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先点一下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问大家一个问题:爱国不爱国,跟学历、出身、职业、成就有没有关系?

对于很多人来说,爱国的概念太宽泛,似乎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比如,科学家研究出顶尖的高新技术,为国家在国际上争了光,这是一种国际层面的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人牺牲小家为大家,驻守在高原、边疆,用青春年华谱写着保家卫国、维护人民安宁的赞歌,这是一种职业上的爱国。

企业家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让中国制造成为全世界都追求的商品,这也是一种经济层面的爱国。

那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爱国又是什么呢?

不记得从哪里看到过这样一些话,它说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只要把家庭维护好,把日子过得稳当,能看到国家一点一点的进步,那就是爱国了。

可是,在这些声音里面,也有很多不和谐的杂音,他们打着爱国的旗号,却在做着损害国家的事情。

这样的爱国,我们也不稀罕!

这些人惯用的套路,就是把抹黑祖国当成了“爱之深责之切”的借口,言必称是为了国家好,其实不过就是一群被外国洗脑的“可怜虫”。

比如,那些精日、精韩、精美分子就是如此,在他们眼里,外国的空气都是香的,外国的土地都比中国踩起来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期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徐可馨”事件,因披露中国“黑暗”内幕被国外力捧,而遭到网友痛批的作家方方,都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还有那位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演讲中深情的提到:我一踏上美国的土地,连呼吸都是甜的。

更让人不得不警惕的是,这些对中国毫不吝啬恶意的我们的“同胞”,居然绝大多数都是高学历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比起精美分子,那些精日派更让人气愤,毕竟日本与我国有着深厚的国仇家恨,把侵略者当祖宗这种事,有点良心的国人都接受不了。

如果说,在21世纪的今天,和平是主流,要人们不再执着于仇恨,还有一定的道理可言。

可是顾历史事实,甚至为日本侵略“喊冤抱屈”,那就不是单纯的“说错话”能推脱的了,深层去看,无不透露着这些人“奴性”的本质。

也就是说,当一个顶天立地的站起来的中国人,他们不愿意。

去给侵略自己、压迫奴役过自己的日本人当舔狗,他们反而很积极,这实在让人理解不了。

上海交大教授曹树基,湖北大学教授梁艳萍,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冯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家没看错,这三个人都是国内知名高校的教授,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人才,也是著名的公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知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快成了人人喊打的贬义词,这些人却当的乐此不疲。

为了不对大家做出误导,我们摘取这三位教授的观点,让网友做一下判断。

冯教授最著名的言论,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教授认为,这场大屠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南京城内混进了国军残部,而日本士兵很难区分普通百姓和国军,他们是出于自保,才会对普通百姓开枪,才会发生后来的惨剧。

南京大屠杀是误杀”,“七七事变是中国蓄意挑起的,日本没有错”。
“抗美援朝是中国先挑起的”,“美国才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
你敢相信,这些匪夷所思的言论,竟然出自一位复旦教授之口吗。

此外,冯炜教授还在日本昭和天皇有没有罪的问题上,与司马南开启过网络论战,极力给昭和天皇洗白。

在钓鱼岛的归属上,更是在公共媒体上直言不讳的变态:中国保护钓鱼岛的论调是错误的,因为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是日本,所谓的保护钓鱼岛是一种抢夺。

在维护日本这方面,而上海交大的教授曹树基也不甘示弱,交大并不比复旦差,舔日本,看看哪个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3月,疫情肆虐之际,一篇曹树基的采访文章成为网上热搜。

在这篇标题为《瘟疫与防疫:历史之假与现实之假的魔幻交替》的文章中,曹树基极尽所能的为日本辩护,把板上钉钉的侵华日军细菌战,描述成没有根据的虚构,让无数国人哗然。

“侵华日军的鼠疫战是建构的,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尽管在十多年前,中国的细菌战官司在日本打赢了。但对我来说,所有的证据都经不住推敲”……

此类言语一出,不仅普通老百姓接受不了,学术界也纷纷出面驳斥。

作为历史学家的曹树基,无视历史事实,为侵华日军辩护,实在是把祖宗的脸都丢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那位据说是作家方方闺蜜的湖北大学梁艳萍教授,身为一个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社交平台发表涉日、涉港的言论来抹黑中国。

她曾诋毁南京大屠杀30万殉难者,说“你把30万的名单拿出来呀!你说30万日本就一定要承认是30万,有这样的道理吗?”

她还公开支持参拜靖国神社,污蔑爱国群众是寄生胎,为坠楼的港独分子默哀。

种种反国家的行为,无不透露出一个高知分子皮囊下丑陋的灵魂。

从这三个人的履历中能看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曾在日本留过学,接受过日本文化的“熏陶”。

就像司马南说的那样,这些人研究日本历史把自己给投入进去了,竟忘了祖宗是谁,也实在是可悲。

网上曾有过一个观点,说如果发生战争,最先跑掉的肯定都是那些富商权贵名人,而留下来的绝大多数是普通人。

看看现在,有钱有名了先换了国籍,是不是佐证了这个观点。

有人说,不能用国籍来证明一个人爱不爱国,还特意举出抗战时期国外的华人华侨做出的贡献。

可是他们似乎忘了,那是时代造成的,那个时候面对着生死存亡,很多人才不得不去国外求一条生路。

如今的中国,还是当初那个样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当这些人其他国家的国旗下宣誓效忠,放弃身为一个中国人身份的那一刻,爱国从何谈起呢?

假如中美发生战争,那些美军里的华人,会向着谁?

我们的高校培养出这样的教授,任用这种“人才”来教书育人,是不是要好好反思一下,其中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普通人的爱国,是在细节上,对不公平的现象坚决的批判,而在关于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毫无疑问是跟国家站在一起。

正因为我们热爱这个国家,才看不得那些扰乱国家秩序的贪官污吏、司法行政不公等等现象。

这与冯炜、曹树基、梁艳萍之流有本质的区别。

普通人的爱国,是小的方面较真,大原则不含糊,而精日美分子,是举着爱国的旗号,干着抹黑的勾当。

精英的黑化,这一点,教育行业是有责任的,有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有没有及时处理问题,都应该好好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