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我叫韩伟明,1979年,我19岁,在昌林镇念高三。

大家都知道,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许多青年都梦想考入大学,找个好工作。

那时的大学,不仅没有学费,每个月还有生活费呢!最重要的是,毕业之后还包分配工作!所以一旦考上了大学,就像鲤鱼跳进了龙门一般,前途一片光明呢!

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当然希望我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不说进入国营企业当个工人,至少也要在乡镇小学当个教师,吃上皇粮!

尤其是我爸,他把毕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每当夜幕降临,我还在挑灯夜读时,他总是坐在我身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伟明,我和你妈只生了你一个崽,你可一定要努力啊!只有考上了大学,将来才能端上‘铁饭碗’,一辈子吃穿不愁。我和你妈,也跟着享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嗯!我一定会的!”我也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在学习上十分用功、努力。

1979年3月,我们全县四所高中曾组织过一次统一摸底考试。在近千名高三学生中,我以296分的成绩,进入了全县前20名。

那时,无论是我们班主任,还是我们校长,认为我考个大学,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参加过79年高考的人可能都还记忆犹新,当年的考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而且,当时的录取率,还不到10%!

我们省文科的录取分数线是290分,而我才考了209分!

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在查到成绩的那天下午,我爸抽着闷烟,沉默了很久,也不知他叹了多少气,眼中满是失望。

当晚吃饭时,我妈没有像往常一样催促我,而是静静地看着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良久,她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坚决:“韩伟明,你已经长大了,是时候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了。从明天开始,你去跟左大爷学习木工吧。”

左大爷当了一辈子木匠,技术好,倒也能挣钱。但是对于木工,我不仅一窍不通,还没有一点儿兴趣。

因此当母亲让我跟着左大爷学习木工活时,我愣住了,手中的筷子几乎滑落。我想反驳,我告诉她,“妈,我还想复读,明年肯定能考上!”

“复读不要钱啊?这些年为了供你读书,我和你爸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你怎么不替我们想想?”

“你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是别做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了!”母亲似乎很生气,不仅不同意我复读,还把我臭骂了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个缘故,我当晚赌气,连饭都没有吃就躺到床上去了。

那一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充满了挣扎和不甘。

次日,天亮之后,我都还心乱如麻。那时我还在想:难道我的命运就这样了吗?我要从今天起跟着左大爷学习木工活,然后当一辈子木匠吗?可那并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啊!

我还是想考大学,将来找个体面的工作!

就在这时,母亲来到了门外,不耐烦地敲响了房门:“韩伟明,想什么呢?还不赶紧起床?”

“昨晚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从今天起,去左大爷那里当学徒!我已经跟他说好了,还给他拎了一只鸡去勒!你以后跟着他,可得用心学习啊!别让我那只鸡打了水漂!”

“知道了!”我感觉我已经别无选择,只得木讷地回了一句。随后穿好衣服,准备吃早饭。

毕竟,饿了一夜,我已经有些头晕的感觉了。

当我走到饭桌前,发现父亲已经吃完了饭,下地干活去了。

母亲见我还黑着脸,说话的语气总算宽柔了许多:“我知道,你心里还有梦想——但现实是残酷的,家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已经不允许你复读了。现在去学门手艺,将来至少能养活自己。”

我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父母的身体也不如从前,再也急不得,只得低下头,轻声说道:“知道了,妈,我会跟着左大爷好好学习的。”

出门前,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家,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母亲站在门口,目送我远去,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孤独。

跟着左大爷走在村子里的小道上,我试图让自己接受这个新的身份: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木匠学徒。左大爷是个寡言的人,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木匠工艺的尊重和热爱。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一样,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然而,几天的木匠学徒生活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每天重复着锯木、刨平、测量的动作,虽然左大爷耐心指导,但我心中的梦想依旧如影随形。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小姑的到来成为了我生命中的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下午,小姑匆匆来到我家,脸上带着不寻常的坚决。她直接找到母亲,两人在厨房里谈了很久。我偷偷地靠在门边,听到小姑激动的声音:“嫂子,我听我哥说了,伟明还想复读,还想考大学,可你却让去学木匠,你是怎么想的?”

