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多地开启“焖蒸”模式。炎炎夏日,更适合来点清凉美食。来山东品味特色消夏美食,畅享清凉一“夏”吧!

济南·泉水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泉水宴” 通过创新传统鲁菜的方式体现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融泉韵、水韵、食韵于一体,更把美景、美味、美色相结合,制作出泉水系列菜品。“泉水宴”做菜所有的用水都是取自黑虎泉天然泉水,口感甘甜清冽;此外,所有食材都是与泉水相关,荷花、莲子、莲藕、蒲菜,都是济南泉水养育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泉水宴菜肴将济南的名泉、名山、名景以雕刻、摆盘的形式展现出来,栩栩如生的微缩景观,把济南各种常见意象揉合呈现,每一道菜里都写满了老城的故事,泉城美景尽在眼前。这些尽染泉城灵秀的美食,带给人们清新、愉悦的感受。

青岛·海菜凉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人的夏天,不只是街头巷尾的袋儿装啤酒,要说最地道,还得摆上一碗晶莹剔透的海菜凉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的海菜凉粉起源于崂山,和内陆使用淀粉、绿豆制成的凉粉有所不同,它的原材料是崂山特产石花菜。海菜凉粉糅合了北方和大海的味道,海石花口感扎实韧滑,清凉滋润,剔透晶莹,本味淡淡的,带有一缕幽谧的海洋气息。青岛人爱加了蒜泥、香菜、海米、黄瓜丝、醋、生抽等做成炎热夏日里逗人食欲的小菜,五味俱全,鲜爽解暑,可以一品独特的青岛滋味。

淄博·博山凉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博山,吃凉面是非常讲究的。非挂面不筋爽,离麻汁不香,缺椿芽咸菜无味,少红萝卜咸菜暗淡,无黄瓜丝则不俏,随蒜泥、香醋才真正算得上是美味齐全,纯正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山凉面,面条爽滑筋道,汤汁咸香浓郁,盖头味美清脆,麻汁醇香四溢,蒜香开胃适口。观之赏心悦目,闻之芳香扑鼻,食之清气爽神,品之余味无穷,实属盛夏时节消暑解热之美馔。

枣庄·黄花牛肉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花牛肉面作为枣庄台儿庄地方特色传统美食,早已俘获了人们的味蕾,成为台儿庄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味道。一碗黄花牛肉面里,吃的是大自然的馈赠,尝的是南北文化的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花牛肉面,精选上等焙干黄花菜、本地成年黄牛精肉和具有温补、散寒、理气作用的30多种天然植物的根、茎、叶、果,加之多种调味佐料一同汇入牛骨头高汤,炖煮出芬芳扑鼻的黄花牛肉汤。喷香的黄花牛肉汤,浇在手工擀制的面条上,加入香菜、辣椒、香油等佐料,一碗赏心悦目的“黄花牛肉面”就诞生了。不仅风味独特,口感纯正清爽,味感厚重饱满,餐后更是余香绵长。

东营·黄河口蛤蜊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润的海水,柔软的海滩,河海汇丰的黄河口孕育了肥美的黄河口白蛤。黄河口蛤蜊汤作为一种地方美食,堪称味美价廉。以白蛤和面疙瘩为主料,配以蛋液、韭菜等,调味仅用盐,原料易得,制作简单,鲜美无比。夏日炎炎,一家老小,来一盆蛤蜊汤,再弄上几道家常菜,可谓其乐融融。

烟台·龙口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具有3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招远人创造了采用绿豆制作粉丝的新技艺。1860年,依靠这一技艺生产的招远粉丝开始由龙口装船外运,史称“龙口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颗颗绿豆到一缕缕粉丝,需要经过90多道工序。成型后的龙口粉丝丝条匀细,纯净光亮,整齐柔韧,洁白透明,烹调时入水即软,久煮不碎,清嫩适口,爽滑耐嚼。夏天饮食没胃口,这时来一份粉丝是最爽口惬意。

潍坊·芥末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芥末鸡是流传在潍坊地区乃至胶东一带的风味名吃,这一道名菜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兴起于寒亭区富郭庄村,所以称为富郭庄芥末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芥末鸡用的芥末,是发酵过的黄芥末,与北京的芥末墩相似。白卤过的鸡撕成筷子粗细的鸡丝,搭配上白菜丝、萝卜丝、胡萝卜丝等配菜,浇上黄芥末、老陈醋、卤鸡的汤,一口清辣通窍,忍不住让人直呼一个“爽”字!

