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报告讯(记者 张华征 桑建伟 通讯员 刘保森)“说书戏”顾名思义,就是连说带唱,是一种民间文化。一般中原地区,特别是新密、禹州、登封、新郑等地农村都叫“说书戏”。“说书戏”俗称坠子书、简板书,也有叫响板书。她的历史约有100多年,“说书戏”即坠子书,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从清末开始,艺人们通过相互交流,融合,特别是将莺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三弦被改制成坠胡以后,改弹拨乐器为弓弦乐器,伴奏旋律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了唱腔音乐的变革。“淄腔”的使用就是曲型成熟的表现,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的出现,是河南坠子形成的标志,时间大约在1900年左右。由于“说书戏”演出时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约七寸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伴奏着拉坠弦,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唱长篇的。一般演唱前,先拉一段坠胡垫底,然后是演唱者道白:说书不说书,上场先作诗,然后慢慢唱个帽,如大家要听文的(戏)我唱一唱《包公案》,您要听武(戏)的,咱唱一唱《杨家兵》,而后再慢慢步入正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老人们讲,“说书戏”较早的存在形式是“三皇会”,由社会曲艺人自发组成。会规规定,凡曲艺从事人员,必须参加“三皇会”,否则为“门外人”,不得随便演唱。艺人们无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以走乡串户流动演出为主,由于过去社会不发达,特别是旧社会,文化宣传形式很少,一般农户都是许愿请“说书戏”还愿唱三天,谁家请就到谁家演唱,摆上一张桌子,几条凳子,主家管水管烟,就开始演唱。据了解,那时候新密本县也有唱“说书戏”的演唱人,其中苟堂镇小刘寨村张秀兰老人,出生于1906年4月,1991年去世。一生不断外出演唱“说书戏”。据老年人讲,旧社会活跃在新密的比较有名演艺人是原禹县的王末老师傅。王末师傅是一位在坠子书艺术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出生在禹州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便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影响,对坠子书艺术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热爱。他在传承和发展坠子书艺术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坠子书的传统表演技巧,还勇于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艺术中,使坠子书在保持经典韵味的同时,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曾多次在各级艺术比赛中获奖,他的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传承的技艺也影响了众多后来者,为坠子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禹州、新密、新郑、登封很有名气,老年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好演出家。他在唱时有一个规矩。听着必须坐在他的前边,坐在后边怕听不清。而且是一开戏就一直唱完,人送外号“唱到底”或“一歇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坠子的整个历史,河南坠子在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创新的行列中来,使坠子书增加了很多曲目,丰富和借鉴了演唱技巧,逐步使该剧种日益成熟和完善,并迅速流传到了临近的省份,如安徽、山东。民国初年传入到北京,到了20年代传入到了天津、上海、沈阳。30到40年代又传入西安、兰州,40年代传入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了流行全国比较广泛的曲艺形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已知最早的一批艺人为从开封相国寺出道登场的张三妮和尹风宝等。她们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者男女对唱的形式,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程玉兰、董桂枝三位名家女演员。女演员的出现,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了提高,不久之后,河南坠子即被传入京津等大城市,其影响也随着不断的扩大。其中30年代末期,河南比较有名的乔利之和乔清秀夫妇应邀赴天津演出,董桂芝、程玉兰等名演员随后也去,他们在天津的演唱影响很大。其中乔清秀和乔丽元的搭档演出风格独具,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唱腔婉转,人称“小口”、“乔口”或“乔派”。陈玉兰的演唱以板眼规整,深沉含蓄见长,人称“老口”或“程派”。董桂芝的演唱,嗓音圆润,朴实明朗,人称“大口”或“董派”。女演员的出现是河南坠子的表演,在大城市里为发展趋向短段“唱曲”,虽然丰富了唱腔旋律,扩展了唱腔音域,提高了伴奏技巧,但也丢失了长篇说唱的特点和优势。在河南本土当时比较著名的演艺人有善演“风情书”的赵言祥、善演《三国》段子的张治坤,还有号称商丘“四大名演”之一的李凤鸣等。