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终于公布了,确定今年养老金上涨幅度为3%。但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公布时间较晚,调整幅度也近几年最低比例。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因为养老基金不足,还是另有原因呢?让我们从人社部和财政部近日的动作入手,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财政部方面。众所周知,养老金的调整和财政息息相关。毕竟,只有批了预算,才能进行养老金调整的下一步。

而从财政部今年年初公布的《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来看,2024年收支政策的重点,就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企业养老保险统筹,以及继续提高退休老人养老金。

这句话释放的信号,就是“今年养老金一定会继续上涨”。目前,已经公布了上涨也印证了这句话。

除此之外,在这份文件当中,还有一点大家比较关注的,那就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文件中就提到,2024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111499.69亿元,当年收支结余12218.4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28782.72亿元。也就是说,社会保险基金的结余十分充足,可见,此次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时间较晚,和预算没有关系。

那么,既然社会保险基金充足,是养老基金的运行出了问题吗?

也不是,在4月末,我国人社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公布了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收入等等数据。从数据上来看,我国2024年第一季度,基金的收支稳定,运行平稳。不仅如此,新闻发布会上还提到我国的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增加,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也就是说,养老基金的运行,也是没有问题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会上人社部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就是说,未来养老保险的统筹层级会更高,养老金发展会更稳定。

综上所述,从人社部和财政部的文件内容来看,养老金预算和运行都比较稳健。之所以公布时间较晚,很可能是在确定到底什么样的涨幅,既能满足老人上涨养老金的需求,也能满足当下面临的养老情况。最后公布出来的涨幅,虽然低于很多老人的期待,不过这也是基于今年第一年养老金并轨完成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涨幅更适用于所有的老人。

同时,能上涨就是好消息,而对于那些缴费年限长的老人,今年还会上涨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