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云南,我最喜欢的就是去爬山,另外就是去菜市场,爬山是因为,这里的野生菌实在是太多,每年的五六月开始,也就是云南雨季的时候,这个时候去到山上,总能捡一大筐的菌子回家,各种各样的都有,那个味道,真的吃过一次,便念念不忘。大鱼大肉在它面前也要逊色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去菜市场,倒不是说对蔬菜感兴趣,而是对这里的水果,品种多样,价格低廉,而且吃法诸多,吸引着人们前去品尝。

我每年基本上都会去一趟云南,大部分时候,都是在雨季去,尤其是七八月份的时候,此时江西异常的炎热,但是在云南,却会感觉到特别的凉爽,人也会特别的舒服,去的云南次数多了,多其水果,了解也多了起来。

其中有一种我最感兴趣,刚开始吃,觉得难以下咽,可是慢慢的却爱上了这种果子,我把它称之为“苦尽甘来”的水果,初尝不识果中苦,再吃方知果中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还依稀记得,在02年的时候,第一次去的云南,第一站是云南普洱的一个小县城,墨江,当时刚好碰到赶大集,绵延十几里的场景,直接把我震撼到了,而在赶集的途中,朋友就提到了这种果子,让我尝一尝。

第一次吃的时候,真的,直接就吐了,一点都不夸张,可是当我再次吃的时候,好像又能接受这种味道,到如今,每次遇到它都会来上几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苦尽甘来——余甘子

余甘子,就是我们提到的这种水果,它也叫油甘子、牛甘果,也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字滇橄榄。

你会不会比较好奇,为啥人们要把它称之为余甘子?其实就是我前面提到初尝酸涩,随后转为甘甜,因此人们就把它称之为余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种果子,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2000年前,有一位高僧还有一位中国商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高僧所携滇橄榄成为二人的救命食粮,最终高僧牺牲自己挽救商人。商人带种子走出沙漠,将其种植在中国南方,滇橄榄由此在中国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是叫滇橄榄,但是在广西、四川、贵州等地,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而且相当的常见,可能味道确实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但是却不要小瞧了它的营养价值。

小果子大能量

滇橄榄,它被称之为“世界三大杂果”之一,而且还被誉为是“天然维生素丸”。

它的个头很小,成熟之后,是那种绿中泛黄,水分不是特别的足,吃起来会稍微有些硬,放在口中要慢慢咀嚼,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回甘,整个的口腔这个时候,也会变得特别的鲜甜。

想要找到这种果子也不难,像云贵川山比较多,想要吃的话,在野外,也能轻松就可以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甘果的食用方法

1、 生吃,这个相对来讲,不是特别的多,因为很多人,吃了一口之后,就不想再去吃了,尤其是野生的余甘子,完全体会不到它的回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泡酒,这个是在云南,比较常见的一种做法,把采摘回来的余甘子,经过仔细的清洗,然后沥干多余的水分,接着把它放入到包谷酒当中浸泡,若干天之后,就可以喝了。

3、 蘸着吃,准备一个蘸料,最为简单的蘸料,就是盐巴还有辣椒面,当然你也可以放入其它的东西,一般来讲,用盐巴蘸着吃比较多,也有的会采用甘草去浸泡,然后做成泡余甘子吃。

如果用一种果子来总结“初尝不识果中苦,再吃方知果中甜”,那一定是余甘子,它的营养价值相当的高,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比猕猴桃都要高出5倍,遇见的话,大家也可以去尝尝,它就像我们的人生,刚开始努力拼搏的过程很是苦涩,但是越往后,越是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