“难道复读几个月,明年就能考上大学了?”母亲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那也不能因为困难就断送了伟明的未来啊!如果她明年能考上大学,你们不也跟着沾光吗?”小姑几乎是在为我的未来呐喊。

“切,他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就算再读三年,可能也考不上大学!”母亲冷哼一声,明显对我不抱希望。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心都快凉了。

小姑则气得直跺脚道,“你,你是伟明他妈,你怎么这么看不起他?你简直就是鼠目寸光!”

我妈懒得理她,赶紧从厨房走到院子里去砍柴。

我小姑还不解气,又追着她骂道,“你目光太短浅了!你也太自私了!你会害了伟明一辈子的!”

我爷爷奶奶一共生了四个子女,分别是大伯,大姑,我爸,小姑。小姑只比我大10岁,我却是被她带大的。

在我没念书之前,我也是每天跟着她屁股打转。她对我的感情,自然也十分深厚。

可79年那会儿,小姑已经29岁,已经嫁到了外村。她完全可以不用再管我的事情,但听说我想复读,我妈又不同意之后,她就冒着酷暑,匆匆赶到我们家里,找我母亲理论了起来。

当我看到这一幕之后,我瞬间感动得不行。

我不想小姑因为我的事情跟母亲吵得不可开交,因此见她追到院子里,继续跟我母亲理论时,我赶紧说道,“小姑,别跟我妈说了,我已经想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先别说话!”小姑一声怒吼后,不断给我使眼色,示意我躲到一边去,她那意思很明显:无论如何也要说服母亲,让我回学校复读。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抬头望向小姑:“那你的意思是……”

“让他再试一次,我会帮忙的,无论是金钱还是其他方面。”小姑坚定地说。

我听到这里,心中又涌起一股暖流。

不得不说,小姑那时的支持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母亲听得这话,眼神里瞬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看向我:“伟明,你真想再试一次?”

我知道母亲被小姑说得动摇了,这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赶紧点点头,噙着泪道:“妈,我确实想再试一次!”

“那——那你就去吧!”母亲皱了皱眉,又望向小姑道,“他姑啊,我们家是真拿不出钱让伟明去读书了——”

母亲的言下之意,小姑自然明白!她当即拍着胸脯表态道,“你放心,伟明下一年的生活费学费,我都给他包了!不会让你出一分钱的!”

“谢谢小姑!”小姑的坚定和慷慨,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我当即扑进她怀里,像个小孩子一样哭了。

小姑却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我推开道,“都大小伙子了,怎么还哭鼻子呢?赶紧去收拾一下东西吧,听说县城专门收了个复读班,我带你去那个复读班报道!”

“嗯!”我赶紧去收拾了些东西,然后就跟着小姑走了。

小姑父当年在开拖拉机,卖煤球,当天下午,就是他开着空拖拉机,把我和小姑带到县城一中的。

小姑好像早就打听了补习的事情,因此当天下午,她才能轻车熟路地找到高三补习班的班主任王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王老师嘀咕了几句后,小姑就跟我告别,“伟明,听说学校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天才放月假,平日都关在学校里,你就趁此机会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我每半个月过来看你一次,你可得好好学习啊!”

说完,小姑又给我摸了十块钱,当成我一个月的零花钱。

我拿着那些钱,眼睛再次湿润,因为之前读书时,我妈每个月给我的生活费,还没这么多勒!

从那之后,我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每天天亮便起床复习,夜深人静时才肯罢休。每当遇到难以攻克的难题,我就会想起小姑坚定的眼神和父亲曾经的鼓励,我不能辜负她们的期望。

小姑基本半个月来看我一次,每次来都会带些生活用品和我爱吃的零食。她总是鼓励我:“伟明,最近学习上和生活上没遇到什么难题吧?我知道你很棒的,你要加油哦!”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吹散我心中的阴霾。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逐渐学会了独立和坚强。我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复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枯燥和压抑,每天重复的习题和模拟试卷,让我感到精疲力尽,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就在这时,同桌李阳走进了我的生活,他的理解和陪伴成为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李明的家庭条件较好,他一直都在一中读书,他的成绩本来也是不错的,但他也跟我一样,高考时发挥失常,当年只考了228分!

