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的工作都不保,房子断供的案例有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自广州。

有网友爆料,其一个朋友在2019年,就是房价比较高位的时候,在广州海珠买了一套房,总价450万元,首付150万元,贷款300万元,利率5.88%,月供17755元。

这位朋友家里是做家装生意的,但在疫情过后,生意就一天比一天难做了。由于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所以就迫不得已断供了。

断供的时候,这朋友差不多还了65万元的贷款,而本金只占14万元,另外50多万元差不多都是还的利息。

此时,这朋友欠银行差不多还有286万元。

还不起了,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断供。

就这样,断供半年之后。银行不仅查封了他的房子,还让他支付5.9万元的费用,其中包括违约罚息、律师代理费、案件诉讼费以及财产保全费等。

后来,法院通知称,房子的拍卖评估价为310万元,还要按照7折来算。

这样一来,这位朋友就欲哭无泪了。因为他的房子如果被拍走,那么他之前的月供不但打水漂,而且还要倒欠银行100万元,前前后后损失将近200万元。

这就是断供的代价。

断供不是说,房子不要了就可以的。如果房子拍卖的价格不足以抵消欠银行的贷款,那么银行还是不会放过你。

这着实挺悲催的。

所以,有网友指出,这根本不是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东西抵押出去了,还不起,抵押物就不属于我了,我也不欠贷款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们的银行显然不是这样操作的,他们名义上叫抵押贷款,却又用着信用贷款的手段。所以是“怎么流氓怎么来?”

另有网友庆幸,幸亏楼市跳水了,否则接盘者越接越高,死得更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市的确跳水了,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据说,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直接插手化解库存了。

政府是怎么操作的呢?

把开发商的库存房低价买来做人才公寓,然后打包给城投,包装成资产,城投再以资产做抵押,发行债券还钱给政府,政府再去市场买房,如此形成闭环,拖住房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这样操作能行吗?

有网友直言不讳地指出,工作都没得,租给谁?这样只会导致整体租金减少,房子更没有投资属性了,愿意买房的人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而要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又谈何容易?地方政府又何尝不想呢?

但是,大环境如此,不是一下子能够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