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问,最近国内国外议题很多,你为什么突然要花很多时间与篇幅写钢琴及孩童教育?回答是,我是一个父亲,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我也特别考虑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应未来时代的教育,不仅关乎我自己,也关乎于这个国家。据说中国有2,000万学钢琴的儿童,每几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在学钢琴,覆盖率之广,渗透率之高,或为全球之冠。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在步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全社会寻求新质生产力转型、新生代年轻人面临未来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年代,中国家庭的课外教育资源投入还停留在一两百年前的欧洲中产家庭,到底是否合理?我们的教育是否与时俱进?我们是否在让自己的孩子做好准备?我们是否会让孩子被时代淘汰?我们在本篇接着讨论,如果不学钢琴(或其他学习周期较长的乐器的话),应该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在说完了音乐教育、STEM、体育、绘画、语言、棋牌、左右手、阅读、写作、公共讲演后,我们再探讨其他的一些内容,并最终结束本主题系列。

目录:

1.普通人家庭为什么要学钢琴?从18-19世纪的欧洲到当代社会

2.钢琴教育为什么如此受到当代中国家庭的欢迎

3.钢琴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4.哪些家庭和孩子更适合学钢琴?

5.不学钢琴的话,学什么?

1)音乐教育

2)非音乐教育(音乐以外的其他学科及爱好)

第一部分:框架

第二部分:具体课程/领域

a)STEM/“科创教育”/机器人/人工智能大类

b)体育运动、身体练习(physical exercise, PE)等

c)绘画:培养创造力

d)外语/第二语言(即学英语)

e)棋(牌)类

f)左右手开发/“两手同利”

第三部分:其他(包括爱好、习惯、知识、技能、潜能等)

a)阅读

b)写作

c)公共演讲、沟通与表达

d)社交与情感学习(“SEL”)/情商课

正文开始:

我的父母都很喜欢音乐,小时候家里时常播放古典音乐。父母会拉手风琴,在那一代人里,手风琴当年曾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小时候,我母亲一度考虑过让我学钢琴。但我爸爸强烈反对,说家里没地方摆,我本人也说对学乐器毫无兴趣,就这样,这个想法在萌芽中就被消灭了。多年后,我很庆幸家里的这个决定:还好我没有去学乐器,能够发展属于自己的其他爱好。

我的妻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小学时,她的母亲买来钢琴,将学琴作为她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她的父母并不属于有很多音乐教育的人,她自己也不属于“爱乐者”——即不属于对音乐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音准、爱听音乐、载歌载舞的人。而恰恰因为如此,父母更要让她学习钢琴,希望通过学琴“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认为音乐天赋和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可能代表了很多父母的想法。但这个过程就比较痛苦了,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琴、考级上。孩子常年被迫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亲子关系也搞得很紧张。上中学后,学业紧张了,自然琴就被放下了。钢琴留下了很多并不很好的回忆,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抵触。这样的情况,在长大自立后,自然也不会再去碰钢琴,钢琴纯粹成了儿时的记忆。至于当年买来的钢琴,早就处置掉了。

像这样的情况,我身边接触的案例非常多。包括钢琴九级、十级的。到了成年,钢琴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非常之远。

这里面有学成的(考到九级以上),也有半途而废的。但对许多人来说,回头看,学琴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其实变成了一种浪费。但你说学琴有没有好处呢?也是有好处的,除了音乐本身以外,也帮助锻炼了纪律、意志、耐性等等。但锻炼这些品质难道一定需要通过练琴么?练点别的不行么?今天如果给孩子选一门课的话,除了乐器本身外,还得考虑学习的机会成本:假设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什么的回报最大,最能让他获得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

有了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和观察,在给孩子做教育规划时我就比较注意了,首先,保持开放态度,不轻易下结论;第二,不会断然排斥“入坑”,但极度谨慎,绝不贸然“入坑”。

这里需说明,我不是学音乐的,但是一个业余爱乐者,在音乐方面属于“自我教育”,例如了解一些基本的乐理和音乐史;了解各种音乐类别、风格、流派;对各种乐器有基础了解;能简单使用个别的乐器(例如吉他和键盘);形成了一定的音乐欣赏审美体系和偏好;有一些中意的音乐家、指挥家、演奏家;有一定的CD和数字化收藏。本文,我只是从一个普通家长的角度,分享一下对音乐教育的考虑和建议。

这里我把重点放在“钢琴”,其实不特指钢琴,也适用于小提琴之类学习系统化、周期长的乐器。那么为什么专讲钢琴呢,因为钢琴教育是社会覆盖与受众面最广、最为产业化、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1.普通人家庭为什么要学钢琴?从18-19世纪的欧洲到当代社会

(这里虽然专指钢琴,但部分内容也可以涵盖其他乐器教育)

钢琴属于西洋乐器,而在西洋,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对欧洲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家庭来说,音乐属于人的基本修养,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凡涉及音乐教育,必涉及对乐器的学习。钢琴属于大型乐器,可谓“乐器之王”,造价昂贵,摆放需要空间,也需要后期维护。围绕钢琴的教育原主要在最有条件的上流社会。1826年,英国钢琴制造家Robert Wornum发明了立式钢琴,钢琴生产也逐渐产业化,这才使得千家万户得以接触到钢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问两个问题,第一,站在18、19世纪一个欧洲中产家庭的环境看,学钢琴有什么好处?第二,当年的这些好处,放在 今天是否 依然存在?

1)实用性: 现代社会以前,没有电影、电视、广播、游戏机、互联网、手机,音乐是人们不多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而获得音乐方式很单一:要么歌唱,要么弹奏乐器。钢琴音色悦耳,可以用于独奏(“单独撑起一个舞台”),也可以伴奏,同时它是通过键盘演奏的,对弹奏者非常友好(不需有音准),是一个非常实用、非常友好的乐器;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今天,普通人是不需要通过弹奏乐器获得音乐的:在手机和智能电视上点放什么曲子都可以,过去几百年人类世界的音乐作品尽在互联网宝库中,随手可得。当人们需要歌唱的时候,可以去唱卡拉OK,什么歌都可以点唱。在今天,除了需要真人演奏乐器的音乐会外,钢琴等乐器是缺乏一般应用场景的,如此便没有了实用性、通用性;

2)社交性 :在18-19世纪的欧洲,音乐是人们社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获得音乐只能通过弹奏乐器,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有个钢琴的话,亲人、朋友一起相聚,可以边弹边唱。我们经常看到电影里描述过去一群人围在一个钢琴边上唱歌,就是这样的场景。另外,许多音乐是需要多种乐器合奏,需要乐团的,这就需要人们的合作。因此,钢琴等乐器是具有社交属性、社交功能的。练好钢琴等乐器能够提升人的社交能力,丰富社交场景;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 今天的人们不需要通过演奏乐器获得音乐,也不需要通过演奏音乐社交。举个现实的例子,在本职工作之外,你的钢琴弹得很好,小提琴拉得很好,但是你何时有机会去演奏呢?你在单位年会时演出么?你在团建时演出?演出的场景是什么?恐怕没有什么场景。非常偶尔的,你可能可以录制弹奏视频,发个朋友圈,表示你精通乐器,获得一些点赞,但你也不会每天都发朋友圈吧?如果你的家中安装了隔音设施,或者佩戴耳机的话,你确实可以回家弹奏一曲。但这是没有社交属性的。而回到学钢琴,就是自己练,基本没有社交属性,甚至可能不利于孩子培养社交能力。有的人说,学一门乐器,参加学校的社团,可以培养社交能力。但问题是,培养社交能力的方式多得很,比如搞团体运动,效果好得多,不需要去学乐器。