济宁·微山湖荷花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山湖荷花宴主要有荷花鸡丝、姜汁雏藕、炸荷花、风味荷香鸡、炸荷花卷、荷花青鱼片、莲蓬鸡、莲子蹄膀等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山湖荷花宴的制作是在注重荷不同部位所含营养功效而烹制的美食,配以精选的四鼻鲤鱼、甲鱼、麻鸭、鱼头、农家鸡等湖区特产。其风味以当地喜爱的咸鲜、椒辣、鲜香口味为主,无论是爆、炝、炖、炒、炸、烧都不改固有荷之清香味道。

泰安·泰山豆腐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腐是泰安人的美食灵魂,诞生在这里的泰山豆腐与一般豆腐不一样,格外细腻嫩白,爽滑香甜。泰山豆腐面是用泰山豆腐及山菜作卤,色泽黄、绿、白相映,清鲜爽口,老少皆宜。

威海·老醋红蛰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醋红蛰头,清爽开胃菜的首选,胶东美食的代表菜品之一。蛰头焯水后立即冰镇使其更加鲜美脆口,加入盐、蒜末、香菜等调配料,再倒入酸爽的陈醋,柠檬、黄瓜的清新酸爽则铺出绚烂的底味,与新鲜的蛰头混合成浓郁鲜气,口感鲜滑脆香,令人难以忘怀。

日照·乌鱼蛋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康熙年间的《日照县志》记载,“乌鱼蛋”属“海八珍”之一。至清末,乌鱼蛋一直被列为贡品。乌鱼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夏食解热、冬食祛寒之功效,且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上等饮食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酸辣乌鱼蛋汤,是由乌鱼蛋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美食,是一道日照特色传统名菜,在豫菜、鲁菜中均有此菜。

临沂·沂蒙渣豆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沂蒙渣豆腐又叫“豆沫”,是将磨豆浆时剩下的豆渣或用碾子研磨的豆面,加上白菜叶子、豆角、野菜叶子或者地瓜秧等蔬菜制作而成的,入口清香四溢,再配上爽口的咸菜和香脆的大葱,简单而纯粹的美味,让人难以忘怀。

德州·宁津大柳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津大柳面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食客们回忆里的味道。这碗被称为“金丝缠碗”的大柳面,韧而不断、软而筋道、晶莹剔透……似米皮又似粉,盛于碗内,状如弓弦,是宁津地道的特色主食。

聊城·临清什香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香面,是聊城临清最具运河文化特色的美食之一。一碗面之中,可尝遍百味。红白黄绿紫,五色交织;鲜咸香辣酸,五味交融;色香味形,完美统一。面条手工擀制,筋道爽口;菜码丰富多样,精彩纷呈;饭菜合一,自成一席。临清什香面是面条与菜码的完美组合,更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一份面,一桌席,见证着运河商贸的繁荣和运河文化的昌盛,也成为京杭大运河饮食文化历史的缩影。

滨州·杜桥豆腐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腐皮,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食材,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来自滨州惠民县的杜桥豆腐皮,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百余年。它的制作选用优质大豆,用独有的天然纯净黄河水为原料,经选豆、浸泡、磨浆、煮浆、点卤、泼汁、压榨、揭皮、入味(调制)和摊凉等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杜桥豆腐皮豆香纯正、口感微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将豆腐皮切丝,加葱丝、香油、酱油凉拌,就是一道开胃小菜。

菏泽面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菏泽面泡是一种油炸面食。刚出锅的面泡底部酥脆,上部蓬松,里面形似蜂窝、孔孔相连。无论是配豆浆还是凉拌,都相当美味。面泡拌黄瓜是专属于菏泽的一道夏日美食。将面泡炸好切碎,把黄瓜洗净拍碎,大蒜加盐捣成蒜泥,放醋、香油、麻汁,再放少许白糖,搅拌均匀即可,制作简单,美味无比。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唐晓宁 实习生 王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