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员中心户”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力量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闵铧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看我们小区,改造之后跟新小区一样。干净锃亮、路况也好,看着心里就高兴,住着也舒服!”提起居住的山东省胶州市九龙街道兴华小区,65岁的张敦先脸上洋溢着由衷的自豪。作为一名党龄40年的老党员,他以认真负责的干劲和不求回报的精神,公益服务业委会13年,在居民和社区之间架起连心桥、系起幸福带,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共产党员一心为公、服务人民的不渝信念。

“让大家过上暖和的冬天”

兴华小区始建于2009年,多年来一直采用烧煤炉火取暖,加之小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传统取暖方式既不安全又不稳定。2023年冬天,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而近1万元的供暖配套费,也让许多居民望而却步。眼瞅着马上就供暖了,要在一个月之内达到供暖户数标准、顺利铺设供暖管道,时间紧、任务重,张敦先和社区工作人员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做动员,盼着大家伙从此舒舒服服地过冬。

“部分居民想不通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钱数确实不小,二是觉得我有时候不生炉子,在家开小太阳能热乎热乎就睡觉了;再一个是牵扯到有一部分人已经搬去新城区不在这住了。”对于这三部分人群,张敦先逐一讲明利害,打消他们的顾虑。“他就跟居民讲好了,配套费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并不是咱这个地方。现在拿上了这个钱,但是这一辈子受益,他能讲到居民心里去!”兴华网格员庄桂娟深有感触。工作做通后,不少居民都积极报名,对于那些已经搬走的老住户,他也多方打听通过电话联系争取了支持。数次与供暖公司谈判,户数比例从40%到50%,到最终接近60%的供暖标准,供暖如期开通。

“你家多少度啊?我家20多度”“我家也20多度!”冬天再也不冷了,居民们打心底里高兴,笑逐颜开,互报喜讯。时隔一年,再回忆起供暖工作,张敦先和工作人员依旧感慨万千,“要想全部同意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做工作,争取大部分居民的支持,让大家过上暖和的冬天。”

“扫清老旧小区改造的绊脚石”

“张叔在业委会一干就是十几年,而且纯公益性的,没有一分钱工资。为小区付出了很多,不求回报、处事公道,在居民中威信很高,也是我们的标杆。”谈起张敦先,兴华社区居委会主任郑亚伟由衷地钦佩。小到清理楼道杂物堆积,大到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社区的大事小情都有“张叔”辛苦奔走的身影。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张叔”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春天,小区内部分树木需要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行砍伐。由于很多树都是老住户栽种的,脸生的网格员们吃了多次“闭门羹”,“人家根本不听我们说,还是张叔帮着我们开展前期的入户走访和民意调查,最后才顺利的做通了工作。”面对大家的高度评价,张敦先表示“大家伙都希望住一个干净、环境好的小区,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是希望小区好,邻居们好。”

看到张敦先这么尽心竭力,也有少数居民对他有所误解,认为他从中得了好处。面对争议和质疑,张敦先苦笑着摇头,“说什么的都有,但是有些事不管不行,政策珍贵啊,就像老旧小区改造,如果不抓住,错过再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正是他这种不求分毫,只为大伙着想的无私精神,让小区居民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支持他的工作。

“架起居民与社区、居民与物业之间的双向桥梁”

1995年,兴华社区居委会成立之后,物业随之进驻,在当时居民自治意识和意愿还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张敦先主动请缨加入业委会,并被居民推选为业委会主任。他没有辜负居民的信任和期待,总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居民的需求和心声,主动与物业公司交涉,想到前面、做到前面,无形中化解了许多潜在矛盾。

老旧小区改造后,楼道里留下许多涂料、油漆滴落物等工程痕迹,需要专业人士清理。他察觉到,这件小事迟迟不干,会在居民心中落下埋怨。在与居委会交流想法后,他第一时间与物业经理进行交涉。“卫生情况是居民对小区的第一观感,外面锃明瓦亮,一进楼道不行了,对你们的影响相当大。卫生不好,你们物业费收的费劲,还牵扯到7月份签新合同,这些问题必须要想到。”物业方听罢也十分痛快,马上着手安排人清理。正如居委会的庄大姐所说,好像有了“张叔”督促着物业,他们干活更快了,也更有劲了。

张敦先在居民与物业、居民与社区之间架起了双向的桥梁,在兴华小区形成了良性闭环和有效运作。他的女儿深受影响,也积极投身到社区工作,他们一家被评为“九龙街道最美家庭”,并在今年入选九龙街道第一批党员中心户。“感谢组织信任,这块光荣牌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承诺,我一定牢记党员义务,竭尽所能为服务群众贡献力量。”已经六十五岁的张敦先说。

下一步,九龙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挖掘群众身边的“红色管家”,持续擦亮“党员中心户”先锋底色,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以党员中心户推动基层治理新突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入户更入心。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