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代作家王朔的一句话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引发热议。他怒斥所谓的爱国者:“一群连小偷都不敢大声呵斥的人,却大呼小叫要灭了美国日本。”

这犀利的言论一出,立即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讨论。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他的这番话,又有何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文学大亨

1980年,王朔退伍后来到一家医药公司当起了销售员。但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根本不适合王朔桀骜不驯的个性。

他决定离开医药公司,和朋友一起创业经商。当时下海经商也成为许多人致富的新途径,王朔想试试自己的手气。然而,他开的餐厅生意非常惨淡,持续亏损最终只能关门大吉。

创业失败的经历让王朔认清了现实,决定回到文学写作的道路上谋生。

起初,王朔尝试着写一些较为严肃正统的题材,希望能迎合当时文学刊物的需求。但是这些作品评价一般,销量也不高,王朔并没有因此出名。

20世纪80年代,王朔以其大胆开放的创作风格,迅速成为当时文学界的新星。

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语言直接,内容接地气,深刻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王朔早期的代表作《我是你爸爸》、《浮出水面》等通过描写都市生活中敏感的情欲话题,引起了极大反响。

这些作品的电影改编版本更是深受观众欢迎,其中《阳光灿烂的日子》至今已成为经典。

在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热潮下,许多电影工作者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姜文、冯小刚等导演从参演这些电影开始崭露头角。徐静蕾、张国立等演员也因出演这些电影而走红。

可以说,王朔的小说作品对当时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为80年代中国最紧贴社会脉搏的作家,王朔用自己的文字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

他的小说主题大胆,语言直接,让读者感同身受。正是王朔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气息吸引了无数读者,也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王朔的文字直白大胆,常带有脏话粗口,这与主流文学界的所谓“雅言”大相径庭。

他直接点评历史人物,批评文学大师,说话毫不委婉,引来一些人的不满。

有人因此给王朔贴上了“流氓作家”的标签,认为他的文字粗鲁,有伤风化。

王朔自己也曾发表过题为《我看王朔》的文章严词批评自己,这更加剧了“流氓作家”的争议。

但是,王朔的支持者则认为,他只是以最真实的语言反映生活。在那个保守的年代,王朔敢于直面社会的阴暗面,挑战主流价值观。

所以,对他的批评也仅停留在文字本身,而忽视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事实上,王朔并不刻意追求“流氓”作风,他只是根据作品需求,选择最贴切的语言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正如他在受访时所说:“我不是故意说脏话,而是角色需要我这样写,我就这样写。”

成名之后,王朔的性格变得更加张扬跋扈。他开始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来引人关注。

其中,他说的一句“一群遇小偷都不敢吭声的人,却扬言要灭了日本”成为了他最经典的语录之一,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

王朔的这番话戳破了很多人的痛处,让人不得不反思自己虚张声势的一面。

王朔这番关于中日关系的言论一出,无疑是极具争议性的。一方面,这种犀利的批评确实点破了一些人虚伪的民族主义情绪,让人反思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勇气和担当的问题。但是,王朔本人也存在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作为公众人物,王朔本人生活作风堪称不检点,他的私生活早已名声在外。这样的人物,是否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别人呢?

一些网友就抓住这一点,批评王朔是在“隔河敲鼓”,自己还一堆烂摊子要处理呢,何德何能批评键盘侠?

确实,我们不应将名人言论当作权威,过分追捧。任何人都会有缺点弱点,我们需要辩证看待名人的言行,不能盲目崇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王朔这番话中的积极意义,不因为他个人存在问题就全盘否定他的观点。

王朔这番犀利的言论无疑戳到了许多人的痛点,同时也引来了一些批评的声音。

毕竟,王朔本人的生活方式一直颇为作风不检点,这成为了键盘侠们抨击他的遮羞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人无完人

王朔曾名利双收,生活放纵,他与年轻女星徐静蕾的恋情更是沸沸扬扬。为了这段恋情,王朔不惜抛弃自己的前妻和年幼的女儿王咪,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这一幕不仅震惊公众,也让许多人对王朔刮目相看。

一个作家,可以有非常出色的才华,但他的私生活选择,也会深深影响到公众对他的评价。

王朔为追求个人理想和激情,选择放弃家庭责任,这无疑在当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判断。

于是,当王朔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国人不敢造次时,许多人质疑他充其量不过是“隔河敲鼓”,自己的生活还乱七八糟,是否有资格指责别人呢?这也成为围绕王朔言论的一大焦点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当年还是个孩子的王咪,本该得到父亲的呵护与关爱,却在最需要父亲的时候遭到抛弃。这不仅对王咪造成了深重的伤害,也让外界对王朔的评价一落千丈。

但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地洗刷着一切。当年沸沸扬扬的绯闻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王朔也渐渐意识到,激情褪去后,家庭的意义远远超过一时的爱情。

他开始深切地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对女儿和前妻产生了强烈的歉意与愧疚。

王朔公开表示,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前妻和女儿。这不仅是一句表面的歉意,更显示出他对自己当年行为的深刻反省。

当初,他为了爱情可以舍弃一切,现在回头望去,家人的重要性远超过任何激情。他想要重新修复这些遗憾,但那些宝贵的时光却再也无法挽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尽管王朔在个人生活道德上存在争议,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匿名批评他犀利言论的借口。

相比那些躲在网络背后使劲批评他人的键盘侠,王朔的言行中展现出了更多个人勇气和担当。

王朔并不完美,他在感情和家庭道德上的选择令人堪忧。但是,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永远不应该躲藏自己的错误,而应勇于承认。王朔对家人的伤害最终得到了他的公开致歉和反省,这种勇气值得肯定。

且不说王朔个人的得失,他这番关于中日关系和民族气节的批评,确实点破了很多人虚伪的一面。

在网络上博眼球式的爱国言论容易,但真正具有民族担当和勇气的人却少之又少。我们不能因为批评他人的错误,就忘了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