3)音乐的重要性及钢琴在音乐里的重要性 :18、19世纪的欧洲,即便是上流社会,人们的户内文化娱乐形式也是非常单一的,无非就是看剧、听音乐、阅读、谈天等。音乐的形式特殊:完全依赖听觉,欣赏者不需要识字,也不需要有文化积累,是最简单、轻松、直观及最易普及的文化娱乐形式。新的音乐作品,特别是新的交响乐、新的歌剧发布都是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如同今天的电影、电视剧、游戏首发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学音乐指向的是文化娱乐产业,而钢琴在传统欧洲音乐里地位很高,它是各种细分领域(作曲、指挥)均需掌握的几乎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能,同时在那个年代里,欧洲人不会触及后来的爵士乐、摇滚乐、电子乐、世界音乐等,在传统西方音乐的谱系里,钢琴地位极高。以上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里钢琴的重要性。基本上,它是面向音乐及文化娱乐产业的核心谋生技能;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首先,音乐是否还很重要呢?还是很重要的,但今天的娱乐形式极其多样,音乐只是其中一个。可以断定的是:音乐的相对重要性大大下降。欧洲全城人为一个新的交响乐或音乐剧发布而激动万分的时刻将永远写入历史。很现实的一个情况,卡拉OK原来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团体娱乐方式,因为娱乐形式太多,今天也逐渐被边缘化。其次,钢琴、小提琴等传统古典乐器在音乐里的相对重要性也下降了:有摇滚乐、电子乐、民乐,马上生成式AI都可以直接生成音乐了。

4)乐器修养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流社会及中产阶级家庭都认为,美学欣赏是人的基本修养及素质之一。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及内容载体,地位自然特别高。人们认为,学习钢琴等乐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音乐,获得音乐(演奏及创作)、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以及与同圈层的人进行交流。音乐是核心的“文化资本”,而钢琴又是获得核心文化资本的工具。(在那个年代,除了音乐以外,这样的文化资本还包括文学、诗歌、绘画、哲学等);

今天是否成立:基本不成立。美学教育、美学欣赏能力依然很重要,但今天艺术的形式、内容载体比原来丰富多了,知识分子、文艺青年在一起讨论的可能是电影、电视剧、建筑、艺术展出、美食烹调、旅行经历与见闻、生活方式,但不一定要讨论音乐。在讨论音乐的时候,可能是讨论由古至今的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切磋的是欣赏、收藏,而不是切磋各自的乐器弹奏能力。今天已经进入科技年代,对科技新知的认识非常重要。同时,人类社会经历着年不遇之大变局,对历史、对地缘政治的了解也很重要。总之,“文化资本”也在演变,即便在西方社会,古典音乐及传统西洋乐器也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地位——它只是一项令人尊重的个人爱好和技能,但谈不上有更特殊的地位

5)获得排解精神、抚慰心灵的手段 :遇到压力时,人都需要调解情绪,现代社会以前的人们精神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广播和唱片,更没有电影、电视、短视频。那么人们靠什么去调解呢?靠音乐。尤其在家的时候,获得音乐的唯一路径就是自行演奏和歌唱。掌握一门乐器,懂一点音乐,就掌握了抚慰心灵的钥匙。这一条,请一定要还原到现代社会以前的语境去理解。例如可以设想在蒙古草原上,没有电,没有娱乐,什么都没有,手里只有一把马头琴,这个时候你还能做什么?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音乐当然是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的绝佳手段,但对于一般人而言,从音乐获取能量的方式是去聆听,而不是去弹奏。在今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轻易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音乐。参与音乐的方式也未必弹奏,而是歌唱——到卡拉OK去喊两嗓子。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有差别,主要体现在对音乐了解的多少,对人类音乐遗产是否熟悉?是否能从音乐遗产中汲取更多资源(“原来还有这么好听的曲子,这些我以前都不知道呢!”)。而了解这些,不需要去花七、八年去练琴,只要挖掘积累一些音乐知识就能实现。从这个角度出发,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音乐环境,让他们多听音乐,爱上音乐,终身享受并受益于音乐。

6)智力锻炼与培养 :人们认为,学习乐器、练习乐器、熟练一门乐器是可以帮助提升智力的。还原到18~19世纪的欧洲,人们能为孩子提供的知识学习和智力锻炼途径是很有限的,钢琴等乐器就成了一项学习内容。

今天是否成立:一半一半。必须看到,今天是科技年代,不是18~19世纪的欧洲,人们可以通过无数的路径和方式为孩子提供更加与时俱进的智力锻炼与技能培养。体育运动本身也可以提升智力。单就锻炼智力而言,不足以论证学习钢琴等乐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综上,可以看出,在18~19世纪欧洲的语境里,学好一门乐器(特别是钢琴这样的乐器)是有极强的实用性的,它可以用来谋生,可以用来社交,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可以调节情绪,甚至可以实现阶层跳跃。如果家长要为孩子谋一个好的前程——譬如具体到让自家小女嫁一个好的人家——练得一手好钢琴将是一项让她终身受用(并且可能改变命运)的技能。

熟悉古典音乐的同学们应该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音乐大家——各种指挥、演奏家(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有不成比例的犹太人——包括大量的德奥、东欧、俄罗斯犹太人。甚至可以说,那个年代大多数有名的演奏家都是犹太人(名单我可以列几页纸,让人瞠目结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因为对于欧洲犹太人来说,音乐是他们能够选择的为数不多的“赛道”之一。他们将所有的教育资源都倾注到音乐上。

我们发现这个现象在20世纪被复制到了东亚——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和欧洲犹太人一样,东亚人非常热衷教育,并且对西方还有巨大的向往和情怀。于是,人们将极大的热情投放到西洋乐器的学习中。

但我们已经指出,支撑18~19世纪欧洲中产家庭学习钢琴/乐器的绝大多数因素已经不复存在。

2.钢琴教育为什么如此受到当代中国家庭的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中国人历来注重教育,希望全方位提高子女的能力、素质,修养,掌握更多技能,自然的,音乐成为一个重点发展领域,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孩子学音乐最后就变成了学钢琴。

本文无意也无力追溯钢琴教育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只是尝试分享一些基于社会、历史、文化层面的观察。

1)两个爆炸性文化现象

我记得,八零年代以后有两个文化现象,这两个现象在今天的影响力已经不大了,但在当时,可能帮助奠定了钢琴产业在中国社会面的发展基础。

第一个是“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弹的曲子都非常简单、易入耳,其中有一些是在古典作品基础上改编的。这些音乐属于“easy-listening”,在爱乐者看来属于标准的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不沾边。但在1980年代初,中国的精神文化资源还比较匮乏,克莱德曼进入中国后马上就收割市场,获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

我认为这背后另外还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因素:克莱德曼是个金发碧眼的帅哥,完全“抓住”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美男的想象与憧憬。我们设想,换一个深色头发、深色眼珠、长相有点类中东的东欧犹太人钢琴家过来,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克莱德曼因此被偶像化,称为“钢琴王子”,从此,钢琴与英俊、优雅、风度、高雅、浪漫、高贵、贵族、文明等概念牢牢地绑定在一起。无数的母亲“爱”上了克莱德曼,希望把自己的儿子打造成舞台上的“钢琴王子”。而人们也只听说过有“钢琴王子”,没听说过有“大提琴王子”,更没有什么“架子鼓王子”。这就是文化符号。

大概就是这个感觉,同学们体会一下。

应该说,在中国社会普及钢琴方面,克莱德曼的历史影响无人可以超越。

第二个是《傅雷家书》。如果说克莱德曼的影响力是社会面的话,《傅雷家书》主要影响知识分子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雷家书》是大翻译家傅雷在1954年到1966年5月 期间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这本书在1981年出版,出版后即成为轰动的文化事件。这本书对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很大:傅雷的爱子情深,作为顶级知识分子,给孩子提供的精神交流与教育引导,再结合他和妻子晚年所经历的时代悲剧。这本书里有大量关于音乐与艺术、文学的探讨,其中音乐又特别重要,因为傅聪在海外深造钢琴,傅雷又是资深爱乐者。这里,傅聪的作用也很重要,他是一个成功的钢琴演奏家,21岁(1955年),在最年轻帅气的时获得了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以及“玛祖卡”最佳演奏奖,正符合国人对“钢琴王子”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莱德曼与《傅雷家书》为钢琴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精神文化基础。许多围绕钢琴教育的文化符号都可以向前追溯到这两个文化现象。往后,文化现象也“后继有人”,像李云迪、朗朗的成功(可能尤其是李云迪)——都是进一步推普钢琴教育的文化现象。

