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那年,马原被查出身患癌症!

在别人眼中,癌症意味着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哪怕尽力治病,也只是拖延一些时间罢了。

然而,马原却选择了放弃治疗,丢下比自己小20几岁的小娇妻,独自跑进深山独居。

那么,现在他是否还活着呢?饱受癌症侵袭的他过得又怎样呢?

早年生活

马原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个性。他固执叛逆,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家人无奈地说,这个孩子就是"太任性了"。

进入辽宁大学后,马原偶然接触到文学,便像是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迷上了写作。他放弃了其他爱好,全身心投入创作。有时候,马原会彻夜难眠,只为了将脑海中的灵感完整地写下来。写作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二那年,马原遇见了中文系的女生皮皮。皮皮火辣的个性和出众的文学才华,深深吸引了这个内向谦逆的男生。经过一段暗自心动的日子,马原终于鼓足勇气向皮皮表白,两人就这样开启了一段浪漫的大学恋爱史。

毕业后,马原被分配到西藏工作。虽然遭遇异地恋的考验,但两人的感情却因此更加深刻牢固。在那片神奇广阔的高原上,马原的创作灵感迸发,写出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佳作,一举成为"中国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皮皮毕业后,两人在西藏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婚礼,开始了新的生活。一年后,他们迎来了爱情结晶。一切看似风风雨雨,马原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定州。

然而好景不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皮皮执意要求全家搬回城里生活。马原虽然依依不舍,但还是放弃了西藏的工作,随家人搬回了沈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的是,一切都在发生改变。离开了灵感的源头,马原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创作枯竭期。与此同时,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马原古怪的脾气愈发严重,与皮皮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在1991年痛下决心选择了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之后,马原独自生活了整整16年。这段日子对于他来说,不啻是一个漫长的寒冬。直到有一天,他邂逅了小花,一个比自己小20岁的年轻女孩。两人仿佛一见钟情,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马原以为就此可以重拾幸福,却不曾料到人生还将遭受更大的打击。

55岁那年,马原接到了一个残酷的消息——他确诊患上了肺癌。对于普通人来说,癌症无疑是噩耗,但马原却另有打算。他放弃了一切治疗,带着妻子彻底"逃离"了医院这个令他痛苦的地方,寻求一种全新的"自我疗愈"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命运的无情打击

在西藏的那段日子,是马原人生中最灿烂的岁月。他的创作灵感如泉水般涌流,一部部优秀的作品拱卫着他"先锋文学大家"的美誉。而随着妻子皮皮和爱子的到来,马原的生活也终于找到了家的温馨和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好景不长,皮皮为了儿子的教育问题,坚持要求全家回到城市生活。马原虽然万分不舍,但还是放弃了西藏的工作,随家人回到了沈阳。

就这样,一切都开始发生改变。离开了灵感的源头,马原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创作困顿期,写字的手开始止步不前。与此同时,夫妻两人的感情也陷入了危机。

皮皮对马原日渐增长的古怪脾气失去了耐心,两人的矛盾不断升级。马原固执的个性使他无法妥协,争吵不断。最终在1991年,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分道扬镳,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马原独自一人生活了整整16年。这16年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漫长而黑暗的岁月。离开了家庭的温暖,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迷茫。失去了爱人的支持和依靠,马原的创作灵感也彻底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

直到2007年,一个与他有着20岁年龄差的小姑娘小花出现在了马原的生命里,给了他一丝光明的希望。小花活泼可爱,大大开解了马原阴郁的内心。两人很快便许下了终身的誓言,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马原以为自己终于可以重拾幸福时,人生再次给了他当头一击。2009年,55岁的他查出患有晚期肺癌,情况极为危急。

这个噩耗无疑是晴天霹雳,马原顿时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绝望之中。作为一个文人,他对死亡有着敏锐的感知,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马原开始接受医院的治疗。可随着治疗的推进,他渐渐意识到,这根本无法摆脱死神的魔爪。反复的化疗让他备受折磨,身心俱疲。

最终,马原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拒绝一切治疗,带着妻子彻底"逃离"医院,寻求一种全新的"自我疗愈"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正总有一天会死,不如趁最后的时光过得洒脱自在。"马原如是说。他有自己的生活理念,不愿意被冰冷无情的仪器与药物支配生命。

就这样,马原卖掉了身外所有的财产,带着妻子远走高飞,开始了一段墨守成规者难以理解的"自我疗愈"之旅。这无疑将是马原中年生命中最为离经叛道的一段经历...

