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人总是说,欧洲历史开始的时候,吸血鬼的传说就存在了。这是一个古老、恐怖而迷人的话题,宗教、战争、复活、十字军东征、黑死病、哥特,吸血鬼故事中充满了中世纪的阴暗、血腥、压抑以及神秘。

多少著名的作家都染指这一题材,包括拜伦、波德莱尔、狄更斯。

事实上,上世纪初电影刚诞生不久,有声电影尚未起步,吸血鬼的电影就横空出世了,《费斯诺拉图》即是代表。

吸血鬼题材总是充满魅力,让无数创作者心驰神往,大导演波兰斯基的《吸血鬼舞会》以及爱尔兰作家斯托克的《吸血鬼之吻》分别成为电影和畅销书的经典之作。

无论怎样改编,吸血鬼总是要起源于欧洲。

很多人相信来自于《圣经》,即该隐因嫉妒而嗜杀兄弟,结果受到上帝的惩罚,被诅咒永生以嗜血为生。

在希伯来传说中,世界上只有亚当一人,因生理需要,他只能和牲口发生关系,上帝实在看不下去,便创造了莉莉丝作为他的妻子,但莉莉丝自甘堕落,吸食孩童,被誉为第一个吸血鬼。

历史上,欧洲也有两起著名的、真实的吸血事件。

第一起是一个叫做巴托利的匈牙利女伯爵,酷刑折磨、杀死六百多个女人(多为少女),喝干她们的血,并用鲜血沐浴,她认为,这样可以永葆青春,最后被审判,终身监禁。

第二起是一个德国男人,猎杀50多人,喝干他们的血,并食人肉,最后被处以绞刑,大脑被拿到研究中心做研究。

这两起事件是吸血鬼这一大IP起源于欧洲的佐证,也为吸血鬼电影提供了原始素材。

另外,《暮光之城》里的卡伦家族来自意大利,《吸血鬼日记》处处都烙上了《德古拉之吻》的印记,《夜访吸血鬼》也同样渊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吸血鬼电影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1994年为分界线,无论是从表现手法和思想观念都展现出迥异的风采。

1994年之前,吸血鬼电影的鼻祖来自一篇著名小说——《吸血鬼之吻》(又译《德古拉》),该作品自1897出版以来,全球已发行1800万多册。作者是来自爱尔兰的都柏林作家斯托克,一个小小公务员出身。

这一时期,吸血鬼的形象相对传统,日落而食日出而息。德古拉伯爵远赴伦敦,要同时运送五十个装满家乡土壤的大箱子用于休眠。彼时,十字架、圣饼、大蒜对吸血鬼还都是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范海辛猎杀露西的情节,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吸血鬼的概念较为原始,其白天不能活动的致命缺陷使得人类成功狙杀德古拉。

吸血鬼可以召唤比自己低劣的物种,如狼、老鼠、蝙蝠等为自己服务。倘若人类被吸血鬼所催眠和吸食,也会变成吸血鬼,这一点实在太恐怖,如此,用不了多少年,全世界都遍布吸血鬼了。

其实,最早的吸血鬼电影诞生于1922年的德国:《诺斯费拉图》,无声电影,经典中的经典,为后来的吸血鬼电影树立了标杆,奠定了基调。故事正是取材于《吸血鬼之吻》,只不过发生地搬到了德国不莱梅。

从此,关于德古拉的电影,数不胜数,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一带也一跃成为吸血鬼发源地。

就连波兰大导演波兰斯基也不甘寂寞,在1967年拍了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天师捉妖》,故事也是发生在罗马尼亚偏僻的特兰西瓦尼亚某座古堡,同样是从《吸血鬼之吻》获取的灵感。

1992年,科波拉翻拍《德古拉》,该片有个很酷中文译名:《惊情四百年》,的确惊心动魄,情意绵绵无绝期。这部作品是众多改编电影中的圭臬,将传统吸血鬼电影推向了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中,科波拉做了大胆而充满想象力的改编,德古拉为了使自己曾经心爱的女人伊丽莎白复活,即借律师乔纳森的妻子米娜之躯,上演了一段惊世的跨世纪绝恋。

