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即将换帅
时代要变吗

陈虹要退休了

上汽集团现任董事长陈虹马上就要迎来退休,这位曾经靠"要把灵魂掌握在手里"这句话出圈的董事长,续任期将至,终于还是熬到了退休的年龄。

网上传闻,董事长之职将由上汽集团目前的总裁王晓秋接任。

水到渠成,加官晋爵。

而现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也将担任上汽集团的总裁,官升一级。

虽然目前只是传闻,但似乎在汽车圈这样的安排,似乎已然成为定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消费市场而言,上汽集团的第一把手是谁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上汽集团可以为汽车市场带去什么?

其实1961年生人的陈虹,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又续任三年,如今时间已到,陈老板也该退休了。

从2004年,陈虹关升至上海汽车集团总裁开始,陈虹的做官之路也是一直扶摇,他在2007年就担任了上汽总公司的副董事长,时间来到2014年正式担任董事长,一来二去,时光不留人,在陈虹的两鬓之间也留下痕迹。

这位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董事长,好像生来就该为汽车贡献出自己一生。

在我的印象里,陈虹一直很敢言。

作为上汽第一把手,握着上汽集团这艘大轮船,该如何驶向汪洋大海的方向?虽然,在如今如火如荼的电气化转型时代,上汽集团旗下,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多少都会引来一些诟病,但大家不要忘记了,他可是提出上汽"新四化"概念的第一人。

新四化,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以及共享化。

这样的新四化,也正是当下新能源汽车时代里需要具备的特点,耶陈虹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给市场一个雏形。

大家都说,如今的上汽集团大不如前,主要原因还是在电动化转型方向上出了问题,2021年到2024年之间,上汽集团有些如履薄冰。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均有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而上汽通用五菱点组合部分中,也似乎只有五菱汽车在帮忙使劲拉销量。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原本的三架合资大马车,就在这个时代的拐角遇到了新能源汽车,从相遇,到"相撞",没有硝烟的战场,去厮杀 的你死我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最新的《2024年5月上海汽车集团产销快报》中,月度同比下降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印尼有限公司,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在这张表格,当中月度同比没有呈现负数的,仅仅只有上汽通用五菱、智己汽车以及上汽正大。

上汽集团销量继续下滑,已然成为事实;累积销量已经下滑了8.4%。

在大家早已并没有那么看好的合资品牌中,上汽通用下滑很严重,同比下滑了58.3%,这样看来上汽通用所背负的压力负担,以及来自消费市场的不积极表现,这个阴霾估计久久不能散去。

好像似乎,从国内市场加速新能源车开始,上汽通用的名字就不再被我们过多的提及,大家除了能够勉强记得住别克还有一款蔚蓝之外,上汽通用旗下电气化转型的车型,你们记住多少?

而在上汽大众方面,ID.系列的开展有并没有预期的顺利,虽然这是大众毅然决然电气化转型之下最佳的作品。

虽然大众汽车是目前国内最大影响力的品牌之一,虽然大众的CEO总是能够亲切地出现在视频面前,说着蹩脚的普通话,试图向我们示好;可这些只是虽然。

但是,大众ID.系列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也就平平。

我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条小视频,大概内容就是说,目前大众ID的销量不好,内部做的营销方案很糟糕,竟然还想着花大价钱请明星,希望用明星效应来带动市场的份额,在视频当中,那位说话的高管语言当中充满了无奈,愤怒,不解。

但这,就是现实。

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之下,陈虹任期满,下一任的董事长也是个烫手山芋。

陈虹倒是可以长输一口气,终于可以轻松了。

大家都说谁能接任下一任的董事长这件事情,至关重要。

而上汽需要变革,这也是必然的。

手握的三张合资品牌的王牌,不应该就这样被浪费;即便如今国内汽车市场总是打着"让合资滚出中国"的口号,但这也只是消费市场的一时情感。

甚至这种情绪,只是我们在如火如荼的自主品牌崛起的大潮间,某一时刻的慰藉。

但对于一个大厂而言,你要让他迅速地转变为以自主品牌为导向,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多工人,那么多设备以及与国外品牌相融合的这些年,能说放弃就放弃吗?

并不是斩断,而是寻找更多的出路。

今天早上,奥迪或将与华为合作的消息,在网端不胫而走;有消息称,奥迪和华为正在进行共同研发自动驾驶的技术。

智能加速,肯定是上汽集团要翻阅的一座大山。

早前,陈虹说,"灵魂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己的灵魂就是智能;在5月30日,上汽大众最新的途观L Pro的发布会现场,他们给这款车打的标语就是,"最聪明的燃油车"。

虽然这两个方向也许被结合的有些牵强,但我们可以注意到,上汽大众乃至整个上汽集团,正在用某种方式打破合资品牌很难与智驾相联系的窘态。

但其实很多时候消费市场在聊起他们眼中的上汽集团,特别是我的一些上海朋友,他们更加耳濡目染,对于上汽他们总有无尽的吐槽。

有一些朋友甚至搬出了"作死"的字眼,在他的印象里面,小时候的上海汽车是洋气的,包括那个时候的荣威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一款耳熟能详的自主品牌,即便大家对于荣威的车标一直含有很多的诟病,觉得太复杂了,觉得不够具备中国特色,但无论如何"荣威"二字都包含着上汽集团对于这个品牌的憧憬。

我朋友说,说没就没了。

这种感觉让他非常的沮丧,即便荣威有很多毛病,即便荣威在转型遇到了很多瓶颈,销量节节败退,但对于上海本土的孩子而言,这个记忆相当的珍贵。

大家都明白,从荣威过渡到飞凡,又创造了一个智己汽车,上汽集团必然要为自己的决策买单;然而这一切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把矛头指向最高级别的那个领导。

陈虹虽然敢说,但更多的场合,他所表现出来的低调感,好像并不适配这个年代,年轻人要张扬,要释放,要搏流量,要争取自己;可上汽的定位和使命,又决定了他不能那样。

我们不知道王晓秋上位之后,上汽集团会是什么样?也许这艘大轮船,今生注定只能平稳向前,大家所期待的"稳",似乎比冒进,比刻意追求跟随时代,更加的重要。

陈虹要退休了,属于他的时代挥手再见;在上汽造车的岁月中,他也终将会成为一个被后人记住的在那张不大不小的纸上写下,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

交接棒给后人,让他们再去创造价值,这种感觉其实很神圣。

可我们还是希望,上汽可以将这种神圣,转变为用户市场真正看得到的东西,那样才能体现车企的价值。

文|不会游泳的狗子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