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963年与DECCA合作至今,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以及众多的录音作品成就了阿什肯纳齐如今璀璨辉煌的大师地位。他不但是DECCA的重要瑰宝,更是全球乐迷最钟爱的“音乐宝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古典乐坛灌录唱片最多的钢琴家之一,阿什肯纳齐在DECCA灌录下的全集录音尤为令人印象深刻,如: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等全集录音,因而收获“键盘运动的马拉松健将”之美名,同时作为指挥家,他亦有留下全集作品录音。

众所周知,全集作品的录制必须同时具备超强的充沛精力与素质以及稳定的演奏状态,由此可见,阿什肯纳齐深厚的功力。正如《留声机》杂志评价道:“很难找到一个音乐家兼具极高音乐水平,又极度谦逊,能够两者兼备的音乐家在一定程度上皆远逊于阿什肯纳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其中不能忽视的一点便是,Decca公司超高水准的录音技术支撑,使阿什肯纳齐每张唱片都有高质量的保证。

阿什肯纳齐

莫扎特“钢协"全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套由DECCA发行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录音年代横跨了1960中期至1980晚期,整整20余年。阿什肯纳齐钢琴演奏兼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在本辑以其完美的技巧及杰出的诠释而跻身莫扎特权威之林 。

值得注意的是,辑中《第7号钢琴协奏曲》(又称“为三架钢琴而作的协奏曲”)由阿什肯纳齐、巴伦博伊姆以及傅聪合作完成,《第10号钢琴协奏曲》(为双钢琴而作)由阿什肯纳齐、巴伦博伊姆合作,这两首作品的协奏乐团皆为英国室内乐团(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另外还收录有《A大调回旋曲》K.386与《D大调回旋曲》K.382两首名作,协奏乐团为伦敦交响曲乐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BC音乐》杂志评论:“阿什肯纳齐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十分独特,乐迷可以从中体验到莫扎特音乐中精细且巧妙的层次,他揭露了表面下各种微妙的音乐表现,展现了思想与精神的独立性,让人反思音乐的本质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扎特27首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27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贯穿其的一生,从他11岁创作的第一首钢琴协奏曲到他辞世那年的最后一首记录着莫扎特在音乐上的成长轨迹:由早期的改编模仿到逐步探索,再到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莫扎特风格。

在钢琴协奏曲发展史上,是莫扎特采用交响手法使独奏同乐队齐奏保持平衡,并且把戏剧性的对比和歌唱性的技艺结合在一起,齐奏声部和独奏声部的和谐平衡臻达完美境界

无论是在艺术反映速度的敏捷上,还是在骤然产生的意境的明确以及急剧转换的形象的清晰上,这27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十八世纪即兴表演艺术的精华所在,也是其器乐协奏曲的精华。

总结起来,是戏剧性、歌唱性、交响性、钢琴化、明暗法而非对位法、明朗乐观的旋律等特点共同构成了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不仅在音乐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在情感表达和技巧的运用上展现了大师的匠心独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什肯纳齐晶莹剔透的琴音,细腻深刻的乐谱解析,乐句优雅流畅,处理细腻,使莫扎特高雅脱俗的卓越品味得以彰显无遗,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甜美,与钢琴融合无间,更加散发出难以抗拒之魅力,可贵的是本辑诸曲之风格及效果一致,丝毫不损聆赏之乐趣

DECCA不凡的录音技术更自然真实地收录每一个甜美光灿的音符及温润通透的细节,散发出难以抵挡的魅力。

当中尤其是莫扎特晚期的钢琴协奏曲,仍保有他天赋的自然随性,更多了些他对生命的感触,它们不单是音乐语言上极为成熟,钢琴与乐团角色的平衡,对乐器音色的调配融合,每一首都气派堂皇,并带有淡淡哀愁。

对于这些晚期钢协,阿什肯纳齐的诠释洞察深入,清新且成熟,具有庞大的情感力量,DECCA录音追求自然及平衡感,透彻鲜明,将钢琴的音色真实呈现,是录制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最贴切的手法。

《企鹅唱片指南》评价阿什肯纳齐的演奏:“第25号钢琴协奏曲一开始便在低音部的厚实音响下,展现出恢弘的格局,且拥有最顶级的录音质量;第27号钢琴协奏曲,鲜活而温暖,亦为最令人满意的录音之一,录音的焦点集中在钢琴上,但绝不掩盖管弦乐团的清晰细节,给人活生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装进口】

阿什肯纳齐指挥兼钢琴演奏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

(德版10CD)

扫码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