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经常出现两个卫武装部队,除开给狄仁杰贴身护卫的“千牛卫”(李元芳一派),另一个便是经常大军野战支援的“右威卫”(王孝杰一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两支部队究竟有何不同?千牛卫和右威卫相比较,谁的战斗力又更强呢?

首先,简单说一下唐朝的卫府军制,唐朝沿袭隋朝旧制,设置有南衙十六卫。

前十二卫负责拱卫京畿,分别有左右威卫、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骁卫,并以大将军(唐朝军事系统最高官职,由皇帝任免)号令指挥天下折冲府。

其实,折冲府就是唐朝府兵制下的基层组织军府(鼎盛时全国共有657个折冲府),分为上、中、下三等,府兵人数分别是1200人、1000人、800人,有点类似于明朝时期的卫所军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再加上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这四卫武装力量,负责皇廷禁宫的守卫,便构成了唐朝的所有武装力量。

简单来说,千牛卫是皇帝的内卫部队,负责保卫皇宫的安全,掌管侍卫仪仗之责,单兵能力强,就是咱们如今所说的保镖,。

右威卫偏向于大集团军作战,也就是野战军(再包括其他十一卫),负责攻城掠地,整体作战能力强,为唐朝的主力部队。

在人数规模上,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右威卫主力大军有10万人,即便是在大将军王孝杰在东峡石谷兵败后,朝廷又陆续给右威卫补充了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补也不行,毕竟是野战集团军,总不能让宫廷内卫去沙场拼杀吧!

再说千牛卫,因为本身就是负责安保工作,人员数量,自然比不上右威卫这种野战军部队。

不过,因为千牛卫是直接为皇家内廷服务,所以它的选拔要求会高于右威卫,一般都会从全军里“优中选优”,比如身体素质过硬还不行,还需要进行身份政治审查。

主要探查,此人是否是良家子弟?是否是烈士子弟或遗孤?是否是勋贵子弟?是否能够查到三代的家族信息?(所有古代王朝的皇家侍卫,基本上都会遵从这个选拔规则,比如明朝的锦衣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时的千牛卫因为靠近皇家系统,所以地位是全军比较高的,有着普通士兵不具备的权力和荣誉。

根据相关资料,左右千牛卫的总体兵力规模,在2000人左右,并设置有2位千牛卫大将军(实际编制可能就是百人规模,并按照需求增设或者裁撤)。

再来说说两支军队的战斗力,前文说过右威卫本身就是野战军,属于重装备部队,各类军事武器装备一应俱全,长年边塞地区驻防作战,战斗力自然强悍。

反观千牛卫,长时间在宫廷内活动,作为皇家的轻装警卫,装备比不上野战的右威卫,多装备刀和弓箭,训练会有废驰,所以战斗力自然不如右威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皇帝也会对信任的大臣,派遣千牛卫来保障大臣的安全。

所以,狄仁杰身边的钦差卫队(由千牛卫里选拔高手组成的临时部队),就是皇帝出于对他的信任而组建的,除开保护大官要员,其实也是皇家对于官员的适当监控。

假如是单打独斗,右威卫肯定不是千牛卫的对手,毕竟千牛卫都是从军中选拔的高手,单兵能力远超过一般的士兵。

但是,如果战斗场面是成百上千的人,那右威卫的优势就出来了。因为右威卫属于野战军,长年边关作战,有着大规模作战经验,比如排兵布阵,行军埋伏等,而千牛卫根本就没上过沙场,自然也不过右威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神探狄仁杰》里,消灭蛇灵这种大规模的叛军时,狄仁杰暗中动用的,便是王孝杰麾下的右威卫主力大军。

毕竟,右威卫是正儿八经的重兵集团,平时可能就是一支架子部队,但是每逢战事,朝廷会为其倾斜的大量兵力、装备、粮草辎重。

虽然说,在剧里的右威卫,是十万人数规模。但是,只要朝廷需要,手续合法,给右威卫增设到几十万兵力都是完全可行。

但是,在和亲使团遭袭的乌什海之战里,千牛卫便完成了一场大漠野战,也就说明右威卫擅长的野战搏杀,在外的千牛卫战斗力也是可以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历史上的千牛卫野战能力确实不如右威卫,这可能是影视剧情为巩固千牛卫作为天子卫率的地位,而突出其战斗力。

比如,在《神探狄仁杰》中,千牛卫可以说是唐军阵营中最能打的,右威卫和内卫都直接被反派歼灭过好几次。

比如内卫首领黄胜彥,率领内卫前往寒光寺时,便被蛇灵逆党伪装成的千牛卫,全部消灭。紧接着,大将军王孝杰率领右威卫主力大军兵败东峡石谷,10万大军拱手给契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神探狄仁杰》里,所有的大小战斗,以及抓捕到重要人物,都是离不开千牛卫的功劳,千牛卫只在凉州案中只失败过一次。

其实,也可以这样比较千牛卫和右威卫的战斗力,那就很形象了。

10名千牛卫,能够轻松团灭10名右威卫

100名千牛卫,充其量和100名右威卫平手

1000名千牛卫,直接被1000名右威卫团灭

历史上,大型的边关野战,还是得靠诸如右威卫这样的野战军才能完成,千牛卫也就小打小闹,保护皇宫安全就行了,战斗力可大可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唐朝后期,千牛卫便是很多贵族子弟镀金的地方,战斗力衰落急剧厉害,早就不复唐初的水平了。

从军种来说,千牛卫(警卫部队)和右威卫(野战集团军)的战斗力便不是在一个纬度,因为他们的负责任务不同,战斗力自然也不能相提并论。

同时,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宫廷内卫的质量便是直接下降,各节度使下的野战军,才成为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