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郭家湾乡车家营村的金莲花种植基地,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面而来,村民们忙着除草。

“金莲花被称为‘塞外龙井’,民间还有‘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的说法。金莲花开幸福来!去年金莲花刚采摘下来,价格是24元每市斤,烘干后的干花130元每市斤,金莲花变成‘聚宝花’。”车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杨国生说,在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车家营村建起100亩金莲花基地、60亩苍术基地和43个蔬菜大棚。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车家营村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等产业。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去年,咱村金莲花和苍术苗收入27万元。建设好的43个大棚租给种植大户种植,租金收入9.9万元。”杨国生说。

“我常年在金莲花和苍术基地务工,每个月工资3000元,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村民高会武说。

据悉,郭家湾乡立足自身优势,以强化村集体经济产业支撑为突破,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级抱团、要素引领资源抱团、产业引领服务抱团、劳务引领群众抱团模式,促进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激发村级产业发展内生活力,靶向发力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围场突出党建引领,不断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大力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统筹农村荒山等未利用资产,探索以金融融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大做足“土特产”文章,制定鼓励性支持政策促进企业和农户在马铃薯、蔬菜和畜牧、林果、中药材“2+3”特色农业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让广大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王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