但话说回来,钢琴教育事业在中国发展又是必然的,因为中国人注重教育,而音乐教育又是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文化现象起到的作用,一方面是加速钢琴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也突出了钢琴在诸多乐器中的相对地位。

2)产业化、专业化、成体系、主流、安全

网搜显示,中国学琴的儿童有2,000万,世界第一。这背后,从钢琴的生产,钢琴教育、培养、评级、竞赛及表演体系,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体系与生态系统。

大部分家长是抱着精修一门乐器的理念去给孩子挑选“赛道”的。挑“赛道”时可能会考虑几个因素:

——是否成体系,有充分、广泛可及、可持续的配套资源;

——是否有系统性、可量化的评估、裁定、考级体系;

——是否能与主流教育衔接(例如作为“艺术特长”加分的可能性);

——是否为主流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例如钢琴可能远比架子鼓获主流社会认可)

——是否是为主流赛道、大赛道,学习有同伴、有圈子、有可比;

——是否能够指向其他音乐领域(这时,钢琴在音乐中的地位有如素描在美术);

——是否能够长期存在,而非一时风潮。(相比之下,萨克斯风之类的有点像“一时风潮”)

相比其他乐器,钢琴有明显的优越性。中国人有从众、随大流的习惯,大家都学钢琴,那么学钢琴肯定是没错的。从安全角度出发,家长也会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并且钢琴产业是成规模成体系的,在任何一个城市角落都能找到钢琴老师。钢琴产业覆盖面广,揽收的学生自然也多。

中国2,000万学琴儿童,是一个无比巨大的产业。无数家长和孩子将时间精力资源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孩子钢琴教育体系发达的一个看不见的侧面因素,是“挤出”其他的爱好与特长教育,即家长想给孩子学别的也不知道该学啥,出于安全可持续的考虑,转来转去还是学钢琴。

3)“一举多得”、“一石多鸟”、“一劳永逸”

这是相对其他业余特长爱好教育培训而言的,认为学钢琴能够同时满足多种教育需求:

——认为能够掌握一门终身收益的技能和才艺

——认为能够提供娱乐功能(闲时可以弹个曲子自娱自乐,比旁的娱乐方式可能还健康);

——认为能够具备展示性、表演性(“登台演出”);

——认为能够提升孩子的智力;

——认为能够提升孩子的审美、音乐性、文化、修养;

——认为能够提升孩子的吃苦耐劳、坚韧、耐性、毅力等意志,体验汗水换来的成功;

——认为能够“填补”孩子大段“时间空白”(学琴赛道长,需要长时间的专注与投入);

——认为能够提升孩子和家庭得到的社会认同——“今天孩子要学琴”。“哟,你们家里有钢琴,你孩子会弹琴呀”。这一点,往不好了说,就是满足一点点的“虚荣心”;

——实现一个“梦想”,很多父母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音乐教育,就希望孩子能够学点音乐,掌握一门乐器,甚至走上舞台。父母希望让孩子填补自己当年的“遗憾”,让孩子替当年的父母了却学琴的“梦想”。

诸如此类种种。父母们认为,孩子只要专注学琴,就是走上了一石多鸟、一举多得、一劳永逸的阳光大道。

4)钢琴对儿童的“友好”,及父母的引导与暗示

钢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乐器:作为键盘乐,只要按键就能发声,音色持续、稳定,也不需要弹奏者具备音准能力。

钢琴对儿童特别“友好”:钢琴是最容易让三、四岁小朋友发出声音的乐器。你给小朋友一把小提琴,一把吉他,一个单簧管,一把口琴,他是弄不出什么像样的声音来的,但钢琴却可以很容易地弹来弹去,所以钢琴是最适合孩子的“第一个乐器”。要指出,钢琴不仅仅对孩子友好,对于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不熟悉乐器的成人来说也很友好:因为它就是这么一种看似非常简单的乐器。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很小就开始接触音乐,这时会发现,适合低龄儿童学习的乐器很少,钢琴是最合适的,而如果想利用这段时间学乐器的话,只能学钢琴,并且学琴很快就会有成效:它可能是最容易让低龄儿童完整演奏一首曲子(甚至是略有复杂性的曲子)的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容易对钢琴表现出“兴趣”:钢琴是最容易让三、四岁甚至更小的小孩子表现出“兴趣”的乐器。请注意,这个“兴趣”不一定代表孩子具备音乐天赋,不一定代表孩子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性,不一定代表孩子一直会被音乐所吸引——他有可能只是把这个东西当做玩具,觉得很好玩而已。这时,望子成龙的父母一般会过度解读,认为孩子可能有天赋,并且给予大量的暗示:“你喜欢钢琴吧?”“喜欢”;“你想学钢琴么?”“想学”。经过暗示和引导,父母几乎肯定可以从孩子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入坑”。很多父母不理解的是,普通的兴趣并不代表天赋;高强度的训练很可能不是在开发天赋,而是在破坏有限的兴趣。

换个角度就特别容易理解了:如果你的工作是儿童音乐学校的销售,要你去销售一个面向低龄儿童的乐器课程,你觉得哪个乐器最容易销售?很可能就是钢琴:

“你看,你的孩子很喜欢钢琴呀”,“你看他弹琴多开心呀”,“你的孩子弹琴会有天赋”。“真的,他有灵感的,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你看他的手,特别适合学钢琴”,“你这孩子天资好,不练真的可惜了呢”,“你可以先报个班试一试”。

都是营销话术,但都妥妥地切中了要害。

5)独立、自主、便利

钢琴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独奏,“独自撑起一个舞台”,学琴就是自己学自己的,独自修炼、修行,从弹奏简单的曲子到复杂的曲子,不断精进。整个学习的路径、强度、节奏都可以自行把握,演奏也可以独自进行,不需要依赖他人。这让学琴的人觉得有很强的自我把控性、主导型、私密性和便利性。

但我在后面要讲到,未来时代,孩子更需要培养的能力是人际沟通能力、社会能力等“软技能”。这样的话,钢琴学习的一些所谓便利和优点,在未来恰恰可能会变成缺点。

6)“崇文”(而非“尚武”)

如果我们简单的把业余爱好归为“文”或“武”的话,我想中国父母还是更加的“崇文”,即希望孩子提高文化方面的修养和造诣、培养温文尔雅的气质。相比之下,搞户外运动,“日晒雨淋”,“打打杀杀”,“孩子以后都坐不住了”,“搞不好还容易受伤”。很多人认为钢琴指向的是文化,需要的是智力,代表的是“文”,崇尚的是“静”,培养的是耐心,锻炼的是沉稳,而这些品性和能力似乎都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校课业。

这种文化倾向也使得许多父母选择让孩子学习乐器,而在诸多乐器中,钢琴又是最具文化象征的,牢牢地与人们向往的各种文化品性与气质(文明、优雅、高贵)绑定在一起。

以上,就是钢琴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要原因。事实上,很少有父母是为了让孩子谋一门生计而学习钢琴的。对广大城市中产家庭的父母来说,让孩子学钢琴,其实代表着他们对许多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但时代变了。2,000万人学钢琴是否是合理的?这些教育资源如果导向其他专业爱好,会不会对社会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不同的结果?现在,我们极有必要结合环境的变化,重新审视钢琴教育。

3.钢琴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据说中国有2,000万学钢琴的儿童,那么每几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在学钢琴,覆盖率之广,渗透率之高,可能是全球之冠。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在步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全社会寻求新质生产力转型、新生代年轻人面临未来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年代,中国家庭的课外教育资源投入还停留在一两百年前的欧洲中产家庭,到底是否合理?我们的教育是否与时俱进?我们是否在让自己的孩子做好准备?我们是否会让孩子被时代淘汰?

