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经289年的时间,618年开始,由唐高宗李渊建国,之后由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后,又将唐朝推上了繁盛顶峰,创立了“开元盛世”。

可以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势力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在唐朝的全盛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成就。

不光如此,唐朝还诞生了一位正统女皇帝,她就是由才人开始,一步步爬到九五之尊位置的武则天。

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是中国皇帝史寿命最长的皇帝,82岁弥留之际时,却有一个80岁的老头来到她的床前,看到这个老头,武则天垂死病中惊坐起,怒道:狄仁杰骗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与狄仁杰

武则天登基为帝后,准备着手培养自己的势力,根据史书记载,武则天让京中九品以上的官员,给她举荐一个拥有真才实学的人,这时候,曾经两度官拜宰相的娄师德,想起了狄仁杰。

当时的狄仁杰远在豫州,任职为与州刺史,娄师德觉得狄仁杰虽然性情古怪,但是他有着不世之材,如果就此埋没,着实可惜,于是对武则天说:“臣认识一人,陛下大可启用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就顺着娄师德的话问:“哦?这个人是谁呢?”

娄师德说:“狄仁杰。”

武则天自然是听过狄仁杰的大名,在李治执政时期,狄仁杰任职于大理寺。

上任大理寺丞后,狄仁杰把陈年旧案全部翻出来,并且一一对其进行整理和决断,一年以内,狄仁杰肃清了多桩积年旧案,其中涉案人数多达17000多人,而且“无冤诉者”,足以见得,狄仁杰判案之精细。

武则天思来想去,觉得狄仁杰确实是一个可用人才,他处事圆滑老道,而且政绩很好,在民间多受到百姓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武则天的一纸诏书下,狄仁杰回到了京城。

面见武则天后,武则天问狄仁杰,她说:“早些年前,你在豫州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不少人在背后弹劾你,你想知道他们都是谁吗?朕可以告诉你。”

狄仁杰听完,没有表露半点疑惑,而是不卑不亢地微微一笑:“如果陛下觉得臣有错,那么臣会努力改过自新;如果陛下认为臣没有错,那么臣会好好记住陛下的恩德;所以臣不想知道也不在乎是谁在背后中伤臣,如果有可能,臣还会与他交朋友。”

听完狄仁杰的一番言语,武则天不禁佩服起他的心胸宽广,也由此认可了娄师德的推荐,狄仁杰确实可以为她所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狄仁杰被武则天任命为宰相后,朝廷中有不少人看不惯狄仁杰,692年(长寿元年),因为来俊臣的告密,导致狄仁杰被冤枉要谋反,来俊臣本来就与狄仁杰有诸多嫌隙,如今抓到了狄仁杰的痛脚,自然是要好好地收拾他一番。

可是还不等来俊臣使用百八十种手段,已经被关入大牢中的狄仁杰,居然洒脱无比地认罪了。

“如今虽然是武周皇帝的天下,但我是唐朝的大臣,你说我谋反,我确实是要谋反!”

狄仁杰虽然认罪认得很快,但是等来俊臣整理好他的口供以后,他立刻想方设法给自己儿子送去一封信。

狄光远收到狄仁杰的信后,不敢耽搁,他马上进宫去给武则天复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本来就对狄仁杰要谋反一事心存疑虑,见了狄光远送来的“陈情书”,她自然要好好地考虑一番,其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猫腻。

于是武则天决定亲自提审狄仁杰,见了狄仁杰后,武则天问他:“狄卿为何要谋反?”

狄仁杰大大方方地说:“陛下,如果我不承认我谋反,那么我现在可就是一具枯骨了。”

按照当时的律法,如果有罪之人承认自己的罪过,那么可以免去死刑,而狄仁杰之所以那么痛快认罪,就是为了避免冤枉地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情水落石出后,狄仁杰得到了清白,在之后的数年内,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帮助武则天治理国家,在697年(神功元年),再一次官拜宰相。

这时候,武则天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便问狄仁杰:“你知道,朕为什么要如此信任你吗?”

狄仁杰想了想,谦虚地说道:“应该是因为臣的秉性,还有臣的才学,而非是倚靠他人,才得到陛下的信任。”

听见狄仁杰这番话,武则天笑了一声:“你在朝堂上,与娄师德有诸多不睦,可是你不知道,朕之所以会重用你,其实全是娄师德的功劳,是他向朕举荐了你。”

说完,武则天命令人把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奏折拿上来,狄仁杰看完后,羞愧难当:“娄公实在宽容,臣受之有愧。”

得知此事后,狄仁杰再不给娄师德下脸子,而是与他和和气气地相处,一起为武则天效力。

众所周知,武则天登基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六岁的高龄,继位一段时间后,她不得不考虑起自己百年之后,继承皇位的人选。

到了698年,武则天的身体每况愈下,所以立太子这件事情变得至关紧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武则天一共有三个人选,一个是武承嗣和武三思,不过这两个人都是武则天的侄子,虽然武则天倚重他们,但是唐朝自建立以来,就没有让外姓人当皇帝的说法。

至于另外一个人选,自然就是被废除的皇位的庐陵王,李显。

武则天本来不想将选择继承人这件事情大肆宣扬,但是架不住狄仁杰火眼金睛,他对武则天说:“陛下应该早早做出准备才是。”

武则天对他的说法表示不满:“这是朕的事情,狄卿不要插手了。”

狄仁杰继续劝说她:“陛下的事情,就是臣的事情,臣怎么能撒手不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狄仁杰的固执,武则天只好把自己的烦恼对他全盘托出,狄仁杰听完后,劝说武则天道:“陛下,侄子比起亲生儿子,哪个更重要呢?当然是儿子。陛下百年以后,儿子会在太庙祭奠陛下,但是从来没有听过侄子会祭奠姑姑,所以陛下若立太子,必是陛下的儿子。”

武则天向来肯听狄仁杰的话,而且狄仁杰的这番话恰好说到了武则天的心坎,于是她仔细地思索了一番,果真秘密传召,让庐陵王李显回到京城,并且昭告天下,重新恢复他的太子之位。

解决完继承人这个难题后,还有另外一个难题困扰着武则天,她已经年老,而狄仁杰也不再年轻,她需要一个忠心耿耿的人继续为她效命。

狄仁杰便举荐了张柬之,张柬之在朝中持法严肃公正,而且为人忠诚正直,很有权谋,狄仁杰认为他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武则天却对张柬之不满:“张柬之与你一般年老,怎么好担任宰相?”所以武则天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没过多久,武则天又让狄仁杰给她举荐人选,狄仁杰又说:“臣以为张柬之最好。”

狄仁杰一力举荐张柬之的态度,终于打动了武则天,武则天出于对狄仁杰的信任,再加上张柬之确实忠心耿耿,所以到最后,武则天还是松口了,将张柬之任命为宰相。

700年,狄仁杰去世,他为了李唐王朝鞠躬尽瘁,临终之前,他生怕武则天会受到奸臣的蛊惑,从而让李唐江山改姓,所以他留了一招后手,这个后手,便是张柬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与张柬之

张柬之担任当朝宰相的时候,意境老迈,但是心里明镜儿似的清晰,处理朝政事务仍然是得心应手。

但是在当时的朝廷中,有两个人,让张柬之感到十分头疼。

武则天年老以后,逐渐不再沉迷于国事,而是醉心于佛法、享乐,她在宫中甚至养了许多年轻英俊的面首,每每与他们调笑取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