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主任,竟然是失信被执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pixels

01.一字之误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院领导里,有这么一号人物,履历如下:

史某某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教授是上海同化投资集团的创始董事长......

可其实,根本没有“上海同化投资集团”,只有“上海同华投资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企查查

这一字之误,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刻意为之?

我们一窥究竟。

02.两张限令

原来上海同华投资集团和史某某早就吃了官司,没还债务,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企查查

史某某作为被告的官司有5桩,案件金额接近10亿,限制消费令有两张。

生意人,有官司正常,但欠钱不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其人品信用可见一斑,不知学术能力究竟如何。

值得怀疑的是,这位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官司,债务缠身,可有时间精力负责中国研究院的学术问题?

03.三号人物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用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恰如其分。

01.院长张维为,回国前是一所没有资质认证的“野鸡大学”的客座教授。

02.学术委员会主任史某某,现在是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

03.咨询委员会主任,成为资本李世默,拿着最初美国募得的资金,正在国内暗流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野鸡” “失信”“资本”,这三号人物的标签。

当这三个词杂糅在一起,对复旦大学,国家智库,中国研究,是一种怎样的侮辱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