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从双方见面、回访到签约仅用300个小时;举全市之力、聚各方力量,以好环境招来大客商、落地建成大项目;2023年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9705家,全市在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万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新实干、奋勇争先的肥城,聚焦聚力建环境,厚植沃土引项目,真正让客商和企业感受到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露”。今年1-4月份,肥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9%,利润增速1075.4%。

300个小时签约落地一个项目,体现的是肥城热情、底气和速度。

榴花似火,万木葱茏。5月23日, 肥城市政府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智汇谷”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这是肥城在人工智能领域招大引强的又一硕果,项目从双方见面、回访到签约仅用300个小时。

据了解,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在源头核心技术研发上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科大讯飞智汇谷”项目快速落地肥城,源于一次学习考察之旅。5月11日,肥城市委书记张莉,市委副书记、市长范长征带队到科大讯飞总部实地考察;15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区总经理柳升华带队到肥城回访;23日双方签订“科大讯飞智汇谷”战略合作协议。

正是这样一次地方政府与优秀企业的真诚携手,才有了此次合作跑出从见面、回访到签约仅用300小时的“讯肥速度”。“这充分体现了‘肥城热情、肥城底气、肥城速度’,我们将积极发挥科大讯飞技术优势,与肥城市合力打造‘智汇谷产业基地’。”签约仪式上,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科大讯飞集团高级副总裁徐玉林说,肥城卓越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和广阔的舞台,这也更加坚定了科大讯飞落地肥城、扎根肥城的决心和信心。

据徐玉林介绍,“科大讯飞智汇谷”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智慧建筑业务运营基地“一个基地”,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中心、产业赋能中心、人工智能展示中心“三个中心”,智能算力应用示范、智慧教育应用示范、智慧医疗应用示范“三个示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释放科大讯飞头部企业的集聚效应,打造460亩“智慧谷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三年内引入人工智能优质企业不少于15家、实现数字经济营业收入不低于10亿元,赋能相关企业不少于50家、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不低于10亿元,对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提升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服务水平,助力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都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下一步,肥城市将一如既往提供最优政策支持、最佳政务服务、最好合作环境,全力助推项目尽快落地建成、服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肥城市委书记张莉说。

好环境招来客商,落地建成项目,盐穴储能创造奇迹载入史册

如果说300小时签约落地一个大项目,成为肥城有史以来洽谈速度最快,成效最突出的招商项目,那么国际首套300 MW/1800 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项目创造了奇迹书写了历史。

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4月30日上午11时18分,中储国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在肥城投资建设的国际首套300 MW/1800 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首次并网发电一次成功,成为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项目建设中,外线工程是一个重要环节,全长21km,横跨肥城、宁阳、岱岳三个县市区,涉及多个部门,手续办理难度大。得知这一情况,肥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专门配备了项目管家,全程跟踪服务,帮助完成手续办理,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审批服务局专门为项目配备了帮代办人员,协调省市能源、发改、国土、水利等部门,帮助办理了项目施工的前期手续,确保了项目整体正常开展推进。”中储国能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经理侯虎灿说。

举全市之力,聚各方力量,招来大客商,落地大项目,肥城以高质高效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履铿锵,足迹有痕。在中储国能项目建设初期,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项目选址论证和节地评价等专题合并,形成“多评合一”的综合论证报告,实现“一次论证、一次评审”,项目评估量至少压缩50%以上。

“我们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衔接,探索重构审批流程,企业有哪方面的诉求,我们就用心提供哪方面的服务支持。”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斌表示。

主动靠前对接,提供精准服务,当好企业“服务员”。“我们创新实施的盐穴储能项目‘一件事’高效办理,成功推动立项、用地、规划、安评等手续集成办理,精简材料44项,压缩办理环节76%,项目报建全过程能减少60个工作日。”肥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尹小军说。

为服务项目并网,国网肥城市供电公司新建一条长22.8千米的220千伏输电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地形地貌复杂、极端恶劣天气等挑战,我们成立了土建、线路、协调等7个专业班组,历时5个半月实现了项目顺利竣工。”国网肥城市供电公司中储国能D标段项目经理杜鹏说。

目前,肥城正抢抓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泰安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的重大机遇,加快培强壮大新型储能全产业链集群。预计到2025年,肥城在建在运盐穴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MW,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基地。

2023年在营企业数量首破2万户,激发市场活力,是环境的力量

前不久,肥城市孙伯镇的泰安佳禾15000吨蔬菜加工冷藏项目比预定时间提前开工建设,这都是因为企业在一天内同时取得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个证件。

“四个证在一天内办完,让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营商环境带来的审批‘速度’和服务‘温度’,项目预计10月底完工,建成后年增加产值2000多万元。”泰安佳禾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梅介绍说。

为保该项目尽早落地建设,项目手续受理所涉及的肥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部门“提前介入审资料、帮办代办保服务、并联审批助开工”。项目属地部门单位成立项目手续办理工作专班,镇便民服务中心组建项目帮办员队伍,提供精准、全流程“管家式”服务,高质高效保障项目手续办理进度,再次刷新了项目审批“肥城速度”。

“我们制作了手续办理流程图,明确土地挂牌前、摘牌前、摘牌后三个重要节点,以及需要企业配合完成的工作。项目管家超前辅导、精准服务、全程帮办,实现‘拿地即开工’常态化。”肥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王翠翠说。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规上企业培育,肥城制定《肥城市营商环境建设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推出18个指标领域185项具体改革措施;研究出台工业经济“金十条”、服务保障“新十条”,梳理汇总93条惠企政策。今年肥城市将重点抓好总投资581.2亿元的137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0亿元以上。

“我们实施企业宁静日制度、配备服务专员、开展‘双服务大走访’等举措,累计走访遍访市场主体24298家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315个。”肥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健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

环境的力量,营造发展的沃土。据尹小军介绍,2023年肥城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9705家,全市在营企业数量首破2万户。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胡阔津 张鹏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