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用方:柴胡10g、黄芩10g、生甘草10g、生地10g、荆芥10g、防风10g、滑石30g、丹皮10g、栀子10g、黄柏10g。泡半小时,煮半小时。趁热外用。

这个方子看起来不起眼,临床一用却疗效神奇。治了二三十例从未失败。这是从黄煌经方沙龙第一期里学来的。

我小儿子手上出了痒疙瘩,她妈想用皮炎平,我说新看了一个处方,煎了一副,煎好后泡了几分钟,小孩耍起了脾气,不泡了,又好说歹说用热毛巾浸药水后外敷了三五分钟,第二天就全好了。以后也没复发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婆同事的儿子,夏天手上腿上出了水疱,发痒,在安阳看了一段没看好,问我有没有好办法,也用这个方子,两三天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柴胡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黄芩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生地黄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荆芥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防风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肺、脾经。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滑石

【性味】甘、淡,寒。

【归经】归膀胱、肺、胃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丹皮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栀子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黄柏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