1)一两百年前的时代背景已经不复存在:钢琴教育的普及发生在19世纪欧洲,而当时的人之所以进行钢琴教育是有很强的实用性需求的,而一两百年过去了,人类科技急速发展,生活与原来完全不同,钢琴所具备的实用性、社交性、娱乐性等功能场景基本不复存在(具体可参考上篇文章《》

2)学习周期长,投入大:小朋友一般需要从学前或小学阶段开始学琴,普通人练到10级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具体取决于个人的天资禀赋、老师的教学水平、学习方法、每日练习时间等。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学习周期(特别考虑到每周都要上数次课,每天都要坚持练琴)。如果孩子没有其他要学的技能,就挑一门专业,那专注学一个钢琴是可以的。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孩子需要掌握更加丰富的技能才可能适应未来竞争,而考虑到高考的重压,课外兴趣学习基本只能在高中以前进行,很多人到初中阶段就开始放弃。这时就必须考虑:在小学阶段,这么多的时间,只是为了学琴,到底是否是一个合理的资源投入?除了学琴外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机会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各种课外学习机会越来越丰富,凸显钢琴学习的投入产出比问题:学琴确实可以提升某些能力和素质,但稍加分析会发现,这些能力可以被“分解”,替换成耗时更少、效率更高、体验更丰富、形式更多元的其他学习内容,并不需要去学琴。举例:

——欣赏音乐、情感赋能:上音乐欣赏课就可以了,不用通过练琴去实现;

——掌握乐器:学乐器也不一定要学钢琴,可以尝试学习周期更短的(多个)乐器;

——坚韧、自律、耐性、意志:学其他东西也能实现,例如舞蹈、运动;

——艺术文化水平:上文化课、艺术课即可。而且应当指出,练琴其实是培养身体记忆,更像学体育(只不过还缺少了体育带来的强身健体功能)。学琴本身并不能自动帮助提升文化水平。学琴是学琴,文化课是文化课,不能划等号。

——提升智力:例如有人认为,学琴能够提升智商,提升数学能力及其他课业能力。如果目的是提高数学水平,那直接学数学不就可以了么?还有大量的STEM类课程,难道不是更加直接有效么?还有人很看重钢琴带来的身体协调能力,例如使用左右手。首先如果你的孩子是天生左撇子,就不需要通过学琴来练右手了,他每天都得被迫用右手;其次,许多身体运动/体育运动都需要左右协调、全身协调,学琴从来不是唯一路径;

4 4)学琴无法帮助孩子掌握与时俱进、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关键技能。新一轮科技革命是人工智能革命。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将极端激烈。那么孩子们在未来需要掌握哪些核心能力?AI及科学素养、系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合作能力等(参考笔者文章《》学琴与这些技能的对应性是非常弱的,确切地说是完全脱节,基本毫无关系。如果要比较其他特长爱好的话,那么绘画对创造力的培养远远大于学琴;团体运动对人际交往及社会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琴完全无法比较的。现在已经有不少家长已经开始为未来时代感到焦虑。这个时候,当然应该让孩子将有限的时间精力投资到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的能力建设上,而不是重复一两百年前欧洲中产家庭的教育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5)“入坑易、出坑难”:沉淀成本与路径依赖:不少孩子学琴两到三年就会开始进入瓶颈期,大多情况是孩子缺乏天资禀赋及兴趣,进步速度减慢。这个情况伴随学业加重会越来越明显。这时家长就会面临选择:是否应该改换赛道?但钢琴学习周期长,强度大,有明显的沉淀成本,不少家长会认为如果都“学到这份儿”上了,放弃就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并认为如果同意让孩子放弃的话,将不利于孩子磨练坚强的意志与品格。这时,很多家长有很强的动力敦促孩子一路坚持下去。结果,孩子又十分痛苦的挣扎学习了几年,也有在付出相当代价后完成了终极考级的。这确实是成就,但也是付出了很大代价、放弃了很多东西取得的。人们无法评估花这么多时间功夫学琴考级背后的机会成本。这些问题,在过去可能不用考虑,但在步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未来人才竞争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则必须加以考虑。

那钢琴能不能学呢?当然是可以学的,不排除“入坑”,但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对“坑”本身有充分的了解,谨慎“入坑”,并且能进能退,能够随时“出坑”。因此,下篇我们将探讨,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琴,以及让孩子学琴,父母应当具备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4.哪些家庭和孩子更适合学钢琴?

这里所说“学钢琴”,非指基于一时兴趣的泛泛的短期学习,而是一个认真、严肃、系统化、专业化、拟投入相当时间周期(例如数年以上)的学习。这些对学生及家长的时间精力资源投入有很高的要求,可以看到上课是有机会成本的(即:上了钢琴课就不能上其他的课)以及沉淀成本及路径依赖风险(“已经考到六级了,不如咬咬牙坚持下去”)。

1)孩子对钢琴和音乐有很强的热爱

孩子对钢琴有很强的热爱。例如:

——能够自主驱动的练琴;

——闲时会自己弹琴,弹琴也是娱乐;

——跟父母说希望播放钢琴曲子,或观看钢琴演奏会;

——平时非常关注与钢琴有关的事情;

——以弹琴为自信和骄傲;

——表示长大希望以钢琴为事业;

孩子对音乐有很强的热爱。例如:

——喜欢听音乐,享受音乐;

——生活中注意音乐,关心和音乐有关的话题和事情,并愿意主动“挖掘”音乐(举例,发现父母在音乐app上能够找到各种音乐,孩子会主动过来找音乐)

——孩子会请家人播放音乐,或提出要求参加音乐会;

——对音乐有广泛的兴趣,不仅包括一个乐器,还包括多种乐器;

——发展出自己喜欢的作曲家、音乐人、风格、流派等(这是音乐层面的,要区别于追星)

——表露长大从事与音乐有关工作的想法。

孩子对钢琴和音乐的热爱可以转化为学习自驱力,这样的孩子,学琴是自然的、快乐的,自发的,效果也是最好的。要注意避免将家长的梦想或愿景 转(qiang2)化(jia1)为孩子的爱好。诚然,引导、开发孩子的兴趣是必要的,但也要观察孩子的真实兴趣,到底是不是喜欢。利用简单物质刺激获得孩子一时的响应也是不行的,不代表孩子真的喜欢音乐。只有孩子自己真正喜欢一样东西,才能真正的长期投入,最终把它属于自己的东西。

孩子对钢琴和音乐的喜爱,是要有长期细微观察的,家长本身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

2)孩子对钢琴和音乐表现出天资禀赋

当代的钢琴训练,脱离表面,其实很接近练某项专门运动的运动员是一样的:都要求对一个运动或动作有反复大量的身体训练与记忆,最终达到完全的熟练与精通。而人与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天资禀赋不同。有“天生”的足球运动员,也有“天生”的钢琴家,一个道理。因此,能够在长期学好钢琴,享受钢琴,也需要孩子对钢琴及音乐有天资禀赋。

可以观察孩子对音乐是否有天赋,例如:

——孩子很容易记住旋律,能够哼唱自己听过的曲子;

——孩子有很强的音准,唱歌不走音;

——孩子很容易发现别人出现走音的情况;

——当一个曲子按照不同的调性或方式演奏的时候,孩子很快能够发现;

——孩子能够识别不同音乐和演绎背后所代表的情绪,并做出响应;

——孩子的身体动作、表情、情绪能够响应音乐、配合音乐;

——给孩子一个乐器,自己就能根据对旋律的记忆,演奏出简单的曲子来;

——孩子愿意花很多时间自己去摆弄和研究乐器(且可能不仅仅是一门乐器);

——孩子能够听到日常人留意不到的音乐细节,例如通过几个音符就识别一个曲子;能够辨别复杂音乐中有颗粒度的细节;

——将生活中的声音与音乐联系起来;

——能够响应、理解、记忆并演绎适合成人的音乐(有较复杂的旋律、结构及表现形式);