电影的画面壮美,构图华丽,视觉震撼,吸血鬼角色颠覆,人物造型极尽奢华,血腥、恐怖、紧张、刺激、唯美、深刻,吸血鬼电影能做到如此之境界,恐怕只有在科波拉这样的鬼才导演手里才能实现吧。

在科波拉之后,关于罗马尼亚德古拉伯爵的吸血鬼电影源源不断,但均再无建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又一部优秀的吸血鬼电影问世,从此掀开了这一类型电影的新篇章。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夜访吸血鬼》。

《夜访吸血鬼》角度新颖,情节离奇,影响深远,标志着吸血鬼电影进入第二阶段。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安妮·莱斯的同名小说。这位女作家因女儿5岁夭折于白血病,而一生专注于写吸血鬼小说。后来,她的不少作品都被搬上了银幕,成为新时代吸血鬼电影的鼻祖。

而在吸血鬼文学中,安妮·莱斯素有“吸血鬼之母”的雅称,她创作的《吸血鬼编年史》包含有二十多部作品,结构复杂,宏大深邃,作品之间相互关联,具有史诗般的特征。

这些作品一般都是采用第一人称,心理描写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吸血鬼个体对存在价值和生命起源的探索折射出人类自身的困惑。

《夜访吸血鬼》是安妮·莱斯《吸血鬼编年史》的第一部,乃其代表作,也是其最为畅销的作品。

电影中,路易和莱斯特之间的同性恋倾向,路易与克劳迪娅之间纠缠不清的父女、情人爱恋,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扑朔迷离的情感纠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易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探索引人深思,拥有永生的鬼魅躯体,却多愁善感,饱含人类的情感和理念。

作为人类,路易生不如死,作为吸血鬼,他又死不如生。他徘徊在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尴尬地带,承受着道义和情感上的双重责难。

莱斯特是另一个极端。

他我行我素,嗜杀成性,是名副其实的凶神恶鬼,但他又跟传统描述中的吸血鬼不同,因为他不仅对人类法则嗤之以鼻,更是屡屡打破吸血鬼条规,先后两次用音乐唤醒吸血女王阿卡莎,给人类和吸血鬼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斯特组建摇滚乐队,公开身份,风靡世界,在安妮封笔之作《血颂》中,莱斯特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人类的大圣人——制造出毒品替代品,发明治疗艾滋病的灵丹妙药。

莱斯特无拘无束,穿梭于黑暗世界,不时做出石破天惊的举动。平凡的莱斯特,庸俗的莱斯特,流离失所的莱斯特,顽固的莱斯特,叛逆的莱斯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莱斯特。

原来,变的不仅是人,永生的吸血鬼也在变 ,谁也左右不了时代的变迁。

吸血鬼的历史,何尝不是人类的历史?

可以说,仅仅路易和莱斯特这两个人物就足以使《夜访吸血鬼》蜚声世界了,在其他同类作品中,从来没有哪个吸血鬼会如此与众不同却又如此令人着迷,也没有哪个作家会把吸血鬼当做人类来写,写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的精神世界,写他们对生命的苦苦探索、他们背负永生的孤独和创伤。

在《夜访吸血鬼》的最后,路易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生或者死,每个人都要面对“失去”的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感情,没有寄托,无视他人而存在。

这便是我们看吸血鬼电影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介绍另外几部个人比较喜欢的吸血鬼影视作品。

《吸血鬼女王》这部电影很不错,改编自安妮·莱斯《被诅咒的女王》。

阿卡沙被莱斯特唤醒复活后大开杀戒,成为人类和血族的公敌,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被众吸血鬼元老猎杀。

电影拍得极其奢华,无限风光,浮华与华丽,喧嚣与沉痛,一个时代一个时代,浮光掠影,留下的都是那些伤痛与遗憾,也许永生才是孤独。

这部电影是我看过诸多吸血鬼影视中最华美的一部,原著中古罗马艺术和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风情在电影中立体地呈现,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摇滚风,实在令人感叹。

想想披头士,想想皇后乐队,想想蝎子乐队,想想崔健,黄金时代的黄金摇滚,从此一去不复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的《千年血后》也值得注意。在吸血鬼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原因就在于它属于优雅、暧昧的同志题材。