寻找生命的意义之路

放弃医院治疗的决定,无疑让马原的亲朋好友感到无比震惊和无助。他们劝阻无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原执意踏上了一条"自我疗愈"之路。

首先,马原带着妻子小花搬到了海南岛,在那里开启了一种"隐居"般的生活方式。他们远离喧嚣,租住在一处安静的别墅里,每天过着清苦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原彻底摒弃了一切不良生活习惯,远离了烟酒等有害身体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户外运动。他每天早晚都会骑行或是徒步,在阳光和微风中汲取大自然的力量。小花亦如是,两人相互鼓励,生活得十分精神振奋。

渐渐地,海南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让马原的身体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肺部的疹子慢慢消失,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也好转了许多。更令人惊喜的是,困扰他多年的创作障碍也终于得到了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时间,马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牛鬼蛇神》,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创作节奏和温度。可以说,这部作品是马原在那段"自我疗愈"生活中最大的收获和成就。

就在马原以为可以在海南长住的时候,另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传来了:他在定期体检时,发现疾病的症状几乎完全消失,被诊断为"重病痊愈"!这无疑让马原对"自我疗愈"的生活方式更加坚信不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马原开始着手实现自己的"30年之约"——找一处与世隔绝之地,在那里度过安详的晚年。

经过多方考察,马原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脚下。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尘嚣,正是马原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于是,67岁那年,马原携妻子和儿子马格彻底搬到了南糯山。在那里,他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自给自足生活:亲自打理果园菜地,池塘垂钓,早起游泳健身。"这种亲身劳作的乐趣,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自然的心。"马原说。

与此同时,马原也没有放弃写作。热带雨林带给他极大的创作灵感,短短几年间,他便创作出10余部力作。此外,马原还用了近7年的时间,亲自动手建造了一座别具匠心的独栋别墅,被命名为"九路马书院",用于安度晚年、阅读写作。

就这样,马原和家人在南糯山过起了舒适惬意的世外桃源生活。虽然远离尘嚣,但马原从未放弃过与外界的交流。他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理念和创作心得,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与死,马原谙知其道

在南糯山的日子,对于马原一家来说应该是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可谁也没想到,命运却再次向他们狠狠地挥舞了手中的鞭子。

那是在2015年的一个夏日,马原13岁的儿子马格不幸患上了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起初,马格只是偶尔出现一些头痛和乏力的症状,马原并没有太过在意。作为一个坚持"自然疗法"的人,他认为这只是孩子生长发育的一个过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病情却在短短几个月内急转直下,马格的身体每况愈下。当他们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时,为时已晚。

马原带着马格奔赴昆明、广州等地就医,但令人心碎的是,所有的努力都没能挽回这个年仅13岁的生命。2016年1月,马格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无疑是马原一家人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马格的离世让妻子小花痛不欲生,日日以泪洗面。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马原却表现得云淡风轻,甚至在马格的葬礼上说出了一番令人触目惊心的话: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马格的离开让我更加坦然接受这一切。活着的人要学会面对,很多事物并非挣扎就能改变。"

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痛斥马原"糟蹋了做父亲的责任",是他的"疏忽大意"导致了这场悲剧。

"如果当初你没有对马格的病情掉以轻心,如果你们不是固步自封地只相信所谓'自然疗法',也许马格就不会离世了。"一名网友在马原的社交媒体账号下写道。

面对如此猛烈的舆论抨击,马原却并未作任何辩解,依旧保持着高度的沉默。不过,有马原的知交好友透露,在马格离世后的那段日子里,马原常常会捧着马格生前的照片,独自怆然伤神。只是他并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表露伤痛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原面对儿子的离世,虽然坦然接受,但内心的创伤却是无以伦比的。只是按照他的生活哲学,并不愿将负面情绪表露出来,宁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位朋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马原之所以能够如此冷静面对死亡,是因为他太过了解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曾几度与死神打了照面的他,早已看淡了生死的枷锁,将自然规律视为人生最高的指引。

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也许不为寻常人所理解。但对马原而言,这不过是他"活在当下"的生活哲学在困境中的一次检阅,一次证明。生与死,只有与自然共舞,才能获得最后的自由与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原与"诗意栖居

马格的离世无疑给马原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创伤。

然而,作为一个坚持"返璞归真"生活的人,他并没有因此而动摇信念,反而在哀悼之后继续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马原对"自然疗法"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向来存在着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认为,他过于极端和顽固,完全不愿意接受现代文明和医学的馈赠。"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马格的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舆论的纷纷指责,马原并未反驳,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追求的生活价值。他坚持在南糯山过着一种几近与世隔绝的"诗意栖居"生活:

当然,马原的"诗意栖居"生活并非毫无争议。有观点认为,这种生活方式虽有诗意情怀,但过于理想化和刚愎自用。

尤其是在马格离世后,有舆论指出:"要真正达到与自然和谐,就不应该完全禁锢于它那苛刻的规则,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说明马原已经意识到,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现代文明"确实不可或缺。"与自然和谐"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人类文明,而是要兼顾自然与文明、传统与现代,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也正是这一体悟,让马原的"诗意栖居"生活方式更加完整和包容。如今的他,不再一味追求极端,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精进、不断修正。这也是生命意义追求的不懈过程……

信息来源:
上观新闻2015年5月15日-作家马原:逃出了医院,山居治愈了我
长江日报2023年3月23日-名作家13岁儿子猝然离世,曾拒绝让儿子做心脏手术,网友吵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