——孩子能从音乐中找到自信的来源

——就钢琴而言,除了对音乐的感觉以外,还需要孩子有很好的身体协调能力,能够将大脑对音乐的认知和反应转化到手指上。这些在一定程度可以在后天训练,但也需要天资

如果孩子确实有音乐天赋的,而且表现出了对乐器的天赋,那就应当鼓励孩子学习音乐。学乐器(包括钢琴)也就变成了当然之选。

由上可看出,能不能准确辨别孩子的音乐天赋,也需要父母/家庭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如果父母自己不懂音乐,不了解音乐,缺乏基本的教育和素养,那么有天赋也发现不了,或者容易将一些错误的表象误以为属于音乐天赋,或者容易受到培训机构误导。

3)家庭的音乐教育传统、氛围及长期支持

孩子要长期学好钢琴、学好音乐,离不开父母/家庭的长期支持。可参考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父母接受过一定的音乐教育,有一定的音乐修养,首先能够了解音乐、能够讨论音乐;

——父母中有人会钢琴,并不时在家中弹奏钢琴乐器。对于孩子来说,一开始钢琴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不会弹钢琴,但会其他乐器,且能在家中弹奏其他乐器的,对于孩子来说,弹奏乐器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不会乐器也没关系,热爱唱歌、跳舞也可以,因为唱歌和舞蹈都需要音乐,都可以给孩子以音乐感染与熏陶;

——父母经常播放音乐(且最好是不同门类的音乐);

——父母经常会带孩子观看音乐会或有音乐内容的演出,或观看有关音乐会的电视/视频;

——父母愿意交流、讨论音乐,包括点评电视上的音乐表演;说出对音乐的见解;介绍音乐家和风格;第一时间回答孩子关于音乐的问题;能够带着孩子探索音乐世界等;

——父母能够陪伴孩子学琴、学音乐,一起成长;这种陪伴必须是高质量的精神陪伴,而不是简单的施压;

——家中有一定的音乐收藏和摆件(例如唱片、CD、书籍及音乐器具等),孩子能够视界观察到音乐在家庭中的存在;

——家庭之内就有音乐活动的场景(例如家人一起歌唱、乐器合奏等);

——父母至少有一方是以音乐为职业或谋生手段的,或者投入相当的业余时间参加与音乐有关的活动;

——父母处在音乐的“生态体系”内,认识更多以音乐为职业或参与音乐的人,让孩子获得更大的影响,以及为孩子在相关音乐领域长期发展提供资源支持。这与父母的职业、工作场所、所属的社会组织及业余爱好都有密切关系。

上述,除了“父母”外,还可包括共同居住、关系较为亲密的长辈家庭成员,例如爷爷、奶奶、姥姥爷、姥姥等。

有人问,以上条件是不是孩子学钢琴、学音乐的“必要条件”呢?难道父母都得有这些积累,孩子才能学琴么?

答案是否定的!即便父母家庭没有这些条件,孩子也是可以学钢琴、学音乐的,因为孩子本身已经有了足够音乐的天赋与强烈的爱好与自驱力。

但也要看到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即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孩子如果来自“音乐世家”的,除了受到先天和早教的熏陶影响,更有可能在幼年即在音乐方面表现出天赋、兴趣和能力之外,论及长期的坚持与发展,也更有可能得到父母家庭的更多引导及支持。

显然,并非所有的家庭、所有的父母都具备这些条件,实际情况可能相反,大部分琴童的父母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其结果是,真正能够在音乐这个行当里走出来的,还是“世家”:即父母/上一代就从事相关音乐领域工作或有相当积累的人群。职业从事音乐的人,更多的是特定人口群体的“内循环”。实际上,大多数与艺术相关的行业和工种都存在这个趋势。来自社会面的父母人群往往会忽略或低估家庭因素,背后往往还是由于对音乐及音乐生态体系不够了解。

上面这一条可以归结为:最适合学琴的人,其实还是“音乐世家”——音乐世界之外的社会面人群也是可以“入坑”的,但一定要在充分考量之后,谨慎“入坑”,且能进能出。

4)父母家庭对子女的钢琴教育是否能够合理规划,“能进能出”,理性看待

父母往往是孩子最初学琴的推动力及决策者(下决心让孩子上课);是孩子学琴时的陪伴者和敦促者;当孩子学琴后遇到瓶颈,在考虑是否坚持时,家长也是重要力量。

在决定是否让孩子学琴时,家长首先需要考虑本篇前述提到的问题:

——孩子是否喜欢钢琴、喜欢音乐?

——孩子有没有天资禀赋?

——父母能不能给孩子的学琴事业给予长期的高质量陪伴?

——学好钢琴,到底需要具备哪些资源条件?

——让孩子学钢琴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父母自己是否具备充分的音乐教育及音乐修养,避免在做上述判断时出现盲点和误判?

——仅评价学琴的“好”与“坏”是不够的,还要从幼教、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技能、提升长期竞争力等更加宏观和远期的角度考虑是否让孩子投入学琴;

——这时要看到,除了钢琴/音乐之外,孩子还有什么爱好?还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学琴是否是孩子的唯一选择、最好选择?

——如果确定学琴,该如何平衡学琴与发展其他专业、爱好、特长及技能的关系?

——如果考虑未来时代的人才竞争,那么学琴能不能为孩子提供未来竞争所需的关键技能?

——如果孩子的学琴之路并不顺利,在有一定的沉淀成本及先期成就之后,在两三年、三四年、四五年后遇到瓶颈,父母能否理性看待,避免家长主义、和孩子一起商量一条最好的道路(坚持 vs 退出),而不陷入沉淀成本的路径依赖。

提出了这些问题,思考了这些问题,回答了这些问题,就能够为孩子学琴提供比较合理、理性目标,规划合理的投入及时间计划,同时,很重要的,父母在一开始就要看到失败的可能、合理规划“退出”计划——当然这个计划是不需要从一开始就跟孩子说的,这样孩子容易泄气,难以坚持,但父母从一开始就需要有这根“筋”,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

如果父母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信息(well-informed),能够非常理性的看待所有问题,合理规划孩子的钢琴教育,那学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今天的父母都越来越成熟了,都够合理地规划孩子的钢琴教育,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存在“入了坑”而“坚持不退坑”的问题。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假设钢琴教育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尤其是音乐教育本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孩子能够终身受益。如果不学钢琴,那么孩子应该去学什么呢?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看法,对不同孩子也需“因材施教”。下篇我们将探讨一下,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孩子们应该注重发展哪些能力。

如果孩子非常适合学钢琴,并且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学琴做合理规划,那么学琴可以纳入到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一部分;

如果孩子并不真的适合学琴,并且父母没有对孩子的学琴做合理规划,那么学琴也可能与综合素质教育及能力培养对立起来。

5.不学钢琴的话,学什么?

学钢琴似乎能帮助家长同时“解决”许多的痛点需求问题。根据最新的分析,如果孩子不学钢琴(以及其他一些时间周期长、投入大的乐器教育)的话,该学什么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如果您和家人正在纠结学龄前及小学阶段的孩子应该在课外学什么,可参考本文。

首先,再次明确几个观点。

第一 ,18~19世纪欧洲上层及中产家庭学习钢琴时的历史背景及社会价值已经不复存在,在给面向21世纪孩子制定能力培养计划时,必须考虑未来时代,让孩子对未来做好准备(参考笔者文章《》

第二 、钢琴学习并不是适合社会面上所有的儿童的,只适合特定人群

第三 ,客观来说,钢琴学习对孩子是有帮助的(恐怕比孩子什么都不学要强),但对大多数儿童而言,钢琴学习的投入产出比是很低的,而且因沉淀成本巨大,有很强的路径依赖风险(硬着头皮继续学,继续考级,直到完成目标为止);

第四 ,必须考虑学钢琴的机会成本,即孩子(与家长)在投入这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学钢琴时,到底放弃了什么?孩子能不能学点其他的东西?