电影的画面很情色但一点都不色情,格调很忧伤但并不悲痛,它的气质是哀婉伤感的,有点发骚,却又止步不前,就那么穿着淋了水的吊带睡衣,幽幽地看着你,让你心动,却又感到一丝凉意。

就连杀人都不再是疯狂地用尖牙插入你的颈动脉,而是悄悄划开一个口子,然后伴着湿润的舌吻,吸食你的鲜血。

灰暗,雨水,古旧的阁楼,大提琴和英式钢琴,迷离的夜色以及对迅速老化的无奈,时间如果可以这样过,有多少人该高兴,又有多少人该恐惧——五分钟一年。

男吸血鬼只不过在等待室等了两个小时,头发掉了,脸上布满皱纹,想想吧,昨天还是三十而立,缠绵在夜生活中享受着吸血的快感,今天就已是一百岁的面容,无论是人还是鬼,都会感到绝望吧。

一般的书中都会说,吸血鬼是永生不死的,但也有少部分人研究认为,有些吸血鬼只能活几个世纪。

电影中的男吸血鬼莫名其妙地得了这种老化病,于是摆在吸血鬼面前的问题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死亡。

女吸血鬼泪流满面,将即将死去的情人装入棺木,封存起来。

吸血鬼的孤独无人能解,于是她看中了女医生,两人旋即卷入一场风情万种的床戏,裸露,交换血液,女医生变成了吸血鬼。

新的爱情开始了,一对less吸血鬼问世。相当小资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摇滚和吸血鬼联系到一起,要么美出天际,要么丑陋至极。

《摇滚吸血鬼》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是尝试了这种可能,但不一定会招人喜欢。

电影英文名字是SUCKER,相当的具有蛊惑力,跟主题更是很切合,sex、drugs、suck,要么碌碌无为,要么在罪恶中轰轰烈烈。

后摇滚时代居然还有范海辛,这个老头子依然对吸血鬼穷追不舍。吸血鬼可以变为人类,也就是死而复生,真的很奇怪,从没见过这样的桥段,所以这部片子是喜剧片,有恶搞的嫌疑,尤其是那个法国人雨果。每次无辜者被吸血和啃噬后都由他来分尸、处理,想永生而不得。

摇滚世界,只有靠吸血鬼这样的噱头才能成名。音乐经纪人更是怪异,对吸血鬼食人嗜血的场面表现的无比淡定,原来,他还是日本某吸血鬼歌星的经纪人,而那个歌星正是范海辛被吸血鬼吸食的黑人妻子。

真是有点乱。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这个片子的,因为嬉闹中透着点严肃。每个人或许都要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你碰上了魔鬼撒旦,那你百分之九十都要被引导进一条邪恶却又让你满载而归的旅程。

罗杰摇滚乐团的成名之路,一路充满了血腥和尖叫,整部影片也充满了诱人的轻摇滚。

值得肯定的是,每首歌都很好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影》是蒂姆·波顿翻拍自ABC的同名电视剧。电影够文艺,也有很多幽默的成份,约翰尼·德普的电影很少没有笑点的。

他所扮演的吸血鬼也很另类,善于搞怪,插科打诨,嬉笑弄骂,电影穿插了不少70年代的摇滚乐,十分耐听,但是哥特风有点怪异,朋克差不多,造型和场景的设计看得出煞费苦心,十分精致。

据说里面有很多配角都是旧版里的演员饰演。

很惊艳的是,英剧《皮囊》里的恬妞CASSIE居然也露脸了,说了句“chicks big love,man”抽了口烟就被德普干掉了,一群充满70年代叛逆气质的流浪青年满足了德普的嗜血欲望。

有意思的是,德普沉睡200年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嗜杀工人,这12个人是工业机器的产物,那时正值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个时代,工业是多么辉煌啊,当然还有披头士。

工业流水线的侵蚀挤压了曾经辉煌一时的科林伍德世家,旧时代、旧秩序分崩离析。更有意思的是,德普把麦当劳当成了《浮士德》中的魔鬼魔菲斯特(字母以M开头)。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蒂姆跟德普合作的《剪刀手爱德华》,两个片子风格是类似的,只不过,在爱情上下的功夫显然要淡了很多,人老了,激情也少了。

