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讯(通讯员 王子怡 田萌)“以后家里电器坏了,打这个电话就有人上门修理。”在秦都区人民路街道乐育北路社区的公益集市上,社区网格员们正在耐心地向居民介绍“小民到家”社区服务新模式。

今年以来,人民路街道积极打造“小民到家”社区服务模式,以“智联生活家”便民服务平台为载体,链接社区优质人才资源,打好“合伙”牌,为居民提供生活报修、家政保洁、居家养老等八大核心服务,着力构建精细、高效、便捷的智慧化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社区治理模式。

人民路街道纺机社区是“小民到家”社区服务模式先行试点的5个社区之一,该服务模式运营以来,“智联生活家”便民服务平台平均每天收到咨询20余人次,累计为群众上门服务110余次。

“厨房水管漏水多日,我在平台下单后没一会儿,维修师傅就上门了,检查后换了个龙头,师傅干活麻利,态度又好,真是太感谢了!”提起平台的上门服务,王荟萍阿姨赞不绝口。

“目前累计有3200余人通过平台咨询服务,成交340余单,‘小民到家’社区服务模式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除了提供质量好、价格适宜的便民服务之外,我们也希望打造一个居民就近就业创业的平台。”人民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王立光表示。

“我是一名水电工,以前都是在外打打零工,自从加入了‘智联生活家’社区服务平台,不用出小区,每天光平台上的订单都够我从早忙到晚。”纺机社区居民郭勇峰表示。

据了解,社区网格员通过上门走访、网格群招募等方式广发“英雄帖”,汇聚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目前已经挖掘了70余名证件齐全、工作负责的家门口“手艺人”。同时,社区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人员纳入人才资源库,结合其家庭状况、技能水平、就业意向等情况,提供就业培训,符合平台要求的将会提供就业岗位。

“小民”到家社区服务模式在人民路街道落地生根,是“小民先锋”服务体系的深化和延续,以“公益+市场”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服务,并通过合伙人的收益反哺、联合共建等方式提高社区发展治理公益造血能力,让公益变效益,给基层社区治理注入更多的活力和能量。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