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中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贪念。

因此,有因不得欲望贪念而痴狂之人,也有欲念已达大喜后的疯癫之人。

那1991年自杀的卢刚是哪一种呢?

天才的前半生

1963年,一个普通的北京工人家庭里迎来了一个新生的小孩。

这个家庭给他取名叫卢刚,他是最小的弟弟,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从小成绩优异,聪明伶俐。

因此,他备受家人关注宠爱。

他的天赋很早就展露了出来,也被众人所熟知,因此,刚上高中,学校也对他展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上到校长领导下到老师同学都对他有着极大的期待。

学校给了他极大的期待与关怀,也给了他极大的一部分“特权”。

在当时那个环境里,高中生早恋是要被严格惩罚的,学校老师都是绝对不允许高中生谈恋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学校老师的严格管教下,以及社会的严格要求下,卢刚依旧与同班女同学公开出双入对,根本不在意这些要求。

更夸张的是老师同学校长也都对此漠视不管。

可惜这段恋爱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卢刚一于1981年考上北京大学之后,就与这个女孩分手了。

分手的理由是,卢刚觉得不在一个学校,玩起来不太方便。

但是实际上这个女孩儿同样考上了北京大学。

卢刚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分手,随便找了一个借口。

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首要的就是选择专业。

与卢刚想学计算机的想法不同,那父母保持着一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的想法,因此拒绝了卢刚想要学习计算机的想法,而是让他从数理化这些专业中挑选一个。

卢刚没有办法,最终选择了物理系。

在正式进入大学以后,卢刚不仅对学业非常关注,他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进行了新的发展。

在大学时,他找了新的女朋友,并且冒着当时的社会压力将自己的新女朋友带去了自己的住处过夜。

这个举动在当时可以说是又大胆又让人震惊。

跳过这个小插曲,再回过来看卢刚的学业。

卢刚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天赋的人,他意识到他所学的物理,由于当时我们国内技术的薄弱,因此如果想要深入学习,就必须去往国外留学。

他很早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卢刚的家庭情况并不能承担起出国留学的费用,因此他出国的方式就只能依靠公费了。

卢刚是有天赋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在他有出国这个想法时,正赶上80年代中美短暂的蜜月期,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卢刚出国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卢刚的机会就到了。

在卢刚北大读书期间,李政道先生于北大主持了一个中美高校交流的项目,这个项目有极为严格的考试,但是只要你通过这个考试,你就可以获得公费留美的资格。

对于卢刚这样家境不太好,但是想要出国的同学来说,这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