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芒种过后,南北温差缩小,高温来袭,暴雨增多!这种很不友好、多变的天气,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很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所以,在这样一个的季节里,大家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养生很重要!

都说6月苦夏,人们常常没有食欲,影响饮食,过多食用冷饮,也会造成脾胃伤害。所以,在饮食上面,一是清淡为主,二是切忌贪凉,三是苦夏要“吃点苦”。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

苦菜少见,而苦瓜过于寒凉,还是这利五脏、控三高、护心脏的“千金菜”——莴笋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6月也正是它大量上市的季节,口感鲜嫩,营养更是非常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草纲目》《滇南本草》等多部古籍中都有记载,莴笋利五脏、通经脉、明眼目等,功效特别多。

现代医学也认为,莴笋膳食纤维丰富,具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利尿降压等功效,对身体很好。

1.保护血管

莴笋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代谢胆固醇,起到保护血管的效果。

而且莴笋是一种钾元素非常丰富的蔬菜,100克莴苣里含有212毫克的钾。常吃有助于调节血压、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排尿,很适合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日常食用。

另外,莴笋中含有一定量的烟酸,这种物质被称为“胰岛素激活剂”,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活性,对血糖起辅助调节作用。

2.安神助眠

莴笋中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它们具有滋养神经的作用,能帮助调节睡眠,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3.养肝清火

都说青色入肝,多吃点莴笋有助于养护肝脏。莴笋中的莴亚片还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改善肝脏功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了莴笋“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等功效。莴笋中的含水量比较大,其脆嫩多汁的特性可以润燥祛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通便养胃

莴笋中的莴苣素能刺激消化腺分泌,使肠道的蠕动变得更有规律。它还富含天然植物纤维,这种物质可以促进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加速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莴笋叶子也是宝

很多人觉得莴苣叶子太老,口感不好,不愿意吃,但莴苣叶子所富含的胡萝卜素比莴苣茎部要高数十倍,维生素B2高出5倍,维生素C高出3.3倍。

绿色莴笋叶还富含叶绿素,堪称血管“净化器”,能清理血管,降低胆固醇和游离在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

营养这么高,丢了太可惜,平时在做菜时,可以挑里面比较嫩的叶子和茎部一起炒着吃或者焯水凉拌,味道也很清新爽口。

清补饮食就吃它

“清补”并不意味着单吃素菜、水果之类,也不是追求饮食的绝对清与素。事实上,“清补”重在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

俗话说得好,“冬吃牛羊,夏吃鹅鸭,一年四季鸡鱼虾”。鸭肉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很适合夏天吃。

1.祛湿润燥

从立夏到三伏天,雨水多湿气重,暑热夹湿,人的脾胃很容易受湿邪所困,因此夏季养生讲究滋阴润燥。鸭肉性凉,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既能补虚,还不易上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草纲目》中早就有“鸭肉能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的记载,指出用鸭肉食疗可以祛湿利水。鸭肉祛湿宜炖汤,加入茯苓、薏米、扁豆、冬瓜、红豆等清热利湿之品,效果更佳。

2.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部分肉类富含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经研究发现,鸭肉的脂肪酸组成相比红肉更为健康,饱和脂肪酸占比较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每100克含量9.3克,是牛肉的5倍多!适量吃不仅不会升血脂,还可帮助预防动脉硬化、辅助调节血脂,保护心脑血管。

3.控糖高手

每百克鸭肉中约含有4.7毫克的烟酸。烟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它被誉为“天然胰岛素激活剂”,有助于维持体内血糖水平的稳定。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烟酸,还对维护心肌、很多重要脏器有好处。

4.增强免疫

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5%~16%左右,每100克鸭肉蛋白质含量15.5克,比鸡蛋还高、是猪肉的6.5倍。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对于提升细胞的修复能力、抵抗病菌入侵、提升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等有着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鸭肉配它,营养翻倍

冬瓜老鸭汤

食材:冬瓜150克、水鸭150-200克、新鲜荷叶50克。

做法:食材分别洗净,冬瓜切成厚块,生荷叶切丝,鸭子去尾部、脏杂,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适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下盐即可。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医技术殿堂,由肥城市卫生健康局、市中医药协会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编辑审核: 肥城市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