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下旬,农村已经有不少野果开始进入成熟期。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分享一种很多70、80、90后儿时常吃的小野果,它自带童年回忆。这种野果形态酷似桃金娘或者蓝莓,成熟之后呈紫黑色,它就是地菍。地菍对于在农村长大的人而言并不陌生,因为大家小时候都吃过,味道甜甜的。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的时候还被吓哭了,因为这种野果子吃了之后,舌头会变色,紫黑紫黑的,当时吓哭了,以为中毒要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菍,又称地茄子,不过它和茄子没有半毛钱关系。有的地方也叫它山地菍、地石榴、铺地锦、地葡萄、铺地稔、落地稔、地稔藤、矮脚埔梨等,它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小灌木,虽然说是灌木,但是它和大部分的灌木不同,它是匍匐在地上生长的,植株非常的矮。地菍叶子卵形,有非常清晰的脉纹,且密布绒毛。它的花期在夏初,花生于枝梢,花紫红色,有花瓣5到6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期夏季中旬,也就是6月底到7月份左右。在民间有句俗话说的好:“六月六地菍逐粒熟,七月七地菍熟到甩”,说的就是地菍的成熟时间。大概的意思就是说6月份之后地菍就开始进入成熟期,到了7月份,就都熟了。地菍果实成熟之后为紫色或者紫褐色,浆果,呈球形,有点像铜锤玉带草的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以及常见以南地区,如贵州、两广、江西、福建、湖南等等,喜欢生长在山坡草地上,是酸性土壤中最常见的一种灌木植物。

地菍的食用价值

地菍的果实是可以吃的,味道甜甜的,和蓝莓有些许类似。小的时候放暑假,去山上放牛,就特别喜欢采摘地菍来吃,一把一把的,吃完汁水四溅。用袖子一擦,袖子瞬间变成紫黑色,舌头也变得紫黑紫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菍的果实除了好吃之外,它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它的含钙含量,堪比钙片。据科学研究表明,每100克的地菍当中就含有700毫克以上的钙含量,可以说地菍是纯天然的补钙食品。特别是成长期的小孩子,常吃地菍对骨骼发育是非常有帮助的。

地菍的药用价值

地菍是食药两用的植物,它除了果实可以食用之外,包括它的根、叶以及果实还可以入药。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补血止血,在《生草药性备要》中就有记载:“叶,煎水,洗疳痔热毒、麻疥烂脚、蛇伤”。此外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中亦有记载:“地菍涩肠止痢,舒筋活络,补血安胎”,可见地菍不仅美味的野果,同时它也是珍贵的中草药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菍的经济价值

地菍除了入药、食用之外,它还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等待开发。例如它能让我们的舌头变色,就足以证明它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可以提取出来用于食品添加。其次它的花很艳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最后地菍还可以用来酿酒或者制作饮料,所以经济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地菍了解了吗?你小时候吃过地菍吗?还记得它的味道吗?在你的家乡有地菍这种植物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