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民兴:让非遗剪纸更有魅力

在今年举办的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配套活动泉州国潮文化节现场,各类极具本地特色的非遗表演精彩上演。来自南安的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民兴用他的作品,将剪纸展区布置得一派红火,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

现场,79岁的杨民兴一袭红衣,与红色剪纸相互映衬,热情地向宾客介绍剪纸技艺。从13岁与剪纸结缘,到2000年退休至今,杨民兴从未放下剪刀,依然保持两天一幅作品的创作热情,深入乡村、走进校园、迈出国门,展示非遗剪纸的魅力,也带动更多人关注传统剪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己所能】

只为让更多人看到剪纸

“我自己都很难想象,能坚持这样的创作频率。”杨民兴每天清晨5点多就会起床,沏上一壶茶,开始构思一天的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好地在泉州国潮文化节上展示剪纸艺术,家住水头的杨民兴一大早就乘坐公交车到南安市区,再换乘顺风车,虽一路波折,但老人仍精神满满。当天,他向众人展出了《成功之路》《风雨送春归》《百龙图》《中华腾飞》《小康硕果献给党》《放飞春光》等龙年创作的最新作品。此外,他还带来了《杨民兴剪纸集》《杨民兴剪纸续集》两本出版作品,还有多本邮票珍藏册,涉及建党百年、中华名人名家、致敬最美逆行者等主题。

类似的文旅活动,经常可见杨民兴的身影。去年夏天,首创“非遗+招商”模式的“探南安”城市宣传推介会走进泰国芭提雅。活动会场富丽堂皇,杨民兴神情专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就呈现在众人眼前;不久后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在武荣公园的文旅夜市嘉年华的流光溢彩中,杨民兴静静地坐在位于凉亭的摊位前,展示着剪纸技艺;龙年春节前夕,在水头镇开展的人才活动中,杨民兴从剪纸的认识、发展、欣赏、技法等多个方面,向群众娓娓道来……

杨民兴说,剪纸作为传统技艺,想要靠它盈利希望渺茫。除了自费出版剪纸书籍,日常生活中,他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希望尽己所能,宣传推广非遗剪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至今,杨民兴已经参加了25场公益文旅活动。今年2月,他的《中国梦》《巨龙迎春》《龙腾虎跃今胜昔》等9幅作品入选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龙腾盛世”剪纸艺术展;3月,中国禁毒报第八版刊登他的剪纸《禁毒宣传下田间》,晋江经济报五里桥副刊刊登他的剪纸《植树去》……

【有教无类】

培养众多剪纸传播者

“为中国剪纸艺术着迷并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杨民兴老师,浑身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洋溢着艺术的光彩。因为他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贡献,获得了多次国家级、省市级大小奖项。任何奖项都无法比拟的是他对这一老绝活的一腔热忱。”在法国人恩格来的撰文《难忘东方古国艺术之旅》中,讲述了他们向杨民兴细心学习剪纸技艺的经历,以及对杨民兴坚守传统非遗的敬佩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民兴的剪纸,不仅在各类活动和媒体上频繁“露脸”,老年大学、大中小学和幼儿园也成了他不遗余力推广非遗剪纸的重要阵地。秉承有教无类的理念,只要有人想学剪纸,他就愿意教,无论来自哪里,年龄大小,他已无法统计教过多少人剪纸。在晋江老年大学,他就有10多名六七十岁的学员,南安市扬美小学、柳城小学、厚德小学等学校都曾留下他的足迹。2023年,这位38年党龄的老党员,又在水头镇埕边村设立了老党员剪纸室。

目前,杨民兴有周婷婷、吴心蓉、祖李音、杨思珑等4位正式拜师的弟子,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传承剪纸非遗技艺。周婷婷作为泉州剪纸艺术研究会首届秘书长,时常走进校园、社区授课;吴心蓉是厦门六中的教师,在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厦门舰在厦门开展舰艇开放活动,她就通过学生代表,向厦门舰官兵赠送了剪纸作品。

时光在一裁一剪间流走,长达60多年的海量创作,杨民兴的剪纸也有专属的风格,他剪的孩童形象,眼睛大大的,嘴巴有笑意,让不少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他之手。而新时代的变化,也成了他创作的素材。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南安籍运动员李发彬、黄东萍先后夺得奥运冠军创造历史,杨民兴为此创作出2幅3米长的剪纸作品,记录这一瞬间。

一剪传统,二剪创新,杨民兴非常认同剪纸传承发展的“二剪论”,不断打磨“两把剪刀”,一把剪出原汁原味的本地域老传统,另一把剪出新时代的新题材,并合二为一。他认为,只有传承好剪纸文化和技艺,创新更多好作品,才能无愧于“传承人”这一殊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朱晓西 | 编辑:陈安妮

一审:尤逸群 | 二审:苏敬元 | 三审:蔡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