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王凡

走进直播间。崇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过最难走的山路,爬上崇州最高峰火烧营,看到了“熊猫爱情海”,找到了几处拍下大熊猫图像的地方,发现了两处大熊猫粪便,与中华扭角羚不期而遇,见到了林麝、雪豹、水鹿、岩羊、小熊猫、赤狐等大量野生动物影像……经过6天手机没有信号、与世隔绝的山林生活,巡护队顺利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联合巡护直播活动”,于6月26日下午,全员一个不少,安全返回。

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保护总站巴栗坪保护站站长周红林、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何可博士、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范明远、编导何源走进演播室,畅谈巡护活动的经历和感受,以及10年间从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巨大变化。

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博士何可说,本次巡护直播活动,动物痕迹的遇见率很高,表明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较多,体现出片区保护工作的成效显著,加上工作人员尽职尽责,才让片区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生态更良好。这10年里,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专项巡护调查,发现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持续增加。相信在未来的10年里,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生态环境将持续改善,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会持续增加,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系统更加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返程下山。崇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滑,借助拐棍下山。崇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途短暂休息。崇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