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记】渝鄂记行29:云阳张飞庙

离开诗城奉节,沿江而行,时间不长就到了云阳,顺便游览了张飞庙。

作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的重要历史遗迹,张飞庙实际上在中国有好几处,较为著名的有两个,分别是重庆市云阳县的张飞庙和四川省阆中市的张飞墓祠。其中,云阳张飞庙因其悠久历史、独特建筑艺术和丰富文物而知名。

云阳张飞庙,又称“张桓侯庙”,坐落在云阳县的长江南岸盘石镇龙宝村狮子岩下,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著名人文景观。该庙宇始建于蜀汉末期,原坐落于云阳老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历经唐、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至今已逾1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祭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的重要场所之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原址面临水淹,国家斥巨资于2002年将其整体搬迁至上游30公里处的现址,2003年7月复建开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最大的“移民”——张飞,最贵的“搬迁户”——张飞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搬迁距离最远、文物级别最高、单项工程投资额最大的文物迁建项目,也成为三峡库区内重庆市唯一全淹全迁的重点风景名胜古迹。

如今的张飞庙仍保留了原建筑风格,并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碑刻著称,被誉为“巴蜀胜境,文藻胜地”。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飞庙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著称,庙宇依山就势,坐岩临江,层叠而上,错落有序,是一座宏伟奇特的古建筑群,并与周围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

一入景区大门,一座高大的张飞塑像仗矛而立、肃严威猛,游人无不对这位英勇忠烈将领心怀崇敬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飞庙是一处布局严谨、造型雄奇的古建筑群,其中有结义楼、书画廊、正殿、助风阁、望云轩、得月亭、杜鹃亭、听涛亭等建筑,布局严谨、层迭错落、独具一格,既有北方建筑雄奇的气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质韵。

庙外有园林点染、竹木掩映,黄桷梯道、石桥涧流、瀑潭藤萝、临溪茅亭、峻岩古木等场景,秀美清幽,环境宜人。因此,张飞庙素有“巴蜀胜境”之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台阶走入建在悬崖上的张飞庙,你会发现这是一处包罗万象的博览馆,也是了解三国文化的好地方。

在二楼主厅,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雕塑面江而立,三人神态栩栩如生,背后桃花掩映,给人意气风发之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飞庙能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名胜古迹,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历代名流学者往返张飞庙不绝,不仅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更留下众多书画、碑刻珍品。庙内文物丰富,收藏有自汉唐以来的字画碑刻600余件和各种文物干余件,各种流派、风格兼收并存,其中不少都是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瑰宝,其规模和典范性在巴蜀境内首屈一指,早有“张祠金石,甲于蜀东”之赞,更有文章绝世、书画绝世、雕刻绝世的“三绝”之盛誉。因此张飞庙又以“文藻胜地”闻名于世,堪为文人墨客汇聚观览的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其深厚的文化韵味,张飞庙吸引人的还有其建筑特色。

历经唐、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张飞庙融汇了历代建筑之精华。游客观览张飞庙,不仅可以了解张飞其人其事,领略到丰富的三国文化及古代艺术成就,还能欣赏到其雄伟壮丽的古建筑风格。你看,飞檐斗角的亭台楼阁、华丽壮观的建筑艺术,让人怎不称奇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阳人十分崇拜张飞,据说他经常显灵,为民造福。因此,当地人从不称这里是张飞庙,他们尊称其为张王庙。

在这里的三楼,还有一尊张飞铜像。据说此前原庙中为泥塑无法整体迁移,雕塑家便仿照原样在这里雕刻成张飞青铜座像。铜像若有所思,仿佛正在为蜀汉江山、百姓安乐遐思。大殿铜像上面,悬挂了"力扶汉鼎"的牌匾。

铜像周围有张飞四个历史时期泥塑,主题分别为鞭打都邮、义释严颜、大战长坂坡及阆中遇难,让人对这位三国英雄心怀崇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张飞庙的走廊上,凭栏而立,可远眺长江两岸之胜景。

但见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气势非凡;对岸云阳县城高楼林立,颇具现代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