《黑影》是吸血鬼电影,不是爱情科幻片,德普的爱情只是点缀,女巫对德普的爱则显得有些无厘头,用红色内裤封上他的嘴,红色内裤竟是整个影片最纯最亮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师捉妖》的英文也是”vampires“,都是吸血鬼,不同的是,波兰斯基更喜欢调侃和幽默。

影片中吸血鬼成灾,却没有一处吸血鬼吸血的恐怖镜头,吸血鬼成群结队跳起欧洲18世纪宫廷盛行的一种舞蹈,优雅,从容,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

旅馆老板对美女的追求真是孜孜不倦,宁愿闯进鬼窝跟她躲在棺材里试图永生在一起,而德古拉的儿子竟然是个娘炮,他跟教授的助手调情,听得人好个肉麻。

助手本是去捉鬼却迷上了莎拉——一个即将转化为吸血鬼的美丽女孩,这个女孩也是有怪癖的,她大多数的出现都是在浴盆里,酷爱洗澡,懵懂无知,傻得可爱。

助手第一眼看到莎拉那隆起的胸部,之后就鬼迷心窍了。

后来,教授、助手和莎拉逃走,助手拿一把剑,吸血鬼们不怕,教授又拿一把,他们也不怕,教授将剑横在助手的剑上,组成了一个十字,远看就像一副十字架,于是乎,吸血鬼无法近前,把所谓的十字架放在门口,吸血鬼半天都没出来。

真是够滑稽的。

事实上,吸血鬼比六十多岁的教授都笨,脑瓜反应慢,脚步移动慢,这群吸血鬼都是法国路易时代的宫廷装扮,难道波兰斯基在暗示什么吗?

《天师捉妖》是五十年前的作品,大师手笔,非常有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觉得,美剧《吸血鬼日记》要比《暮光之城》好看一些,Damon这个近似“魔鬼”的名字有着迷人的面孔,他在引诱金发美女的时候居然在翻看《暮光之城》,并且嘲笑这部书的幼稚。

事实上,《暮光之城》的作者有着很深厚的英国文学功底,所以写的比较文学化,电影拍出来则完全是娱乐化并且愚乐化。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美国大多恐怖片或神秘片都源自南方——德克萨斯,亚特兰大,墨西哥州,佐治亚,就连安妮·莱斯都生于新奥尔良。

《吸血鬼日记》里面还是呈现了较为丰厚的历史,Salvatore兄弟便是来自南方佐治亚州,想想美国大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吧,无论是关于脑残者的怪异思维,还是一场匪夷所思的送尸旅程,都深深刻上了种植园经济治下那些神秘莫测的欧洲传统和非洲神话,来自宗主国英国的高傲和自尊在南北战争中灰飞烟灭,与神秘的黑人文化和墨西哥土著相互融合,形成了福克纳笔下多声部的精神世界。

《吸血鬼日记》十分大胆,那些吸血鬼已经远远优化于德古拉时代的vampires,比如,戴上戒指就能在光天化日下行走自如;比如,马鞭草和木桩成了人类唯一能与吸血鬼对抗的武器;比如,人类戴上某种戒指便不能被杀死;比如,吸血鬼更迷恋于人类世界,不像德古拉那样与世隔绝,也没有他对文化、建筑、艺术那般的考究,当然,要比几百年不洗澡臭烘烘的德古拉干净得多。

可是,再也没有哪个吸血鬼能像德古拉那般深入人心。看完第二季,我已经没了兴趣,凯瑟琳或者艾琳娜都不再有1864年那场迷人的风花雪月——佐治亚,种植园,四轮马车,爵士乐,以及那个伫立门廊下的妙曼身影。

具有反思和批判意义的HBO美剧《真爱如血》,同样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南方的吸血鬼故事,这部评分很高,并不狗血,值得二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备注:想了解吸血鬼电影,推荐必看电影《诺斯费拉图》、《天师捉妖》、《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千年血后》、《黑影》、 《V字特工队》,吸血鬼偶像电影《暮光之城》、偶像剧《吸血鬼日记》,具有批判思想的《真爱如血》。至于什么《初代吸血鬼》、《吸血鬼骑士》等等,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必看书目:《吸血鬼之吻》,《吸血鬼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