第五 ,孩子通过学钢琴所获得的能力与好处,是可以被“分解”的,可以通过其他活动“补足”——而且,不仅仅是“补足”,而是更好——通过参与其他活动,获得更有效、更高质量、更能面向未来、更适应孩子自身的回报。

以下为具体内容。

1)音乐教育

很多人看重钢琴的原因是认为:钢琴教育属于音乐教育,与艺术、审美、修养沾边,这是其他教育(例如体育运动)所不具备的。

这里我表达几点个人看法。

其一,钢琴教育不等于音乐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当代钢琴教育与训练的本质,是训练肌肉记忆/身体记忆,完全与乐器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讲,钢琴训练其实是接近体育运动员的。一个人钢琴弹得好,只是他的技能、记忆好,就是高级匠人,但不代表这个人有“文化”,不代表他对艺术、历史、哲学有学习、有积累、造诣、有观点、有看法。还有不少复古恋旧的人认为,过去的演奏家都是文化知识分子,都是大“师”,现在的更像匠人。一方面这只是把过去的演奏家给美化了,他们并没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过去的演奏家的教育环境里可能更重视“文化课”和综合修养的提升,而现在的教育则更注重身体技能的训练。诚然,一个人要在钢琴上超脱“匠人”,真正精进,甚至成为大师,是需要有文化水平的,但这些文化水平可以在后来补足,比如年纪更大的时候——而不是四五岁到十来岁的时候(一般人从学琴,到考过九、十级的年纪)。所以,钢琴教育不等于音乐和文化修养教育

其二,并不需要通过钢琴获得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要提升文艺史哲等文化修养教育,直接“上文化课”就可以了,而且不局限于音乐:电影、摄影、文学、诗歌、话剧、雕塑、建筑、装置艺术,艺术史、时尚、烹调、全品类的艺术,远远不仅仅是钢琴。

其三,音乐素质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文化资本”,更多就是个人爱好。如果在100~200年前,欧洲知识分子聚在一起是要聊音乐文学诗歌艺术的,不懂音乐和文盲无异;如在中国,知识分子则要聊书画,聊诗歌,聊文化上的追求和爱好,不会舞文弄墨就等同于文盲。在过去的年代,文艺史哲都是上层社会、精英社会掌握的“社会资本”,可以用于区别阶级/阶层。及至十多二十年前,唯有一项音乐技能还有点社会功用,就是唱歌——与同事和朋友在卡拉OK高歌一曲。但即便这个活动形式也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天,音乐基本属于“个人爱好”,谈论音乐只在特定的人群中有效,对音乐的爱好绝不比其他爱好更“高级”,围绕流行音乐八卦以外的严肃音乐话题只适合被局限在“私域”——例如,不要出来宣称你喜爱收藏瓦格纳,对巴赫键盘作品或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演绎版本很有心得,特别喜欢70-80年代的德国试验摇滚与实验电子,及本世纪以来的欧洲新民谣——除了小圈子外,其他人不会觉得你素质高,只是觉得你是书呆子,甚至“不太正常”。简言之,音乐素质、音乐修养在今天已经没有了光环,不再是一项享有特殊地位的“社会资本”。今天的精英在一起谈论的更多是国际国内时局与政治、科技新知、经济金融、生活方式(包括旅行、饮食、运动、养生)等。这些知识,才是当代精英阶层的“文化资本”。所以,音乐教育已经丧失了过去的社会价值。而我们现在讨论的还不是泛泛的音乐,而是钢琴;如前所述,钢琴教育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更不等同于文化教育,钢琴距离今天文化精英们的“谈资”就更远了。

综上,我们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音乐教育、对待钢琴教育,确立一个更加现实、平衡的音乐教育目标:

第一,将音乐看作孩子应当发展培养的一种个人修养、个人爱好、个人素质 ,这里,“个人”加重点号。音乐就是个人修养,不要赋予音乐过多的“社会价值”;

第二,利用音乐为孩子赋能,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与音乐的长期健康关系。 重点重在挖掘孩子对音乐的真实爱好、真实兴趣,与音乐建立一个丰富的、立体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关系;提升孩子的审美与感受力;让孩子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情绪、情感力量;待孩子长大后,可以毕生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在人类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终身受益于音乐,并传至下一代;

第三,处理好音乐与孩子其他的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除非孩子特别适合音乐,要将其发展成为毕生事业,否则要注意避免片面重视音乐,过度的重视音乐,甚至让音乐与其他爱好及能力培养产生“对立”(往往由于乐器训练占用的时间过多)。

前一篇文章已经介绍了哪些孩子(及家庭)适合进行高强度的钢琴训练(《 》那么,对于其他的孩子,应当进行什么样的音乐教育呢? ——需要“音乐通识教育”,最终变为音乐素质(music literacy、music-savvy)。

a)灵活、多样化的乐器学习 学习乐器是让孩子接触音乐最直观的方式,而且学习乐器也有锻炼智力的其他好处。我的建议是:乐器可以学,但可以学多种与其,不用专注学一门、长期学一门。

——键盘乐: 钢琴可以学,但也不一定非学钢琴不可,学电子琴也可以,核心是了解键盘乐。而且电子琴可以模拟不同的乐器,可以自行生成伴奏,形成更有表现力的音乐,实际上更能触达音乐的核心;

——弦乐、管学、打击乐都建议尝试,主要结合孩子自身兴趣;

——西洋乐、中国传统乐、世界民乐、古典、现代、流行都可以尝试,不设边界;

——学乐器旨在融会贯通,弄通音乐 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表现形式、特点,与音乐的关系,以及乐器与乐器之间如何发生作用;

——注重乐器教育的社会性,学习有“团体属性”、“社会属性”的乐器: 钢琴的问题是:基本是“单干户”,孩子自己练,锻炼不到社交,甚至“反社交”(即不利于社交)。社交又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核心技能,因此,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乐团,参加团体演出。这时,就应根据社会需要、团体需要去选择乐器。例如可以学习管乐,因为所需时间周期更短。乐器学习的社会属性应当被纳入学习的目标。(有的乐器,例如如吉他,是流行音乐要素,社会属性特别强,但这些乐器也可以等孩子更大一点自己去学);

——“形而上”的乐器学习法。 对于培养音乐性、音乐能力而言,了解的乐器越多,越有益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但这不意味要花大量时间去精通不同的乐器,而是相对熟悉一两种或两三种,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接触更多的几种乐器,但只需要形成一定的认知,不需去精通。学习的目的,是了解不同乐器的属性、特点、相互关系、共通性、音乐性,这样,了解的乐器种类越多,类型越丰富,对理解越有帮助。这和学语言的道理类似,在现代社会,除非有特殊需要,否则并不需要精通那么多的语言。在母语之外,应该先熟悉掌握一门(例如英语),其他语言一般性的学学即可(有强烈的兴趣爱好除外)。在有了一定的跨语言基础后。学习语言学(linguistics)其实比专攻一门语言更好,更能掌握语言的精髓。

对于音乐通识教育来说,“学乐器”不在于精通哪一门,不在于考出多少“级”来:学乐器,归根结底是为了打开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是为了掌握一个自我调节情绪、娱乐、丰富心灵与情感的工具,同时也是为了多交朋友。

b) 声乐(唱歌)。

开启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会一点乐器肯定是有帮助的,但不一定非要通过乐器,因为人声本身就是乐器,人声本来就可以表达音乐,而且可能是表达音乐最好的方式。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音乐课的内容主要就是唱歌。除此之外,孩子还可以进一步学习练习歌唱,包括上专业一些的声乐课,参加校内校外的合唱团组织,以及自己业余闲时练习。如果父母家长喜欢唱歌的,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唱。

下面进一步说说唱歌的好处。

第一,从学习的便利性角度讲,声乐/唱歌有很多好处:

——不需要依赖乐器,随时都能唱;

——不需要依赖特定场景,洗澡时也可以引吭高歌;

——学习周期短,对很多音乐性很强的人来说,如果只是通俗唱法,为了音乐表达、娱乐、社交、并不需要很专业的学习,无师自通,多注意练练就能唱得不错;

——有很强的社会性,因其很容易与合唱等团体活动结合;

——与现实生活有强相关性:例如与娱乐活动(听流行音乐、唱流行歌等)是高度结合的。

第二,声乐/唱歌就是直接的音乐教育:

