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集镇李家营丝瓜种植基地。王娣摄

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藤蔓上,挂满了一根根翠绿鲜嫩、个头饱满、体态均匀的丝瓜。丝瓜架下,村民们正在对丝瓜进行剪叶、采摘……6月17日,走进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李家营丝瓜种植基地,处处呈现出一片忙碌的喜悦景象。

“像这样的丝瓜叶都剪剪,剪掉之后光能招进来,这样能促进丝瓜口感好、长势好。”丝瓜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月一边忙着接电话联系销售,一边指导村民修剪丝瓜秧,忙得不可开交。

李月是村里的大学生,作为村里的返乡创业青年,在当地优惠政策扶持下,她在村里种植了近200亩的丝瓜。作为“新农人”,说起丝瓜的种植和管护,她比地地道道的村民知道的都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修剪丝瓜秧。王娣摄

“我们基地种植的丝瓜分食用和药用两种,食用丝瓜像棒子一样,具有表面圆润、口感好等特点;药用丝瓜从结果到成熟都有明显劲道的纹络,表面有很多棱线,颜色是深绿色。药用丝瓜主要发往洛阳、山西和北京,食用丝瓜线下主要供给淅川的各大商超,线上也有抖店可以发往全国各地。”李月介绍说。在李月的带领下,李家营村现在的丝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0多亩。

近年来,三面围城的淅川县上集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土地、水源、技术、销售等资源优势,种植特色产业丝瓜,让“小丝瓜”变成大产业,带领当地百姓走上增收致富路。“从2021年到现在,我一直在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对于我来说很满足。”在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姚金花高兴地说,我们除了获得土地流转费用,从丝瓜种植到采摘,每天都有很多村民像我一样在这里务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挣钱。

据了解,丝瓜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少,基本不用药,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盛产期食用丝瓜每亩可以采收8000斤左右,药用丝瓜每亩可以采收7000斤左右。丝瓜瓤不仅可以加工成洗浴用品、鞋垫等,还可以代替钢丝球,用于碗筷清洁,不仅环保耐用而且效果佳。

上集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围绕“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的无缝对接,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淅川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李雪山 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