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果发现,吃饭多却消瘦,喝水多却口渴,就要高度警惕消渴的问题。

先下手为强,再不祭出导引术的法宝,就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先下手为强

江湖上,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调理身体也是如此,当发现身体的报警,就要第一时间把措施跟上,再调整一下生活方式,可能就会化危难于无形。

如果不明所以、磨磨蹭蹭,拖到尾大不掉,那可就来不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导引治消渴

什么方法最称手呢?砭针灸药,导引为先!

赤松子导引法:“卧,闭目不息十二通,治饮食不消”。

在养生方中,还有一种方法——

躺卧,宽解衣带,安心宁神,两手握固,舌抵上腭,闭口微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伸展腰部,鼓起少腹,以鼻纳气,引气归于丹田,如此为一息,连续五息,并鼓漱唾液,引气入丹田,引肾水入咽喉,以水制火。

三、 治未病看时机

简单吗?简单。有效吗?当然。

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未病的关键,在于看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好像开车,眼睛要看路,及时微调方向盘,让车子走在正途上。

如果发现车子偏离正轨,却反应迟钝,或是不会控制,离着翻车就不远了。

那如果病情已经加重了,怎么办?

四、 古法八段锦

所谓万病有万法,这就要看古法八段锦的本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何一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往往是身体综合问题叠加的结果。

古称之消渴,今谓之糖尿病,其病根,绝不是简单的糖多了,而是五脏六腑都出问题了。

所以,单纯的吃药,后果很麻烦,不信你看看以往的病例,药物一代一代升级,问题一批一批出现,无穷无尽。

只有导引术,能够在最简单、最便利的措施下,统筹兼顾五脏六腑的全部机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河建议,中西结合,标本兼治,这是当前最好的策略。

五、 享不了的福

消渴的称呼,来自《黄帝内经素问》,“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老百姓能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现代人肥甘美味,比起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俗话说:“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当你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功成名就的时候,却发现,原本健康的身体,已经在苦难中消耗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享福的时候,也要有个好身体呀,要不那些曾经的苦难,不都白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