单位更新疫苗储存医用冰箱、维护温度自动监控设备。2017年,印发《天津市预防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管理指南》,指导预防接种单位规范管理冷链系统。全市已建立起覆盖所有门诊的冷链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温度自动监测与报警,确保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有效。

持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天津市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载体,传播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打造了“疾控福尔摩斯”“疫苗特警战队”“津小吒”等一系列有天津特色的动漫形象代言人。5项科普作品在2023全国预防接种科普大赛等赛事中斩获7个奖项。该市通过普及免疫规划知识,提高了公众的主动接种意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为构建健康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防携手筑牢健康防线

精准献策共护民众安康

天津市推进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共同协作,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促进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的推广,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效果。

以哨点监测为例,该市以流感哨点监测网络为基础,连续多年开展呼吸道多病原监测,配合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专病监测,建立了较为全面、立体的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体系。根据疫苗针对疾病监测和健康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有效评估接种成效,适时调整免疫策略。此外,通过长期科研合作,掌握了全市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出疹、发热伴脑膜炎、腹泻等症候群的疾病感染谱,大力建设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提升重点学科能力水平。

天津市建立了分工明确、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医防协同机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监测网络医疗数据和生物样本的收集方,为疾病防控提供了数据分析、实验检测和公共卫生决策的科学依据。疾控机构一方面发挥实验检测的优势,为临床提供快速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治疗和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多部门联合会商,为及时优化疾病防控政策建言献策。

优化医防协同策略

强化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控

为应对冬春季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严峻形势,提升社区防控能力,满足群众就诊需求,天津市推动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一体化门诊建设试点,为患儿提供“一站式”卫生健康服务。计划以设立儿科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依托儿科诊疗救治能力较强的医联体,实现城乡区域覆盖,充分发挥三级预防功能。防治一体化门诊的主要功能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开具预防处方、提供诊疗服务等,推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全周期健康服务质量的提升。

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一体化门诊建成后可有效缓解三级医院的就诊压力,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充分发挥三级预防功能,患者可自愿自费开展呼吸道多病原检测。天津市还计划将工作突出、患者满意度高的防治一体化门诊作为社区医务人员的实训基地,培养更多具有医防协同意识的社区医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策划:全国疾控宣传平台

文: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国平 苏承

编辑:张曌

审核: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