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国style!他们用四季与二十四节气命名28个蚂蚁新种

“这个叫夏至切胸蚁,这个叫立秋切胸蚁……”徐正会指着一盒一盒的蚂蚁标本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我国知名蚂蚁分类学家、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徐正会教授和钱昱含副教授,在国际知名分类学期刊《欧洲分类学报》上发表中国蚂蚁28个新种。这28个新种,分别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和春夏秋冬命名,富有文化底蕴,在世界蚂蚁分类学界彰显了中国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徐正会的办公室里,堆放着一个一个的小盒子,这些盒子里装的都是蚂蚁标本。第一批标本,是上世纪90年代他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采集的。他采集标本的足迹,遍布全国。经过多年的积累,西南林业大学的一个标本库里,存放着他带领的西南林业大学蚂蚁研究团队采集的10万余号蚂蚁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徐正会介绍,一个蚂蚁窝里采集到1只蚂蚁,编一个号;采到10只也编一个号;最多一窝采集30只,也只编一个号。10万余号标本,有100万只以上蚂蚁标本。

“大概有多少个种呢?”记者好奇地问道。

“这里大概有800种。”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蚂蚁是很常见的一类小动物。目前,全球已经记录到的蚂蚁有14143种,中国已经发现的蚂蚁有1333种。其中,云南的蚂蚁超过600种。这样看,云南是全中国蚂蚁物种最丰富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哪里最多呢?”

西双版纳的蚂蚁超过300种,高黎贡山有240多种,昆明西山上有58种,昆明植物园里有43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据丰富的蚂蚁标本收藏,西南林业大学蚂蚁研究团队已经发表蚂蚁新种143种,占目前世界已知蚂蚁物种14143种的1%,在全球蚂蚁多样性研究中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年多以前,他们对一批切胸蚁属标本进行研究,共发现28个蚂蚁新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怎么命名这些新种呢?”徐正会说,“想到了我们有二十四节气,用二十四节气刚好可以命名24个新种。剩下4个新种的命名,就想到了春夏秋冬。”这样,就有了春分切胸蚁、夏至切胸蚁、秋分切胸蚁、春切胸蚁、夏切胸蚁、秋切胸蚁、冬切胸蚁……这28种蚂蚁,是徐正会及其团队成员和学生在西南山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新疆天山、祁连山等地采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分切胸蚁新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切胸蚁新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切胸蚁新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至切胸蚁新种

徐正会介绍,蚂蚁很勤奋,就好比人类一样有社会性。蚂蚁可以耕耘土壤、改良土壤,可以帮助植物授粉、传播种子,还可以捕食害虫。“用二十四节气和春夏秋冬来命名这28个新种,我觉得很有意义。”地球上的生物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蚂蚁是其中的一类,只有研究蚂蚁、了解蚂蚁,才能很好地保护它们。只有保护了,才能永续利用它们,这就是人类跟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切胸蚁新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切胸蚁新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切胸蚁新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切胸蚁新种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文 王宇衡 周柯妤 摄

蚂蚁图片由西南林业大学蚂蚁研究团队 提供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