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保险业应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级,践行建设金融强国使命,在负债端(养老保险产品创新)、资产端(养老金管理)和服务端(养老服务供给)融合发力,为养老金融大文章增辉添彩。

中国太保作为国内综合性保险集团,近年来主动开展相关布局,为银发经济和养老金融贡献积极力量。

一是丰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供给,助力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赵永刚表示,在政策指引下,保险业已先后开发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等政策性产品,并结合传统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强养老属性的险种,持续服务于居民养老资金积累。

“相对于银行理财、基金、储蓄等其他金融产品,保险产品在长寿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基于生命表的精算技术,能够为不同群体、不同人生阶段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资金规划,可兼具终身领取、保证领取、灵活领取等多种形态设计,还可提供抵御生老病死残等多种人身风险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专业价值不可替代。”他称。

二是发挥跨周期资产配置专业能力,持续为养老资金管理贡献力量。赵永刚表示,保险公司尤其是大型保险集团作为养老金融领域的先行者,除了通过丰富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助力养老财富积累外,还凭借自身跨周期资产配置的专业能力,持续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和管理贡献积极力量。

在其看来,保险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绝对收益获取能力、另类产品创设能力上都具有比较优势,长期资金的管理理念和均衡的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也非常适合养老金的管理需求。以中国太保为例,截至2024年4月,集团旗下长江养老已向超1.2万家机构与政府客户、超160万企业年金受益人、4000万职业年金受益人提供服务,管理养老金规模超7200亿元,累计创造投资回报超2400亿元。从投资业绩看,长江养老企业年金单一计划固收组合业绩连续两年位居行业第1位、集合计划固收组合业绩位居行业第2位,含权组合业绩也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基本养老信用债组合的管理规模和累计业绩一直位居同类组合前列。

三是发挥长期资金优势,积极布局养老服务。赵永刚表示,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少子化”现象加剧,人们对养老金积累和养老服务有着同样迫切的需求。保险机构依托长期、庞大的资产规模,战略布局养老产业、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构建起“产品—投资—服务”的养老生态闭环。截至2023年底,行业已建成运营养老社区30多个,运营床位超过2.8万张。

“从布局路径看,各家险企根据不同的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布局路径,其中头部险企更多通过自建自营养老社区方式。”赵永刚表示,一方面,能够让客户在养老资金积累期就能锁定优质康养资源,并在资金领取期获得一站式衔接,提升客户获得感。另一方面,由于养老产业的长周期与保险资金特性天然匹配,布局养老产业也有利于险企资产负债管理,以及探索从养老金给付向养老服务给付的转变。当前,主要险企的养老社区已基本建成,进入长期运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