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小时候我们见过亲人离去后家中亲人所准备的丧葬仪式,传统年代的八人抬棺,新漆棺材,黄道吉日是丧葬的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些家境好的家庭还会搭台请戏班子唱戏直至故去之人下葬结束,而如今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土葬也逐渐被替代,如今新的殡葬方式海葬的流行,让人接触了更加方便的殡葬形式,然而海葬真的比土葬更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上葬礼 让生命回归自然

海葬作为绿色殡葬的一种,在最初也是不被人所接受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海葬没有墓碑,没有骨灰,再也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念想,让家中的亲人无法寄托哀思,并且打破了老辈人落叶归根的传统理念,所以在最初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少人也逐渐接受了这样绿色环保的形式,也愿意让故去的亲人随着大海一起去看看曾经那些未曾见过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不少人说海葬虽然无法留住亲人的骨灰,但是每一次感受吹来的海风就仿佛是故去的亲人在亲吻他的脸颊,只要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故去之人的影子和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葬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也寄托着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然而海葬却并不是如同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骨灰的密度较低,撒进海里后会导致无法沉淀从而污染环境,所以海葬还需要通过相关机构报名后才能进行,而这一要求主要也是为了避免海洋环境被污染,另一方面也是避免了一些不法分子将有害物质或重要证据投入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外海葬是由相关单位定好了规定区域的,必须在指定的区域投放,为了避免骨灰被海浪冲回沙滩,所以一般指定区域都会离岸口较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决定海葬时就要提前5-6天报名,还需要准备好故去之人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逝者的身份证明,以及与死者的关系证明,如果参加海葬人员较多,也都是需要一起提供相关证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内政府是支持海葬的,所以成立了许多公益的免费海葬机构,可是即便是免费也是需要排队的,因为参与的人数众多,海葬需要安排船只前往离岸口较远的特定海域进行挥洒,每辆船只人数有限,所以是需要预约排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民政部门所组织的通常都是集体海葬,根据当天预约的人数安排船只,需要提前预约,如果不想要集体海葬就可以参加丧葬公司的海葬,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缴纳费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人会问到为什么所询问的海葬费用高达上万元了,这个也就是公益与丧葬公司的区别,丧葬公司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服务,会安排一些悼念行程,也会根据你所在的位置为你合理规划海葬的时间和地点,全程也会有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乘坐的船只也是有的,一般还会安排师傅在旁边诵经祈福,让往生者能够随着大海到处游走,其中所涉及到的租船费用和一些活动的费用以及丧葬公司所要收取的服务费用,加起来整个海葬所需的花费的确能够达到上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不少丧葬公司还有不同的套餐价格,以北京为例,普通的海葬价格在6000元左右,流程复杂一些的价格就在1万4千元左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新的丧葬形式

除了海葬以外,我国还推崇了许多绿色的殡葬仪式,占地少或者不占地,而绿色殡葬的形式有很多,从最初的火葬就是它的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丧葬形式就是土葬,在我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死亡人数的上升,土葬的土地已经和死亡人数不成正比了,因此推出了一系列的绿色殡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土葬虽然能够让亲人能够更加方便的缅怀故人,然而焚烧纸币和占用的土地环境污染已经对生态造成了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葬的流行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每年清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将尸体烧成骨灰,安置于骨灰盒中埋在墓园里,不仅解约了土地面积,也让后人在祭奠时能够更好的清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外在高原地区有天葬的形式,将故去的人运到指定地点,兀鹫会寻觅而来将故人吞食,这也是藏族同袍的传统丧葬形式,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兀鹫会把逝者的灵魂送进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葬在古时候就已经出现过,然而只有少数民族才会使用,在如今现代社会,也有不少人选择树葬的形式,通过相关预约和准许,亲人会种下一棵树或者选择一棵树,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也是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方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坛葬和草坪葬,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一个是将骨灰撒进花坛里,种上花,开花之时就是故去之人以另一种方式留下的证明。草坪葬就是将骨灰撒进草坪里,地面只留下一块长方形的墓碑以寄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绿色殡葬形式也是以另一种方式让逝去之人回归自然,随着绿色殡葬的流行也代表了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亲人的死亡,离开或许并不是结束,通过别样生长的方式,让亲人能够有更多不同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色殡葬也被人称为是逝去之人对生态环境最后的呵护,减少土地的使用和污染,或许才是丧葬的最好选择,也是对逝去之人最后的尊重与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殡葬的注意事项

每个人在故去之后,无论死亡原因是什么,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世间的纷扰也在与逝去之人无关,留在世上的亲人会为他们打点好剩下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家中亲人故去之后,需要注意的就是户籍消除,国内每年都会有几次户籍调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亲人死后应当拿着死亡证明前去当地管辖派出所消除户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户籍调查也是为了避免有的亲人无法接受逝者的离去,而不愿意销户,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悲痛中,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不法分子的作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内曾出现过不少老人去世,但家中子女不愿销户,一直用老人的退休金过日子,还有一部分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万分,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倒卖已故之人的身份信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消除户籍就被列为了丧葬的必须完成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下葬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首先,火化后的骨灰盒从殡仪馆拿出后直至下葬前,都是不能见光的,所以需要准备大块的布遮挡阳光,部分殡仪馆也会提供搭挽帐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为逝者准备告别仪式时,参与的人需要着素色的衣物,黑色最佳,切忌身着大红大紫参加仪式,宠物、孕妇以及太小的孩子最好不要参加,老一辈人认为下葬时间不能够过午时,否则就是对逝者的不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切记莫要穿金戴银的前去,这是对死者的极大不尊重,也会令主办葬礼的亲人十分不悦,还有部分地区在下葬时保持着送葬过程不回头,归途时不要原路返回等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地区的不同,每个家庭祭奠故去亲人的时间与形式上也有所不同,除了国内传统的清明节祭奠以外,在故去之人的忌日当天也会有所祭拜,只是规模较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新疆地区就有不少家庭保留着这样的祭奠习惯,在亲人忌日这天,子女会做好一大桌饭除了会给故去之人的坟墓送去,还会分成好几份送给周边的邻居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方地区会有“寒衣节”,这一天也会祭奠故去的亲人,而在南方一般都是“中元节”这一天,会在家中做好吃食,桌上摆上白酒和香烛等,开着门寓意是让故去的老人们都回来吃饭,这也是“叫老人”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外在中元节还会烧纸钱,为故去之人烧去傍身之财,其中烧去的纸钱必须是要完整的,纸钱焚烧的过程不能用外物去触碰,否则纸钱破碎,逝去的亲人收到时就是一些破烂的钱,并且烧纸的人也要看着火堆烧完后才能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过年时也有一些地区保留着“叫老人”的风俗习惯,寓意让故去的亲人保佑新的一年家中的人都平平安安,顺遂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个人在面对亲人故去时心中的悲痛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即便是亲人故去多年,思念也仍然存在,所以比起曾经的土葬,绿色殡葬更加更够分担我们的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葬虽然听起来是失去了亲人留下的最后痕迹,然而实际上却是让他们在蔚蓝的海洋中得到了永生和安宁,而树葬及其他绿色殡葬则是让亲人能够以另外一种方式留在我们身边,它们也不再是一排排灰黑色没有生气的墓碑,而是树影婆娑,花开正茂的生机勃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思念亲人了,可以去树荫下,花坛边,海滩边坐一坐,从此看山,看水,看花草都是在看他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