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高温干旱。在肥城市汶阳镇浊前村的一处农田里,多台机械正在进行喷灌作业。“我们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的浇地模式,现在采用了微喷带、半移动式喷灌,固定式喷灌和背负式快速移动喷灌相结合,每亩用水量仅30立方。”种粮大户杨国柱说。

据了解,肥城市依托节水农业机械设备,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作用,加强保水调度、细化供水方案,每亩地的灌溉时间缩短了一半,减少了约两倍的人力成本。

在高新区蒋庄村,肥城市顶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宋正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控制喷灌机水泵开关,利用五台卷盘式喷灌机对700余亩农田实施浇灌作业,根据灌溉需求进行智能调节,设定灌溉用水量,避免了浪费水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喷灌机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利用手机进行一键操控,在手机上面设置它的行走路径,进行更好的喷灌。”王宋介绍说,这700余亩地里分别设置了5个摄像头,不仅可以每天观看土地的墒情,还可以观看玉米大豆的生长,一台喷灌机一天可以灌溉30余亩,700余亩地5天就能完成。

丰产靠人不靠天,站位坚定保粮安。肥城市加强监测预警,实行日报告制度,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市镇均成立了抗旱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完善用水计划和应急方案,全力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需求。组织专业农技服务队指导农户因时、因地、因水、因苗开展抗旱灌溉和田间管理,并对全市水利设备设施进行检修。目前,已累计投入机电井、泵站近5000处、抗旱设备4000余台套,进一步扩大浇灌面积,确保“早出苗,出全苗,成壮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发布土壤墒情信息,加强物资调配,统筹移动喷灌机、水泵、运水车等救灾设施设备100余套,同时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的应急储备保障。

“我们成立14个农技专家指导组包保联系各镇街区,组织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并加强与水利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抗旱工作合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敏说。

调用一切水源,科学配置水源。肥城市立足当下,根据全市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加强对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坚持将群众饮水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加快推进农村供水管网延伸,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制定泵站提水、机井抽水、灌区配水等措施,尽最大努力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引用矿坑水,采取微滴灌和喷灌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山区农作物灌溉。通过维修改造机井、铺设地下暗管和地表软管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农田旱情。积极协调购置黄河水,让农田“喝”上了抗旱保苗的“客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师彤华 李乐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