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罗田怡 图由受访者提供

十年前,一场名为“穿越鞍子河•大熊猫爱情走廊科考直播”的活动在成都崇州成功举办。十年后,曾经的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为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6月21日,“穿越大熊猫爱情走廊”十年再出发——大熊猫国家公园联合巡护直播活动正式启动,旨在传播大熊猫文化,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展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的丰富资源和保护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成都是全球唯一一个既有圈养大熊猫又有野生大熊猫生活的超大城市,正全力塑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园城市•熊猫之都”城市标识,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大熊猫形象已经完全融入城市当中,成为“展形象”的最佳代言。

21日上午,出征仪式后,直播团队出发,将深入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开展为期五天的实地巡护、采访和拍摄,全方位呈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的生态保护成果。

据了解,“穿越大熊猫爱情走廊”十年再出发——大熊猫国家公园联合巡护直播活动以山上山下连线直播为主,6月21日-27日每天下午3点,通过卫星连线,通过山上的实地探访与山下的专家访谈相结合,采取多维度交叉并机直播,重访十年前直播关键点位,通过十年前资料画面、十年后现场巡护、亲历者回忆、主持人采访、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记录见证十年变化,向观众展示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山下会场以科普为主,邀请相关专家来到崇州竹艺村竹艺公园熊猫餐厅演播室现场,对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环境及大熊猫爱情行为进行科普,探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山上会场则以鞍子河为起点,巡护队员们将深入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进行实地观察、采访和拍摄,增强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大熊猫爱情走廊因何得名?生态环境对大熊猫的爱情行为有怎样的影响?生态管护员们的日常工作有哪些?野外巡护又会遭遇哪些“意外”?大家感兴趣的这些问题,都会在本次活动中揭晓答案。

自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崇州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方案》要求,扎实推进体系建设、保护修复、协调发展、支撑保障等重点工作,推动大熊猫栖息地完整保护,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