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浇水,合理灌溉,是当前的关键。”6月13日,在温县黄河街道张庄村附近的花生田里,农技人员一边测量土壤墒情,一边耐心引导农民如何精准把握灌溉时机与量度,确保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同时,黄庄镇董杨门村广阔的玉米田中也上演着“抗旱保卫战”,多架喷灌机械轰鸣着,不舍昼夜地为渴求甘霖的作物送上保命水。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穿梭于田埂之间,检测苗情、评估湿度,指导农民在高温挑战下科学合理灌溉。

眼下,正值夏播夏管的关键期。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将大地晒得热浪翻滚,也严重威胁着玉米、花生等重要秋季作物的萌芽与初期生长。面对不容忽视的自然“烤”验,温县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调度水源、抗旱保苗。

强化领导,凝心聚力筑防线。在这场保苗“应烤”中,温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指示,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抗旱浇灌保秋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用有力措施,抓好抗旱浇灌保秋粮工作。专题召开农业抗旱会议,对当前高温天气对秋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判,并对抗旱浇灌工作作出详细安排部署。

科技赋能,精耕细作护绿苗。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温县集结44名技术精湛的县、乡农技专家团队,他们穿梭于田埂之间,面对面指导农户如何在玉米等关键作物的生长黄金期科学抗旱。通过实施精准灌溉策略、紧急查苗补种等措施,确保每一片土地上的作物都能茁壮成长。6月份以来全县开展抗旱浇灌42万亩次,同时,严密监测并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黏虫及南方锈病等病虫害,为作物成长构建起坚实的绿色屏障。

水利先行,疏浚源头活水来。保障灌溉水源畅通无阻是抗旱工作的生命线。温县全面动员各乡镇力量,对境内的5712眼机井进行地毯式检查与维护,投入抗旱设备745(套)、机动运水车4辆等,形成一张覆盖广泛、反应迅速的灌溉网络,确保每一寸农田都能得到有效滋润。

智慧预警,科学调度避险情。该县利用广播、短信、微信等多平台,引导农户科学安排灌溉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保护作物免受热害。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及APP等全矩阵媒体平台,迅速传达气象部门的高温预警资讯,确保紧急信息的即时发布与广泛送达。同时,各部门建立健全与应急、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会商机制,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状况的监测预警,做到未雨绸缪,有效防范化解潜在风险。

这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有效缓解了高温天气对作物的不利影响,也为全县秋粮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崔新娟 张泰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