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十一月,东北野战军改编成第四野战军,野战军司令员还是林总,政委是罗荣桓,他们二人是第四野战军的最高军政主官。

新成立的第四野战军共下辖12个主力军,总人数约80万,如果加上地方部队达到了100万。

作为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主力第四野战军,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消灭了大批敌军有生力量,同时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以,来自第四野战军的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是授予军衔数量最高的一个野战军。而且,来自四野的将领,授予的军衔都普遍偏高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知道,在1955年,任职野战军司令或者政委的将领,基本上都是获得了元帅军衔。担任兵团职位的将领,基本上都是获得了上将军衔,只有三位兵团司令员的情况例外,是获得了大将军衔。而任职军长的将领,在1955年,基本上都是负责了中将军衔。可能只有少数战绩比较突出的军长,是负责上将军衔。

据统计,在1955年,获得上将军衔的军长有九位,而其中的六位就是来自第四野战军。

那么,第四野战军的六大王牌军长,有何特殊贡献?全部当选上将军衔。

第44军军长邓华是一位军事才干,十分突出的四野名将。在1948年十一月,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改编成第44军,邓华任军长,吴富善任政委。

然而,在天津战役结束后,第四野战军又组建了第15兵团,经过四野总部的再三考虑,让邓华将军任职15兵团司令员,方强任职第44军军长。

作为兵团级别的邓华将军,完全达到了授予上将军衔的标准。加上他战功赫赫,又参与指挥了海南岛战役,还有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授予上将军衔非常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5军军长黄永胜,他是一位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猛将。要知道,在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司令员林总将这位猛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任职第六纵队司令员,率领这支猛虎纵队,在辽沈战役中取得了歼敌最佳纪录。

虽然,黄永胜没有成为兵团司令员,但他是第13兵团的副司令员,在解放华南地区的作战中,因综合能力表现出色,接替程子华成为第13兵团的司令。

这样一来,黄永胜也就达到了授予上将军衔的标准,加上他在战场上立下的军功,授予上将军衔也很合理。

第43军军长洪学智是一位全面型的将领,他不仅是第43军的军长,同时还是第15兵团的副司令员。虽然,作为副兵团级的将领,在1955年也有获得中将军衔的,但如果对革命做出特殊贡献的将军,还是有可能获得上将军衔。

洪学智将军就是属于一位做出特殊贡献的四野名将。带出强悍之师第43军,为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参与海南岛的解放,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得到叶帅的称赞。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负责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此举,为援朝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0军军长韩先楚,同时任职第12兵团的副司令员。虽然韩先楚是军长,但他一定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还是第四野战军的主力战将。作为全军的主力韩先楚,自然在战场上,立下的战功,肯定要比普通的将领多一点。

韩先楚将军的三大贡献:投入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带领第40军打出了旋风军的美称。力战海南岛,成为这场海战决胜的关键人物。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指挥部队打过三八线。

三大特殊贡献,让韩先楚将军在1955年获得上将军衔。

第39军军长刘震,和韩先楚一样都是第四野战军的主力战将。特别是他领导的第39军,战斗作风强硬,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发生的几场大战,第39军的表现都很出色,成为每一场战役中的尖刀军,为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还是野战军司令员林总逢战必用的一员猛将。诸多贡献加在一起,刘震将军在1955年也获得了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38军军长李天佑,是东北战场上的一只猛虎,十分擅长打硬仗恶仗,如血战四平,大决战之辽沈战役,解放天津,衡宝战役,解放广西等战斗中,李天佑领导的第38军都是挑战最艰苦的差事。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第38军,成为全军最吃苦耐劳的一支王牌部队。正因如此,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第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一战成名,从此奠定了军中老大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