声乐不需依赖乐器这个“体外之物”,而是用人的声音,以人身为载体,直接的表达音乐、演绎音乐、创作音乐,是人与音乐最直接的结合。所以让孩子学习和练习声乐就是最直接的音乐教育,帮助孩子建立并提升音乐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

第三,声乐/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及认知能力:

孩子唱歌时,是用自己的声带发出声音,表达音乐。练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节奏、韵律,声线表达、声调选择及整个声音的运用,对培养言说能力、讲演能力及综合语言能力都有帮助。此外,唱歌一般需要歌词,通过唱歌,孩子可以吸收掌握歌词中的信息(包括词汇、句式、内容、内涵等),这是练习乐器所没有的。

第四,声乐/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提升社交技能/社会技能 。 在《 》里,我们看到,社交技能、社会心理技能等软技能是未来时代人才所需具备的核心技能。声乐是最有利于培养社交能力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歌唱是需要团队配合协作的:孩子大多数情况参加的是合唱,即便有独唱的部分,往往也需与其他演唱者及乐器进行配合。因此,经常参与合唱的孩子更能习惯团队合作,更能看到并感激其他团队成员的贡献,以及更加懂得如何与队友们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相比之下,钢琴这类乐器往往是“单干”,不仅不能提升社交能力,反而可能抑制发展社交能力。

另外,在当代社会,在音乐领域,最后一项具有社交属性的能力其实就是唱歌,场景就是与朋友和同事一起卡拉OK,或参加年会、拓展、才艺表演等。歌唱得好,能够直接帮助社交。

第五,声乐/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情感技能。

情感技能包括:对内,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抚慰自己的情绪,对外,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能够抚慰他人的情绪。当孩子们歌唱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声音、身体表达自己;在合唱的时候,则是与团队一起进行这样的表达。这种触达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与再创作音乐的活动,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情感,更好的控制情感,更好的表达情感。

有人说:钢琴也可以做到呀。答复是:等你能够通过钢琴自由表达、自由诠释,甚至开始一定的创作或再创作时,需要较高的钢琴技能。而唱歌更容易做到这些:不需要特别的训练,即能随时随地,以最直接、最有感染力的方式做到——不仅能够表达自己,还能感染他人,与他人直接互动,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与联动

第六,声乐/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 以上种种,都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升自信。

但也要指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唱歌,因为音乐是讲天生的,有的孩子天生的音乐禀赋(即“音乐性”)可能就差一些,总是唱不好歌,并且会因为歌唱得不好而感到自卑。如果声乐都不好,那孩子其实应当“避免”音乐,乐器可能就不要学了,还是要有一些基本的音乐通识教育,但不要再将注意力放在音乐上,不要试图通过后天努力,“补短板”,寻求把自己的自信重新建立在音乐上,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没有必要。“天生我材必有用”——把时间投入到孩子擅长的领域去。

c)音乐欣赏(听音乐),不设边界

音乐欣赏其实就是听音乐。这个在课外就可以进行。我的个人建议:

第一,要保证广度,不设边界 ,让孩子广泛接触不同门类的音乐,从古典/传统到近现当代,从中国到西方到全球,从高雅到通俗,不同风格全部都要尝试,让孩子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音乐表达,有了广泛的积累,孩子才能对音乐形成认识。

第二,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但也不用刻板执行。 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是一样的:初级阶段的欣赏者只能理解具象和简单的东西,到了高阶,就喜欢更加抽象晦涩的东西,并开始追求结构的复杂性、张力、冲突、突破常规、不确定性。这就是审美的复杂化。所谓循序渐进,即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可以多让孩子听旋律和结构比较“简单”的音乐——我们看那些适合“胎教”或“幼教”的西洋古典音乐就基本属于此类。这些音乐大多是西洋音乐里的宫廷派/古典主义派(标杆为莫扎特),同时也会包括一切其他时期及流派的音乐,特点就是旋律鲜明、结构相对简单,易入耳也能传唱。从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及建立理解的角度出发,一开始宜选用简单的音乐,但也不用拘泥于此,偶尔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复杂的、适合成年或资深欣赏者的音乐,让孩子看到人类音乐世界的复杂性。也许孩子会响应复杂的音乐,发生音乐认知的跃进。

第三,要保证频度。尽可能让孩子被音乐的环境所包围。音乐可以只作为背景,而非主角(即要求大家停下来认真收听音乐) ,在家中要经常播放音乐;在出行时(例如在车上)要多播放音乐,将音乐变成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音乐成为孩子的童年记忆,让孩子在成年后也再无法摆脱幼年即形成的对音乐的习惯与依赖;

第四,“形而上”的学习。 提供音乐氛围很重要,但光听还不够,要和孩子一起讨论音乐,听了音乐后问孩子:这段音乐的特点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什么?孩子能不能理解这种情绪?孩子有什么问题?等等。并可问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音乐?我们是否人人都需要音乐?音乐与人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关系?与文学、诗歌、讲演等相比,音乐在形式和表达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在自然界中能不能找到音乐?……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发散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纯粹只是引发思考。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自己也缺乏音乐修养,还希望补补课,恐怕一时半会很难给孩子提供这些音乐熏陶”——这个情况可能是适用于大多普通家庭。而在上篇《》 里,我们也已提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一个父母/家庭和音乐没有特别强的联系,家长自身不能给孩子提供系统性的音乐辅导及资源支持的,那除非孩子有天才级别的天资,否则可能不适合花太多时间学钢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只需要力所能及的为孩子提供普通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了,不需将音乐作为孩子的重点赛道。

2)非音乐教育(音乐以外的其他学科及爱好)

第一部分:框架

从国家角度看,中国要在未来与美国等世界强国竞争博弈,就要有面向未来的人才储备;要有这样的人才储备,就要有相关的教育体系支撑

从家长(及孩子自身)角度看,孩子长大后要面临未来时代的激烈竞争,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刻舟求剑,而要考虑未来时代图景,让孩子在能力建设上即对未来做好准备。这里,可参考笔者文章《》。文章认为,在现有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面向主导的时代,人才还需增加、增强“两大类”、”三大领域”的核心能力:

“两大类”,即“硬技能”、“软技能”;

“三大领域”,即“会用AI”、“用好AI”及社会心理/情感、情商类能力。

具体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给孩子选择课外学习及课程时,建议考虑:所学内容,所培养的技能,第一,是否能够帮助实现上述能力目标?第二,是否不仅帮助有限,而且产生矛盾?产生矛盾的时候,就是将孩子大量时间投放到不能形成上述能力的学习内容中去。

第二部分:具体课程/领域

以下,主要指孩子需要在一段时期里进行系统化的、专注的投入成片时间的课外学习课程。不包括业余爱好部分。

a)STEM/“科创教育”/机器人/人工智能大类

所谓“STEM”,即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从内容上看,大致相当于中国以前说的“理工科”;从形式上看,STEM的核心是打破传统课堂里的学科教学,而进行一体化、实现跨学科融合的教育,以真正增加孩子对相关学科的理解,培养综合能力素质。此概念已进入中国十多年。从国家到地方教育部门都推出了许多举措,一些课程也已进入国内的中小学课堂(尽管质量参差不齐)。

驾驭人工智能是未来的核心技能,而孩子接触人工智能往往从机器人/编程开始。这里,我们将面向儿童的机器人/编程类课程归到STEM大类里。

关心教育的家长们对STEM应该都是不陌生的,本文无意进一步介绍STEM,只是指出,十多二十年前,大多数家庭可能认为乐器是孩子成才的必修课;在今天,STEM及人工智能才是必修课。现在,除非孩子展现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参考《》,否则大多数孩子不应当将宝贵的成长时间大量投入到学习传统乐器上,而应学习大类STEM课程,让孩子从小就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加对科学常识的了解,提升对科学知识的领悟力,辅以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对于上述概念,大多数家长都能很容易理解的,具体如何转化到课外课程,就要看各地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了。

我的孩子上过几个STEM类课程。在选择课程时,我会参考以下因素:

