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刘英雅

总是感到迷茫,有时候会很想哭。已经是高二在读生,学习不是很好,但家里人都希望我能考上一个好大学,都在叫我努力。当我自己一个人时就会感到很孤独很想哭。妈妈在念叨我的时候会觉得很烦躁。我也想办法在努力学习但是我做不到。虽然和同学在一起时很快乐但有时候内心真的很伤心,例如他们只抛下我一个人时。我该怎么办?

以上是案例。

我们来借题发挥下。

希望是一个特别高大上,也似乎是正能量的词汇、行为。

人往往会对身边的人抱以美好的希望。或者你觉得的美好的希望。

然而,希望的确会给身边人压力。希望就像是爱的荒原。你对身边人的希望,将他们放入了爱的荒原。

希望是种拒绝。也是种裹挟,是种消费。甚至是种吞噬。

越是希望,对方,孩子或者伴侣越是压力大,越是缺乏能量,越是挣扎、抗拒、越是逃离。

越是希望,结果可能会是越是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两个字,事实上不适合于关系。不论是伴侣关系,还是亲子关系。

对于身边的人,最好别太希望。比如你的孩子,你的爱人,别对他寄予太多希望。

当你对亲密关系中的人寄予希望时,这个真实的关系就中断了。而是你与希望的关系,你与你抱以希望的那个人物的关系,而非你和孩子本人的关系,而非你与伴侣本人的关系。

有希望,你们的关系就有紧绷的地方,就有冲突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是透过对身边人的希望,去了解自己。甚至去疗愈自己。题外话,希望,有时是症状处。

当对他人抱以希望时,或许自己是匮乏的,或许是自己无力的,或许是自己是放弃的。

希望跟爱没有关系。虽然希望往往是对自己所爱的人,但希望的确跟爱没有关系。希望跟需求有关系。跟求哺有关系。

希望,对关系中人的希望,这个希望的状态,其实是低能量状态。也即,希望他人,是低能量状态的低能量行为。

在关系中,不再抱以“希望”,反而让自己能量提升。

在关系中,不再对关系中人抱以“希望”,爱会有空间,关系会有空间。

作者|刘英雅

心理学专业硕士,心理咨询师

家庭婚姻情感研究者,家庭教育研究者,相关个人成长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