女艺人还有比较有名的以表演细腻见长的刘明枝、表演妩媚著称的刘桂枝和以表演豪放夺人的刘宗琴,他三人均以演长篇大书著名,时人称为“郑州三刘”。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坠子相继传入上海、沈阳、西安、兰州、武汉、重庆和香港等地,成为了中国流行比较广泛区域形式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坠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56年以后,新一代北京河南坠子演员也成长起来,他们在努力继承传统,大力编演新曲目当中,顺应时代的发展,对河南坠子的音乐、表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然而到了20世纪末期以后,河南坠子的生存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困难,艺人锐减,演出很少,急需扶持与保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河南坠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河南坠子的表演细节,河南坠子以河南方言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带说,唱腔主要是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唱词一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大多都是演唱短片段,也有部分演员儿唱长篇大本。唱腔是河南坠子的主要部分,由多种曲调(板腔)组成,包括引子、起腔、平腔、送腔、尾腔等部分。根据唱词的不同,句式可选为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滚口白等唱法,形成快慢节奏和旋律上的明显变化,以表现不同的情感。河南坠子的曲调虽多,但它以一个主体性基本唱腔曲调为基调,根据唱段的起、承、转、合的不同规律和故事情节的不同需要,加以重复、发展和变化,同时对传统唱腔中属于插入性或附属性的唱腔曲调,进行融会贯通式的结合处理,把有特性的乐句和片段有机的结合在唱腔音乐中,使整个唱腔音乐中丰富多彩,和谐统一。各流派的形成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曲调有的华丽流畅,有的悲切,有的豪放,有的质朴。

河南坠子伴奏的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伴奏乐器有了很大的改进,增添了各种不同的乐器,如二胡、三弦、琵琶、大提琴、电子琴等,这些伴奏增加了演出气氛和效果,很受观众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密市的“说书戏”市场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也是一样的,20世纪末前后,新密市“说书戏”能唱的几乎绝迹,目前只有苟堂镇孙家庄村山区的黄增梅女士带队活跃在周边县市、乡镇、村演出,深受群众欢迎。黄增梅,女,1964年2月出生于淮阳四通镇,16岁拜吴桂莲为师学艺,祖师太爷叫胡明善,江湖称黄增梅为24代传人。25岁那年。又拜林祥中为师,2000年嫁入到新密市苟堂镇孙家庄村,20多年来不断在周边县、市、镇、村演出。黄增梅老师不但会唱坠子书,还能唱豫剧、曲剧,同时吸收比较好的唱腔方法运用到坠子书中。如曲剧名家张新芳老师的唱腔高亢、豪放有力、委婉细腻、韵味深厚,尤其是哭腔韵味十足,拖腔更是让人听的入心入脑、顺畅。黄增梅老师不断吸收不同剧种老师的好唱腔、唱法,并加以运用,形成了自己唱腔,高亢、有韵味,表演细腻风格。其代表剧目为《老妈妈劝闺女》、《诸葛亮招亲》、《江姐险渡》、《美丽乡村奔小康》、《吃亏是福》、《钱是个好东西》、《妈妈的艾叶面》、《报母恩》等。2020年7月,孙家庄“说书戏”被申报批准为新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些年除了在村参加的周末村里组织的文艺演出外,多次外出演出。如组织学员多次参加大型文化演出活动。2017年三次参加新密市组织的大型演出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12月参加郑州市“关爱中原 益路同行”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2018年参加新密市伏羲古镇群众文化活动“进村入户”展演活动。2018年在洛阳、伊川等地参加邀请演出。2019年到荥阳、商丘、杞县等地演出,其中2021年7月参加商丘市第五届小戏小品“曲艺”展演活动中《报母恩》作品荣获三等奖。2023年6月,黄增梅女士在新密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荣获“优秀展示展演奖”。2023年12月在第四届“中国商丘淮海大书场”节目展演活动中,获得“优秀演员奖”。近几年,黄增梅女士还在新密市举办了坠子书培训班,已培训学员20多名,她要求学生除学习传统的基本唱腔和方法外,还要求学生也要多学习别的曲种,如豫剧、曲剧、调等,吸收一些好的唱腔,另外注意适当掌握传统唱法中重复唱、重复道白的次数不能多,穿衣、站姿、动作力求自然得体,力求适应新时代人的口味和审美观。黄增梅女士为新密市“说书戏”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据黄增梅老师讲,下一步她将继续认真学习名家名段,吸收好 的唱腔,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同时组建好一个好的后台,如找个好的坠胡师傅及相配应的乐器,如二胡、电子琴、大提琴等,以提高和增加演唱效果,力争让观众满意,继续扩大培训班,吸收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传承和发扬河南坠子书的发展,壮大坠子书的队伍建设,更好的服务百姓,同时在大型演出活动中适当的加唱几段豫剧、曲剧,增加一下气氛和满足一下不同观众的口味,使演出效果更好,更贴近群众,更受到百姓的喜欢,从而更好地推动这一民间文化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