不同于我的沉默和悲观,他总是给人一种阳光、向上的气息。

“伟明,干嘛整天愁眉苦脸的呢?是不是因为你在镇上所学的东西太浅显了,跟不上这里的节奏?”李阳在放学后的操场上对我说,他的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是啊,不得不承认,镇上的老师,跟县城的老师,还是有差距的。我最近听课,总感觉云里雾里的,我也不知道现在所选的这条路是否正确。”我坐在操场的长椅上,仰天长叹。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多么对不起自己的小姑!

“记住,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你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在这里。”李阳拍了拍我的肩膀,笑了笑道,“你哪里不懂可以问我,我感觉自己最近的学习状态还算不错!我可以帮你的!”

“好!谢谢。”我点点头,感觉这小子真心不赖。

在李阳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我们互相帮助,一起讨论难题,分享学习方法。他的乐观和执着影响了我,让我在逆境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我开始学会如何在压力下寻找乐趣,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每当我感到迷茫和疲惫时,我就会想起李阳的话:“坚持下去,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拼搏的自己。”

就这样,我在逆境中坚持着,每一天都在为了那个遥远的梦想而奋斗。我相信,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我的曙光。

终于,那个决定一切的日子来临了。

1980年的高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考场上的每一秒都显得异常漫长,每个选择题的选项都牵动着我跳动的心。我记得自己在答题卡上划下最后一个答案时,手心里全是汗。

考试结束后,我仿佛释放了所有重负,但内心的忐忑却久久不能平息。回到家中,我静静地等待成绩的公布,那段时间仿佛比整个复习期还要漫长。

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308分!

我考了308分!过了我们省的重点录取分数线了!

“伟明,你真棒!我就知道你能行的!”当小姑第一时间得知我的分数后,她也是激动得泪流满面。

也不知村人是怎么知道我考上大学的消息,在我回村的那天,全村的父老乡亲都跑到村口来迎接我,有的甚至敲锣打鼓,放起了鞭炮。

那天,我妈脸上也乐开了花。

我看着她的改变,不由得如释重负地笑道:“妈,我终于考上大学了,没给你丢人吧!”

“是啊,你考上大学了!我为你感到骄傲还来不及勒,怎么会觉得你丢人。”母亲声音哽咽的说道。

那天晚上,我们家充满了欢声笑语。大伯一家,大姑一家,小姑两口子,还有我爷爷奶奶,他们都来了,都来庆祝这个特别的时刻。吃饭的时候,小姑拍着我妈的肩膀说:“嫂子,我就说伟明能考上大学吧?现在信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了,我是心服口服啊!”母亲惭愧地看着小姑,满是感激地说道,“这一年多亏你们帮伟明交学费,给生活费!”

“伟明,快敬你小姑和姑父一杯!”父亲一时高兴,直接把酒瓶塞到了我手里。

我看着小姑和小姑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我心里很清楚:是她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刻,我深刻地理解到,家人的爱和支持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几年的光阴匆匆流逝,我也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少年成长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站在讲台上,我回望过去的路,每一次挑战和决定都显得格外珍贵。我知道,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那些在我人生关键时刻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人。

我用第一份工资给小姑买了一件新衣服,她穿上后笑得像个孩子。我看到了她眼中的骄傲和满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这件简单的礼物背后蕴含的是我深深的感激和爱。

对于小姑父,我更是心存感激,因为我知道,没有他背后的支持,小姑也不可能给我交学费,更不可能给我拿生活费!1995年,在我工作十年之后,我决定用一些积蓄为小姑和姑父修建一幢小洋楼,以此表达我的谢意。当我告诉他们这个计划时,小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小姑父则乐呵呵地说道,“伟明,当年你复读,我们也没给你花多少钱,可你现在直接给我们修一幢小洋楼,那起码得好几万啊!你不亏了吗?”

“你们对我的恩情,可是重于泰山的,我怎么会亏呢?我感激一辈子还来不及呢。”我噙着泪道,小姑和姑父更是高兴不已,他们一把将我拉入怀里道,“好小子,当初真没看错你!”

小洋楼竣工那天,阳光明媚,我们在小姑新家的院子里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仪式。小姑和姑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看着他们快乐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意义。感恩和回馈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宽广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