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胡西村22岁的李成盈显得格外精神,她激动地说,“我行动不方便,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如今在诺博公司上班,每月三千多块钱,还给交纳保险,多亏了‘向阳花’就业助残项目。”这该县开展爱心助残套餐服务的一个案例。

宁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尤其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紧紧围绕残疾人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集中县域人力、物力、财力,对症下药、攻坚克难,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不断简化手续,压缩时限,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为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尽快享受救助保障政策,县残联第一时间将残疾人证办理情况反馈到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等部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为方便群众申领残疾人证,将权限下放到各乡镇(街道),全县先后确定4家县级医疗机构、38名评残专家,便捷、高效地为群众评残。“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周二上门评残,对于行动不方便的、重度智障的、鳏寡孤独等特殊人群,实行上门服务,协调定点医疗机构专家,上门免费评残定级,已经走遍全县各乡镇、街道,200多个村居,服务1500多名群众。”该县残联分工负责人于瑞凤说。

通过每年对全县持证残疾人详细调查一次,动态更新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并且突出对调查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广泛应用于残疾人精准康复、辅具适配、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托养照料、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工作,确保精准服务、无遗漏。

该县残联康复部负责人杜龙深有感触地说。“共享残疾人数据切实增强了工作针对性,我们根据办证系统0—17周岁残疾儿童数制,通过镇村逐人排查康复需求,告知抢救性康复政策,今年已经为354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针对符合条件的,采取经营超市的模式提供服务,家长先带着孩子在康复机构体验,感觉满意以后再决定入住,然后经由儿康机构到县残联统一代办审批手续,既为儿童家长提供了方便,又提高了康复机构工作的主动性。

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该县策划实施了“如康家园·向阳花”残疾人就业帮扶项目,带领县直有关部门、县镇村残联、社会组织,调查残疾人就业需求,宣讲税费优惠政策,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活动,统筹全县资源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努力实现“就业一个人、幸福一个家”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残疾人“四位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帮扶模式。截止目前,宁阳县完成对全县8893名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的调查,开展宣讲活动8场次,269家企业参加活动,帮助549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今年以来,该县举办多场“向阳花”助残就业专场招聘会,宣传发动有用工需求的单位和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参加招聘活动,鼓励企业开发更多残疾人就业岗位,其中诺博汽车零部件(宁阳)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向阳花”项目,专门建设了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幸福生产线”,已安置残疾人15名就业。与此同时,葛石镇杏山村等15处“如康家园”也建成各具特色的“幸福生产线”,累计安置95名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山东天源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的“幸福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可以安置20名残疾人就业。(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赵先秦 贺瑞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