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小麦收割

将于6月23日左右全面结束

预计今夏河北小麦的总产量

将越过300亿斤大关

为保障夏粮稳产增产

河北省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遭遇2023年洪涝灾害后

河北小麦产量受影响了吗?

如何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河北产粮第一大县宁晋

又是如何落实“五良”融合促丰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这些问题

《三农三人谈》邀请了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孙晨光

河北省宁晋县委副书记

杨晓明

一起畅聊河北的丰收秘诀!

遭遇2023年洪涝灾害后

河北小麦产量受影响了吗?

2023年,河北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那么,当时克服了哪些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孙晨光介绍,去年洪涝灾害发生以后,涉及到15个县大概200多万亩被水浸泡的地块。浸泡的时间不一样,有的浸泡几十天,有的一个多月,有的甚至两个多月。为了确保今年小麦的播种,河北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组织排水,水排完以后就组织各地对土壤土质进行检测,看经过浸泡以后土壤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经过测验以后没有问题,当地适时播种,有的还稍微晚一点,这200多万亩都播种了。今年这个地方的产量还要好于往年, 墒情好,技术也到位。

对于今年河北小麦的生长情况,孙晨光表示,今年整体应该好于往年。初步判断一亩地平均比常年要多一万穗,穗粒数可能有所减少,千粒重持平,在此基础上测算,应该是增长的态势。初步测算,亩产大约在890斤左右,今年小麦总产量能越过300亿斤大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有望突破300亿斤大关!河北如何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宁晋是河北第一产粮大县,有113万亩的耕地,这个总量在河北省是第一,有98万亩的基本农田。 杨晓明介绍,宁晋今年小麦的播种面积达到了93万亩,单产最高纪录806.1公斤。今年统计不光是单产,总产的面积也增加5万亩,单产产量从去年的503公斤增到518公斤, 亩均增15公斤。而且在增5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宁晋一个县的小麦产量就达到9.6亿斤,也就是48万吨,创下了历史同期纪录。

宁晋也是滞洪区,去年水灾受到了影响。但在排水防汛基础上, 93万亩小麦 都在适播期全部播种到位。正因为墒情比较好,再加上气温偏高,小麦的生长非常好,今年反而是一个丰收年。

2023年冬季下了几场大雪,老百姓也讲“冬天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确实是这个道理,给冬天的保苗保墒,包括保温,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开春以后气温回升快,返青提前了2—5天,带来了墒和温度的问题。技术人员马上研判,早下手、早预防、早发布、早推广,镇压控墒保苗。今年春天没有发生寒潮,但到5月份“干热风”比较严重,在这个情况下,当地采取“一喷三防”,包括微雾的小环境湿化, 确确实实是人努力、天帮忙,今年当地小麦产量总产、单产都有提高。

有望突破300亿斤大关!河北如何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如何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今年,河北省大力推行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行动,全面落实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各环节增产减灾措施,加上气象条件总体有利,预计今年夏粮将继续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态势。

孙晨光认为,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好,中央给各种补贴,地力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河北省也制定了关于鼓励种粮大户若干具体政策的实施方案,出台了十条政策,其中包括如何帮助土地流转、托管,促进规模化经营,如何降低种粮大户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门槛,还有金融、保险方面的支持等。另一方面,技术保障到位,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围绕着小麦,从种子到播种,到日常管理,再到最后的收获,制定了全程精准、精细化管理的一套方案,每个时段做什么,遇到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措施,都有精准、精确的方案。河北省还发挥了技术人员的作用,有专业技术体系,还保证一村一名技术员,这些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良田、良种、良机、良制、良技,这五个“良”都发挥了作用。良田是指大力提高耕地的质量,现在河北高标准农田已经发展到了5400多万亩。良技是指现在推广的技术大部分是集成技术,跟智慧农业、农机、农田和其他的基础设施合在一起。良制就是如何引导整个大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各种政策、技术集成的叠加使用,包括病虫害的防治,这也是促丰收关键性的一个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农业保险的托底作用,小麦全入了保险,让种粮大户和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并且,加强了农业灾害的预防和应急能力的建设,密切与气象部门沟通,并对社会发布预报。农业农村部门要下乡深入到基层,一一对应进行帮助,推广适宜本地耕作的高产、优质的品种。

有望突破300亿斤大关!河北如何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优质小麦为农户每亩增收60到100元

杨晓明表示,优质强筋小麦是宁晋的一大优势,今年优质强筋麦也上了一个台阶。优质强筋麦的特点之一是蛋白质的含量高,达到了14%以上,另外它的湿面筋浓度高,稳定性时间长,做高端食品比较有优势。宁晋今年种的强筋小麦达到了43万亩,接近50%。

宁晋主要的小麦品种为“冀麦U80”, 该 品种一方面是产量比普通小麦高;另一方面,每斤小麦的市场价格比普通小麦贵5分钱到1角钱,一亩地就能给老百姓带来60到100元的收入,对于宁晋来说,43万亩能带来4000多万元的收入。 宁晋县耕地多、产量大,常年的播种面积两季共190万亩,常年的粮食总产量在90万吨以上。 如果自己消耗,肯定有结余, 所以宁晋建立了一些粮食食品的深加工产业,单产品种达到了300多种。

宁晋丰产主要还是“藏粮于技、藏粮于地”。 第一 就 是良田,宁晋现在已经建成了10万亩节水型灌溉的农田,而且98万亩的基本农田里有94万亩已经建成了高标准农田; 第二,推良种,宁晋的良种播种率达到了98%;第三,配良方,有一套组织体系,县农业农村局有农技推广中心,各个乡镇有农技推广站,村村有农技推广员,还有种粮大户、产粮能手和村干部,对于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这一体系处理非常快;第四,配良机,仅今年财政上就拿出2300多万元投入帮扶,补贴了1300多套机械设备,而且机械设备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5G高端化运营; 第五,建良制,一方面是党政干部包括技术人员和种粮大户的包联机制,另一方面是政府引导的机制,三分之一整体流转,全托管也占了三分之一,还有半托管的模式,目的就是不让地撂荒、闲置,要产粮食,要集约化的高产。 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宁晋做到了用全国万分之六的耕地面积产出了全国万分之十四的粮食产量。

有望突破300亿斤大关!河北如何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观看完整视频

编导|张蓉

摄像|张利椿、袁海洋

编辑、视频剪辑|宋锐‍‍‍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