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首市马颈坳镇着落村:红高粱致富新路子

红网时刻新闻6月17日讯(通讯员 向军 彭珍远 田双 摄影 姚元浩)仲夏时节,走进吉首市马颈坳镇着落村,绿油油的高粱长势正旺,村民们忙着锄草、施肥,不远处溪流穿村而过,在山水间构成一幅祥和的夏作图。

走到高粱地,高粱种植负责人张少昌正忙着除草,气温炎热,汗珠顺着这位土家阿哥脸颊流下。“高粱是个致富好产业,每年4月种植,10月收获,周期短,收益还比较理想,不影响油菜、马铃薯轮作。”他一边忙着手头工作,一边介绍起高粱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粱产业基地。

初试种植效益好

张少昌是土生土长的马颈坳镇着落村人,也是父老乡亲口中的产业能人。他在本村发展产业已经有15年之久,期间种植过药材、茶叶、玫瑰花,一直在探索可以带领大家致富的好产业。

一次外出的偶然机会,张少昌接触到高粱种植,经过调研,他发现高粱生长周期短,收益可观,非常适合山区种植。说干就干,他外出学习别人的种植经验,开始在自己村里尝试种植高粱,他的想法得到当地政府和村里的支持,当地政府为高粱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收获季节提供收割机,村里帮助他流转土地,第一年种了600多亩,每亩产值可达3000元,初试种植产值达180多万元。不错的收益和多方的支持,坚定了他继续发展高粱种植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正在使用农机作业。

规模种植能致富

去年,高粱种植尝到甜头后。今年,张少昌种植了3000多亩的高粱,他用赚到的钱购置了无人机、耕地机等现代农机,提高种植的效率。同时,他从村民们手中流转了1500多亩土地,面对土地不够用,他带领大家伏耕复垦抛荒地1500多亩,实现了耕地保护与使用的双赢。高粱种植一年用工要1万余人次,不仅实现本村村民家门口就业,附近村村民也过来做工,做事管中餐,还有车接送,在高粱地里做工成了香饽饽。

高粱种植销路是关键,他发展订单农业,与当地龙头企业酒鬼酒达成合作,他和村民们负责种植高粱,酒鬼酒负责收购,销路不愁了,干劲更足了。“今年这3000亩高粱,通过技术改良,亩产可达1200斤,每亩产值4000元,年产值1000多万不是梦。”张少昌介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正在高粱地除草、施肥。

未来发展有路子

“目前来看,高粱原料销售是主要收入来源,要继续加大和当地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粱产业依托现代技术,发展粮食产后体系,延伸产业链,制作高粱粑、高粱酒,制作工艺品,提升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张少昌对未来规划充满信心。

当前,着落村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外出务工,通过发展高粱产业,吸引大家返乡创业,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在村里留得住,带领村民致富,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向军 彭珍远 田双 姚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