——在更小年纪(例如4~6岁),以动手接触物理世界为主。STEM是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力水平的,年纪太小无法学习。对于更小的孩子,可能就是动动手(DIY)类的东西,这个范围就极广了,最经典的形式是乐高等积木游戏,其他的,从玩橡皮泥到烘焙都算——凡需要孩子动手,接触物理世界,创作或改变物理形态的事情的都算。从这个角度讲,绘画也可归为此类(后面会单讲绘画)。更广义的,各种户外活动都算,例如徒步、采摘、骑自行车,这些都是孩子探索物理世界、形成认知的过程,里面无非是有的活动复刻色彩重一点(例如依样子搭建乐高模型),有的创作色彩重一点(例如绘画)。问题是:大多数这些活动属于休闲活动或兴趣班范畴,无法转化成系统性的“课程”。这个时候,有些家长会错误地认为业余爱好或兴趣班意义不大,属于浪费时间,应让孩子尽早的进入一个“赛道”,这个时候就最容易选择的就是钢琴,一举“入坑”。

——孩子稍微大了一点,可以参加各类科学实验课。这类课程主要面向低龄小学生,要看所在地是否有相关的资源。课程的特点:1)介绍基础的科学和工程学原理,帮助孩子建立基础认知及兴趣;2)一定要包括自己动手的科学实验及自制(DIY)内容,而不能变成听黑板讲课甚至是网课;3)多个小朋友一起参加,有团队性和社交性;。这类课程实际上已经嵌入到一些小学的基础课程教学中。依各地教学资源情况,可以给孩子在课外报这样的班。

——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上机器人课及编程课。机器人课,孩子动手搭建各式复杂的工具(“机器人”),需要熟悉掌握各种构件及其背后的物理常识。再往高阶,工程和DIY的属性变弱,编程属性增强,就是编程课。机器人和编程在国内是“大赛道”、“显学”,重要性不需多说。但这些课都要“因材施教”,大多数孩子对入门/低阶课会感兴趣,但到了高阶课程,就需要有一定的天资禀赋,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适应高阶学习的禀赋,这时一定要依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学习计划。

——STEM/机器人/编程课程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问题:

其一,机器人/编程课: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引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这里面提到,第一,在中小学就要开始学人工智能课程;第二,人工智能教学的落地主要就是编程;第三是教学软件和益智游戏是很重要的教学载体。因此,“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基本就是学习上STEM/机器人/编程类课程

其二:关于“生成式AI”的探讨。生成式AI的核心是让孩子通过调整对AI的输入改变产出,是可以锻炼创造力的。Sora已经举办了一些竞赛,让孩子自制视频。问题是:生成式AI有许多形式,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人类只能控制输入,其他的基本就是AI包办式。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是否应该让他接触生成式AI?何时接触是“过早”接触?还有,像GPT文字AI,什么问题都问AI,那孩子不是成了傻子了么?对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有限接触简单的图片或视频生成AI,至于系统性的使用,特别是文字AI,则应等到孩子更大的时候。但在可见的未来,生成式AI将“植入”我们生活的全部,从手机,电视、电动车到随便一个电器,生成式AI将无处不在,孩子一定可以接触到,家长根本管不住。这些是未来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不妨将其作为确定会发生的事情,然后坦然面对。

一点讨论——关于奥数:

STEM里面的“M”指的是数学,那么孩子是否应该上奥数课呢?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奥数有许多的优点,例如它的教育/训练是成体系的,有竞赛机制,能与孩子的升学直接挂钩。但奥数也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实际上,我们身边许多人都小时候都尝试过奥数,很多孩子上几节课,或者上个一年,就放弃了,并且自觉“不聪明”,“不是这块料”,“没这个脑子”。事实是:奥数更适合智商较高的人群,但不使用于所有人。奥数中天资的成分是不能简单通过后天培训就能提升的。表面上奥数是一个课程领域,实质上它更像一个选拔机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筛选智商最高的人群。对于高智商的孩子来说,马上就可以从奥数中获得成就感,因为你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题来。而对于天资普通的人,不仅缺乏乐趣,而且马上会收获“挫败感”,孩子会自我怀疑:自己“原来很笨”,“并不聪明”,“不是学习的料子”。这时孩子去学习奥数只是做了“分母”,成就的是分子——少数的高智商人群。

这里,我以为应当要看到三条。

第一,孩子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一方面也是获得心理健康。孩子应该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而不是获得挫折感。所以,首先必须选择孩子有兴趣,展现了一定的天资禀赋,真正适合孩子的领域/赛道。否则,孩子在学习中会非常痛苦,过程中还会不断摧毁自信(“别人都学得好,自己硬是学不好,是不是自己太笨”)。这个道理适用于奥数,也适用于学琴及其他学科。

第二,父母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在适合自己的赛道/领域上,一点一滴,一小步一小步地取得进步,培养技能,收获成就感,建立自信。这时,教育的目标实际上是帮助孩子成就人生。这需要父母细致的观察、长期的陪伴,要求父母有成熟的心智及巨大的耐心。父母切不能短视急躁,更不能拔苗助长。

第三,奥数是非常考验智商的,基本就是智商筛选机制。但要看到,在AI主导的未来时代,人类的智商并不是造就成功的唯一能力,甚至不是最大的能力——情感、“逆商”都很重要。如果说奥数可以帮助选拔智商,那么情商靠什么选拔呢?逆商靠什么选拔呢?且不论选拔机制,至少要有一套能力培养体系吧。即便不论能力培养体系,至少要有这样的教育意识吧。所以,父母对奥数要理性看待,有天资的孩子,可以让他读奥数,对缺乏天资的孩子,不用逼他学奥数,更不要通过奥数去论断孩子。

b)体育运动、身体练习(physical exercise, PE)等

这里包括所有涉及身体运动的活动(例如舞蹈)。

运动对孩子有诸多的好处:

——强身健体:包括心肺健康、肌肉骨骼、健康体重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提升身体灵活性、平衡性、柔韧性、协调性:因为钢琴涉及双手演奏,因此有些家长让孩子学琴,也是为了提升左右协调能力,认为这能开发智力。其实多搞点运动就可以了。关于左右协调问题后面会单独介绍;

——提升形体吸引力:身体、身形、仪态对于人的自我认识和自信都很重要。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塑造形体。像舞蹈这样的运动还能帮助孩子带来很好的身体姿态;

——保护视力:埋头学琴,十个人九个近视。为了保护视力,孩子需要户外活动;

——提升专注力:体育活动能够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注意力,最终也有助于案头课业学习;

——提供放松及情绪稳定:成年人工作压力大也会跑跑步健健身。体育运动可以帮助稳定情绪(背后有生理基础,如血清素、内啡肽等)。孩子如果爱上运动、擅长运动,将终身受益;

——有利于睡眠:身体运动有利于睡眠,而儿童成长非常需要健康的睡眠;

——培养自律性及意志力: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培养孩子的自律、坚持、耐性、意志力。有的家长让孩子学琴也是为了练这个,说能够培养自律性、纪律性。如果这么考虑,那为何不让孩子去多运动呢?一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而且与学琴的区别是:孩子享受运动,能从运动中获得诸多快乐和好处;而学琴,如果不是孩子自发,而是由父母看着的,那只是父母逼孩子忍耐接受,孩子并不快乐,甚至可能影响亲子关系;

——培养“逆商”:许多运动是带有博弈性、对抗性的,有一对一的竞赛,也有团体竞赛。这些运动都能帮助孩子接受挑战、适应挑战、习惯挑战,接受成功与失败,从中成长。“逆商”是孩子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素质:

——社交属性:与学琴的“单干户”不同,许多运动是有很强社交属性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然后有一对一的竞赛,或多对多的竞赛,这些都能帮助孩子结交朋友、提高社交技能。社交技能是孩子未来要掌握的极为重要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及领导力:如果参加的是团体体育运动——例如各种大型球类——则能帮助孩子掌握团队能力:与队友建立共同的目标,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最终实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