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演万里扬:“任务有大小,使命没有;青史未留名,但信仰日照江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剧《群星闪耀时》通过“四所小队青年”的群像叙事,描绘出一幅民国时期的青年奋进图景,同时在烟火气十足的日常叙事与戏剧冲突强烈的案件交织中,徐徐展开了一幅更为广阔的时代社会图景。

在18日召开的该剧研讨会上,该剧导演万里扬表示,在历史洪流中,我们既应该讴歌那些在时代浪潮中有大作为、有大闪光的大人物,也应该关注默默无闻却毕其一生坚守信仰的小人物。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该剧讲述了青年人华桢于群星闪耀中成长为革命者的故事,讲得环环相扣、险象环生、不落俗套,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也体现出“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在为抗日英雄画像、立传、明德时,人物形象愈来愈多样化、个性化,值得称道”。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指出,“革命当中包含着最饱满的青春跟热血,革命本身就是从青春中孕育和爆发,这部剧讲出了革命与青春的因果,达成了对现代年轻观众的革命感召力。”

《文艺报》编审、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委员会副主任高小立认为,该剧将革命、谍战、青春等元素融合得非常成功,打破了当下与历史之间的壁垒,“不仅拍出了一群大时代年轻人的信仰力量,同时拍出了他们信仰犹如璀璨星辰的浪漫唯美”。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指出,这部剧特别注重在细节处体现人物的选择,同时用现实主义的基底来承载和镌刻人物的心灵情感。剧中年轻人正是凭借一份共同认同的信念,紧密结合成为一个集体,为国家和民族去追寻信仰。

导演万里扬分享,在进行剧集创作时,以场景细节“搭建现实主义的基底”,同时“在切实的写实逻辑上,增添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小人物的抉择来展现大时代的抉择。

在编剧黄琛看来,《群星闪耀时》像是“一首浪漫的小诗”,剧中角色对理想坚定不移的追求,是属于革命者的浪漫。这些角色既对眼前的人间烟火充满爱,对苦难充满悲悯之心,同时也追求心中所向往的更高更远的东西,哪怕看不见,也坚信一定会实现。

无论是在时代洪流中无愧青春、以身报国的“群星精神”,还是“青春年少时,得显己志,乃人生之大幸”的理想追寻,又或者“苟利家国,死生以之”的精神内核,《群星闪耀时》都以信仰为命题,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力量。

万里扬说:“任务有大小,使命没有;青史未留名,但信仰日照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