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时代,女性想要从幕后走到台前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历史上也只有武则天一人获得了成功。

也有很多皇后、太后虽然没有走到台前,可她们的权力依旧大得惊人,“垂帘听政”都是基本技能,宋朝的刘娥便是其中的一位。

后来,在宋仁宗高情商的发言之下,刘娥最后的野心被化解,按照宋仁宗的说法就是,太后四千不断拉扯身上的衣服,最后得到灵感,明了太后的意思,于是命人将太后身上不符合礼制的服饰脱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娥的帝王梦

生于四川的刘娥最初的时候嫁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银匠,过着不算富裕的生活,不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却改变了她的命运。

襄王赵元侃听说巴蜀一带盛产美女,也想要去找一个,银匠也在无意中听说了这件事,他正好想将自己的老婆给“送”出去,于是就促成了这件事,刘娥得知对方身世显赫后也没怎么拒绝,两人就这么凑到一起去了。

按理来说,刘娥在赵元侃这边的日子本来不该好过,可他俩竟然还看对了眼,过着“恩爱”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刘娥来说,赵元侃就是一只稳赚不赔的“股票”,若是他真的成了事,那自己的地位也得扶摇直上,就算他干不成什么事情,最起码也得是个王爷。

可问题还是很快出现了:宋太宗发现宝贝儿子竟然找了个没有出身的女人,因此也非常生气,便要求将刘娥给驱逐出去。

对于赵元侃来说,他非常喜欢刘娥,也想跟她一直好好在一起,可自己的老爹贵为天子,命令又不得不听从,只好给刘娥找了一个其他住所。

临别时,他还给了刘娥暖心的承诺:“日后只要找到了机会,一定会破镜重圆,再续前缘。”

结果人家刘娥的眼光很快得到了印证:赵元侃在995年被立为皇太子,还获得了赐名“赵恒”。

而赵恒的承诺也没让刘娥等太久,仅仅两年之后宋太宗就驾崩了,赵恒也得以顺利继位,摇身一变成为了宋真宗。

现在,天下完全掌握在了宋真宗手里,他想要一个女人入宫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将刘娥给迎入了宫中,封为美人,不久之后又接连让刘娥升级,成为了德妃。

这也彻底让刘娥实现了人生的华丽逆转,从麻雀变成了凤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刘娥的运气还比较好,原本的皇后郭氏因病逝世了,宋真宗就想着让刘娥来填补这个窟窿,可朝下的文武百官们也是要求讲究出身的,如此大的一件事,他们自然不断劝说皇上要保持慎重。

宋真宗不管不顾,坚持要将自己的真爱立为皇后,刘娥也就顺利坐到了皇后的宝座之上。

在诺大的皇宫中总是充满着惊险和心计,刘娥虽说是普通百姓人家混出名堂的,可她对这些依然是了如指掌,她更知道:想要保住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光是坐到皇后的位置上还是不够,最起码得给皇帝生个儿子。

这件事也很快完成了,刘娥生下了一个儿子,也解决了“未来继承人”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120年,朝中再度发生了变故:由于宋真宗中风在床,朝中的事情也就只能交给刘娥来处理。

宋真宗一时半会也不能驾鹤西去,那他依旧是这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他在床上一坐就是几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可把刘娥给忙坏了,她一边要帮助宋真宗打理朝中的事情,另一边还得去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可谓是日理万机。

那段时间,刘娥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也是后人难以理解的,按理说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或许,这也只能用“天赋”来解释了。

封建王朝的大臣们实际上也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般忠心耿耿,得知了皇上生病,他们肯定要闹出来点事情为以后捞取政治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宰相寇准的嘴巴不严,将还没有议定好的朝廷大事提前泄露了出来,因而被罢免;太监周怀政人如其名,想着趁着这个好机会浑水摸鱼一把,拥立太子顺便废后,结果还是被人告发,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些对于刘娥来说都是考验,她也总是能准确决策,将很多事情都提前处理好。

在这些事件不断发生的时候,宋真宗更是看到了自己老婆的执政水平,也比较放心了。

1022年,宋真宗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太子也顺利继位,成为了宋仁宗,另一边的刘娥就顺利登上了太后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会宋仁宗也才十二三岁,连字都认不齐全,更不要说上台去处理这么多家国大事了。

那么根据宋真宗在死前的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皇帝年幼外加太后强势,朝中大事基本就是太后在处理,大臣们议论不休,可刘娥依旧保持着自己机警。

和慈禧太后那种只会打压皇帝的太后不同,刘娥丝毫没有忘记皇帝在未来该要承担起的责任。

她会要求宋仁宗一起随着自己处理政事,还会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为此还专门给小皇帝安排了一个专门读书的地方,不断邀请到全国范围内最有名望的鸿儒来指导小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十一年的时间里,刘娥一直在掌管着大宋,令人意外的是,天下之事并没有因为她而被荒废。

随着她的权力渐渐变大,那些攀权附势的人也跟了上来,纷纷投其所好,希望能从这中间得到一些好处。

比如有一位名叫方仲弓的小臣,就希望刘娥能够效仿起武则天,为刘氏祖宗建立起庙宇,刘娥当时顾虑也比较多,就没有同意,还把方仲弓给狠狠骂了一顿。

除了这种小官之外,还有大官主动献殷勤,比如太常博士程琳就献出了《武后临朝图》,来暗示之前是有过“女子当国”先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此时的刘娥肯定是要考虑自己影响的,便直接将图纸给丢到了地上,然后说:“我不能做这种违背祖宗的事情。”

此时的刘娥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随着宋仁宗的年龄渐渐长大,朝中也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大多是要求太后将国家权力还给皇帝,这一切也都是刘娥之前预料到的。

其实,从刘娥晚年的各种动作来看,她是希望去做和武则天一样的事情的,只不过她还希望能够保住自己的名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娥死前的各种心思

从刘娥的当政历史来看,她虽在着力培养着宋仁宗,可她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将朝中的权力还给宋仁宗,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她也不便说明,自己之所以不肯归政于皇帝,绝对不是担心皇帝对于国事没有基本的驾驭能力,而是她想要成为中国历史的第二位女皇。

从年号“天圣”也能看出,表面上这个年号的含义是“希冀上天的关照”,实际上却能解读为“二人圣”,暗示太后能够和皇帝一起执政。

在平日里,刘娥也表现出了自己的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在一次刘娥和宋仁宗共同前往慈孝寺期间,刘娥提出了要乘坐大安辇,还要走在宋仁宗的前面。

这样的做法当即就遭到了参知政事鲁宗道的强烈反对,他也很快指出:“坚决不可,妇有三从!”

在他坚决要求“太后在天子之后”下,太后也只好在这样的规章制度下照办。

刘娥也在这样的处境下握权十几年,她想要更进一步却没有机会,心里也有点憋屈,一直到生了重病的时候,她干脆也不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到死之前也总想去交代一下后事,普通人都是如此,更何况太后。

在刘娥晚年生病期间,也直接提出了一件事:想要去太庙祭祖。

这下,朝廷可就炸锅了,刘娥想要去见自己的祖先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她的祖先是普通的庶族,她想要见的是宋朝赵氏家族的列祖列宗,太庙是整个宋朝最高级别的殿宇,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