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笑、打喷嚏、提重物时

突然漏尿了

排尿或排便不尽

频繁如厕,却尿不出多少

不能控制地肛门排气或排便

听到水声或将钥匙插入门内就尿急

而引起的漏尿

出现以上情况的女性

很有可能患上了盆底疾病

本期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燕波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妇女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女性性功能障碍康复组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专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少见肿瘤学组委员

了解女性的盆底

女性的盆腔器官是由盆底肌肉、韧带和筋膜组织构成的盆底支持结构支撑的。其中,肛提肌复合体是支撑盆腔器官的主要结构,为盆腔器官提供了牢固且有弹性的支撑;韧带和筋膜组织将盆腔器官(包括膀胱、尿道、阴道、子宫和直肠等)固定在正确位置,以使盆底肌肉为盆腔器官提供最佳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FPFD )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组疾患,主要表现为: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疼痛、排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等。这些问题不仅危害患者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社交活动,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我们称之为“社交癌”。《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30.9%;盆腔器官脱垂率为13.1%;70岁人群尿失禁发病率高达72%。

伤害女性盆底的“无形之手”

妊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随着产次的增加而升高,虽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造成损害的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提出,妊娠和分娩会造成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被压迫、拉伸或撕裂,加重对盆底的损害。除对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外,分娩后筋膜和结缔组织的重塑也可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之一。

年龄:女性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引起肌肉数量减少和张力减退,从而引起盆底结构变化,导致尿失禁或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尿失禁高发年龄为45—55岁;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改变等有关;一些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也可促进尿失禁进展。

肥胖:肥胖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是非肥胖女性的3倍,减重可以改善尿失禁症状,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其他因素:腹内压增加如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患者也会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有家族史女性的发病风险高于其他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

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失禁漏尿、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排尿困难等。

盆腔器官脱垂:女性盆腔内的器官(包括膀胱、子宫和直肠)都可能脱出到阴道内。根据阴道内脱垂的器官不同,盆腔器官脱垂的类型可分为阴道前壁脱垂(膀胱膨出)、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直肠膨出)。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两者常伴随存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

排便相关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排便不尽、便急、大便失禁及肠梗阻等症状。

出现性欲减退:一些女性因为有尿失禁或盆底器官脱垂的情况,担心在性生活中出现漏尿或其他情况带来不适或窘迫,导致对性生活满意度下降,进而出现性欲减退或性交痛。还有阴道的松弛带来的各种性生活不适等。

如何摆脱尴尬的尿失禁?

尿失禁最常见症状是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跳跃时有不自主漏尿现象。女性更年期尿失禁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主要原因是盆底肌肉数量和力量减少和减弱,盆底肌肉群的支持结构松弛,功能出现异常;女性更年期雌激素缺乏也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内胶原蛋白减少,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盆底肌力减弱。性激素缺乏并不是尿失禁的主要病因,因此,激素补充治疗不能治愈尿失禁,但对改善相关症状有一定辅助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尿失禁症状较轻的更年期女性,可通过盆底肌锻炼缓解甚至治愈漏尿。盆底肌锻炼是尿失禁预防和治疗首选的保守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骨盆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盆底肌肉力量,从而改善盆底功能障碍如尿失禁等。此外,肌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盆底康复器的使用,也能增强盆底肌训练的效果。

盆底出现了问题,应该怎么办?

期待治疗:期待治疗主要适用于虽然有症状但自身可以耐受,或主观上不想治疗,或病情稳定但需定期随访的患者。但一旦病情有进一步发展时,则不建议继续采用期待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的首选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①阴道子宫托。子宫托多由硅胶制备,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放置阴道子宫托可通过加强尿道支撑、缓解逼尿肌不稳定性来治疗尿路相关症状,同时为脱垂的器官提供支撑,改善器官脱垂症状;使用子官托时可能会发生阴道溃疡、糜烂或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阴道炎,所以子宫托需要定期取出和清洁,并定期随诊。

②盆底肌锻炼。盆底肌锻炼可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相关症状,而且没有额外副作用;盆底肌锻炼需要长期进行,同时需定期随诊,以便根据当下盆底状态制订下一阶段训练计划。

③雌激素疗法。雌激素疗法中推荐激素局部用药,但不推荐全身激素替代疗法。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拒绝保守治疗但有症状的脱垂患者适合采用手术治疗。脱垂手术路径包括经阴道、经腹部和腹腔镜三种方法;目前有微创新技术治疗,具有创口小,预后好等特点,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汪婷婷

编辑:高淑婷

初审:陈怡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