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次高压氧治疗后,

子宫内膜长了2.5毫米

湘潭市中心医院首例

高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成功产子

42岁的陈女士来自贵州山区,由于结婚晚,2年前,时年40岁的她才好不容易第一次怀孕。不幸的是,陈女士在孕50多天时发生了胚胎停育,并进行了清宫。清宫后,子宫内膜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导致月经量较之前减少了一半,此后的1年多时间也再也没怀过孕。

千里求子

2023年农历新年的一天,陈女士无意间刷到了湘潭市中心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的抖音号,了解到中心的辅助生殖技术在全国享有盛誉,试管婴儿成功率达65%。于是,陈女士夫妇俩借着春节假期,迫不及待地从贵州来到了湘潭市中心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

“三步走”

众所周知,成功怀孕需要的两个重要条件是良好的子宫内膜高质量的胚胎。临床上,医生往往会通过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来评估子宫内膜的条件,如果在排卵期间子宫内膜过薄的话,怀孕的成功率就会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中心主任医师黄向红系统且全面地了解了陈女士夫妇的情况后,考虑到高龄、卵巢功能下降、不良妊娠史以及清宫后月经量减少的情况,为其量身制定了“三步走”的治疗方案:即先取卵,行第三代试管助孕,获得好的胚胎,再进行宫腔镜检查,处理宫腔环境;最后移植。

01

取卵

完善体检后,陈女士很快便进入到了试管周期,2023年3月31日进行了第一次取卵。遗憾的是,PGT-A检测后显示没有可移植的胚胎。休养调理了两个月后,在 5月31日进行了第二次取卵,终于获得了一枚可移植的胚胎。

02

宫腔镜检查

7月,陈女士做宫腔镜检查后提示宫腔粘连严重,同步在术中进行宫腔粘连分离+子宫内膜修复。

03

移植

9月11日,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正式解冻胚胎进入移植周期。9月21日,此时已进周11天的陈女士因内膜薄再次找到黄向红寻求帮助。补佳乐、阿司匹林、生长激素……常用于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药物都已给陈女士用上,内膜厚度仍然只有5mm。(进行移植的子宫内膜最佳厚度为9-12mm)。此时的陈女士又紧张又害怕,担心因内膜薄而取消移植。

高压氧治疗薄型子宫内膜

仔细翻阅并研究陈女士厚厚的病历后,黄向红有些一筹莫展,她心想,确实能用的药物都已经用上,内膜还是很薄,血供还是不好,怎么办?突然,黄向红想到既然脑部缺氧可以使用高压氧治疗,那么子宫内膜缺氧是不是同样可以用高压氧治疗呢?考虑到陈女士的胚胎来之不易并且做完宫腔粘连分离术不久,此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时机正合适。

黄向红的这一治疗方法陈女士却不太理解。黄向红解释到,高压氧是在高于1个大气压的氧舱内吸入纯氧的治疗方法,所吸入氧的浓度是85%-99%,血氧含量是常压下吸氧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能有效地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对于治疗一些急慢性缺氧性疾病有其特殊疗效。薄型子宫内膜中高压氧治疗可以通过增加局部血供、促进药物吸收等机制来促进内膜增长、增加内膜容受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氧舱(资料图)

湘潭市中心医院自开展高压氧治疗以来,广泛用于一氧化碳中毒及各种脑外科疾病和缺血缺氧性疾病。同时,原发不孕症移植失败1次以上、继发不孕症反复移植失败、宫腔粘连分离术后、3次及以上子宫内膜原因致周期取消及胚胎获取来之不易等患者可以考虑高压氧治疗。

移植成功

在黄向红的指导下,陈女士成为湘潭市中心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第一位利用高压氧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

从9月21日开始,陈女士连续7天接受高压氧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子宫内膜显示逐渐增厚。终于到了10月9日移植这一天,内膜厚度为7.5mm,相比治疗之前增厚2.5mm。移植28天后,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单活胎。

顺利产子

2024年6月10日,陈女士在湘潭市中心医院产科顺利剖腹产下一名6斤重的男婴,母子平安。

在成为母亲的这条路上,陈女士

关关难过关关过,

前路漫漫亦灿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转发点赞

文字 | 艾苗、杨霜

编辑 | 杨霜

审核 | 彭秋香

预约电话:58214922 危重症转诊电话:582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