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界网报道6月18日下午,当代佛教绘画最具代表性画家、山西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张伟觉圣走进文化视界,接受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的专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茶香袅袅中,一场艺术交流会拉开帷幕。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董事长梁洪文以清茶会客,宾客们围坐一堂,伴着悠悠茶香,话题从近日轶闻趣事逐渐转向古今书画名作。张伟觉圣先生聊起前些年和好友一起办巡回画展的经历,感慨时光匆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品茶之余,梁洪文董事长热情邀客参观了中华艺术空间。茶韵与画韵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文化氛围。大家驻足欣赏,品评画风,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四人来到采编中心,共同“云观”了张伟觉圣先生在网上发表的绘画作品,张伟觉圣先生从自己办画展的经历聊到最近半年写生过程中的一些所思所想,他说到,“创作要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不是一件轻松玩闹的事情。我画了很多大型的作品,一张画有时候画一年,有时候画两年、三年,这种时间的堆积、体力脑力的耗费,以及身体的疲惫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但是在苦中作乐,我在劳累中也感到很欣慰,很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观”之后,张伟觉圣先生来到云间画室开始挥墨创作。他的笔触豪放又细腻,随着墨色的晕染与交织,一幅生动的人物画逐渐呈现出来,画中人物个性鲜明、自在超脱、狂放不羁,正体现出张伟觉圣先生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伟觉圣《济公》100cmx50cm 2024年6月

归于沉稳,探寻自我

在当今社会急速发展的过程中,在众声喧哗的文化语境中,张伟觉圣先生能够沉下心思去参悟绘画艺术的“法”,不断挑战自我,独辟蹊径。在已经建立了被大众所广泛熟知的创作风貌后,他情寄佛缘,又将自己的创作视角转向对传统佛教绘画的研究,慢慢形成“笔墨纵横写谐趣,豪放狂逸传禅心”的独特画风。多年来,他信佛参禅、修身养性,静心沉潜于佛学与绘画世界当中。在他的画笔下,人物造型个性鲜明,奇谲怪异,自在飘逸,豪放不羁。当然,画家的作品本就是他们内心意绪的外化形式,张伟觉圣先生通过笔墨画作传达出他超脱尘世的独立性情与豪放狂逸的审美意趣。在写生绘画之余,张伟觉圣先生也保持着随笔记录自己感想的习惯。他说到,“画家采用文字形式来辅助绘画是特别有必要,绘画也要有理论的支撑。另外,一些随笔文字也完全是在创作实践中有感而发的,不是空穴来风,它们和绘画实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在写生的过程中,内心生发的一些文字,也是最真实自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伟觉圣《酒仙》66cmx50cm 2024年6月

于写生中求“新”求“变”,于行走中得真知

绘画作品的“美”,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标准,其表现形式与所呈现的面貌都不一样,美的标准亦不是固定的。在谈到绘画艺术创作时,张伟觉圣先生分享到,“从事艺术最怕的就是固守一个面貌、一种风格,而不再有变化,或是止步不前了。”张伟觉圣先生当下的作品一直在求新求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最近大半年,他也一直在写生创作,力图在写生中探索一种新的创作模式与创作面貌。他说到,“写生对绘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每个时代的绘画风貌都不一样,有一大部分原因是通过写生来改变的,现在写生也成了当今一部分画家的选择。因为好多人都在写生,但是大部分画家的风格、表现方法不同,并且每个画家的经历和对绘画的认知不同,所以画家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也是千差万别的。我是一个随性的人,对自己没有什么设想,但是写生可能是贯穿我始终的一种创作方式。因为不管是人物写生,还是山水写生,又或是风景写生,它对于绘画技艺和对绘画的认知水平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尤其人物画要注重人物的神态表情、结构等各方面,这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从中悟出一些细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梁洪文董事长与张伟觉圣先生合影留念,此次“走进文化视界活动”就此结束,梁洪文董事长向张伟觉圣先生表示感谢,并期待下次相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孙雨婷

摄像、摄影/王雅晶李建龙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