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品尝杨梅的季节。

下班后,你特意买了一盒杨梅回家,一如往常,你将杨梅丢进了小盆里打算泡泡再洗。然而当你回到厨房,却发现泡杨梅的水变得浑浊不堪,且水面上还漂浮着很多白色的小虫子[1],你的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这杨梅我是非吃不可吗?我要是直接拿着吃岂不成了“荤素搭配”?

杨梅树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土著果树”[2],因其果实柔软多汁,不用剥皮等优点而广受国人喜爱。

但爱吃杨梅的你可能不知道,这些招你喜欢的优点恰恰也是杨梅招虫的原因。

杨梅果实无外果皮包被,所以其可食用部分——一排排柔软的“肉柱”,只能大剌剌地暴露在外面[2],这使得虫子能够轻易地取食并在此生存繁衍[3]。

来自贵州大学农学院的研究者,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杨梅病虫害进行了检测、观测和收集工作,经诱饵诱集和直接观察,发现了双翅目的果蝇科、鳞翅目螟蛾科幼虫、同翅目叶蝉科成虫及若虫等十一余类对杨梅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害虫。其中,果蝇是杨梅生产中重要的害虫和主要的防治对象[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梅果蝇是危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具有生活史短、繁殖力强、暴发性危害的特点

原因很简单,杨梅酸甜的气味是果蝇的诱捕器。

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四臂嗅觉仪,测定拟果蝇(果蝇的一种)雌虫对4种不同寄主水果的行为选择性,结果显示,杨梅上的单雌总产卵量达到了约884粒,这一数字明显高于其他水果[5]。

研究人员认为,杨梅气味中的萜烯类物质,具有特殊的松脂味[6],对果蝇有很强的吸引力[7]。而且因为昆虫幼虫期不适宜远距离爬行,雌成虫将会最大限度的产卵于适合幼虫发育的寄主上。所以,个头适中且缺乏坚硬外壳的杨梅,便成了果蝇们的理想产卵场所[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浙江黄岩、临海等杨梅主产区,成熟期果实虫害率在80%以上,严重的高达100%

洗杨梅时,用水泡出来的白色小虫子,就是果蝇的幼虫。在杨梅成熟之前,果蝇危害相对较小,然而,一旦到了杨梅生长的中后期,它们便会寻着果香味找上门来,在杨梅身上安营扎寨,并开始疯狂繁殖[8]。

以云南杨梅为例,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统计,随着杨梅的不断成熟,幼虫量也会迅速增加,当杨梅成熟量达90%时,平均每果幼虫激增至27.6头,果实危害率达94%[8]。

这时你可能会疑惑:既然果蝇对杨梅的危害如此之大,果农们为何不在种植阶段就解决这一问题呢?

其实,果农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希望消灭果蝇。一方面,果蝇会加速杨梅的腐烂[9],另一方面,很多人心里接受不了水果里有虫子。不论什么结果,最终影响的都是杨梅的销量[10]。但架不住,果蝇虽小,防治却难,很多时候花钱费力却效果一般。

由于杨梅没有外壳保护,喷洒农药时农药会直接渗透至果肉,因此,对于杨梅的防虫措施,最佳的选择是采用绿色方法,也就是物理防虫法。

常见的绿色方法有防虫网,选择与目标害虫的尺寸相适应的网眼,可以有效地阻拦果蝇进入[11],但若遇到大风时易掀开网帐或打斜网架,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12]。

除此之外,还有穹顶棚架大棚[3]、色板诱集[13]等新技术。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就曾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在浙江青田开展杨梅穹顶棚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穹顶棚架栽培模式可以达到避雨防虫的效果[3]。

但果农们面对的不是一盒杨梅,而是数十亩的杨梅林,穹顶棚架大棚不仅需要专业人员设计搭建,而且造价相对高[3],最关键的是,由于杨梅种植以较陡的山坡地为主,搭建连片大棚难度较大,从执行层面很难推广[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方沿海地区夏季可能会发生台风等极端天气,防虫网结构被毁坏的风险较大

显而易见,采用绿色防虫方法会消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为了经济划算,很多果农还是会给杨梅打农药[11]。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对杨梅进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后,发现杨梅农药使用品种杂、多且检出率较高。其中,造成检测不合格的农药包含水胺硫磷、多菌灵、氯氟氰菊酯、甲维盐等,而生产上使用的这些药剂大多未获得农药品种正式登记[15]。

其中,多菌灵和嘧菌酯的残留量较高,且难以通过简单的清水冲洗去除[16]。多菌灵这种农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眼睛、皮肤和粘膜都可能产生刺激作用[17]。

显然,对于杨梅而言,物理方法更为适宜。然而,绿色防虫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难以确保百分之百无虫,因此杨梅中有虫是难以避免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杨梅的主要害虫——果蝇幼虫,它们自幼便以杨梅为食,其体内主要的细菌为酸杆菌和肠杆菌,对人体并无太大危害[18]。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果蝇幼虫可被视为一种无毒无害的“干净”蛋白质[19]。

要是实在看不下去,也有解决的办法。对于想要刚买回来就打算吃的杨梅,只需将其浸泡在3%的盐水中约20分钟,这样既能有效除虫,又能清除灰尘[20];若你有足够的耐心,也可尝试冷冻法。因为如果将果实置于低于15℃的环境中,果蝇幼虫的存活率将大大降低,10℃以下,幼虫则无法存活[21]。

区区虫崽子,还能难倒我们大中华吃货吗?

参考文献

[1]倪福清.(2009).东魁杨梅果蝇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现代农业科技(22),145-146.

[2]焦云,柴春燕,马炜炜 & 舒巧云.(2018).不同质地杨梅果实肉柱细微构造与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酶活性分析.江西农业学报(05),12-17.

[3]陈正道,娄艳华 & 汤婧.(2021).穹顶棚架栽培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农学学报(09),68-71.

[4]李德友,左锐,袁洁,熊元,陈传庆,解诗葳.(2005).杨梅果蝇发生危害与食源调查.贵州农业科学(02),77-78.

[5]朱玉溪,杨润,沈媛,龚明辉,吴凌晓,奚佳麟 & 杜予州.(2024).拟果蝇对不同寄主水果的产卵选择与适应性研究.应用昆虫学报1-9.

[6]林旗华,张泽煌 & 钟秋珍.(2015).3个福建主栽地方杨梅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热带作物学报(01),115-119.

[7]刘燕,谢冬生,胡纯华,陈立 & 肖春.(2017).杨梅果实成熟度及挥发物对斑翅果蝇定向行为的影响.应用昆虫学报(05),716-723.

[8]孙道旺,杨明英,曹继芬,杨红映,杨美兰,杨家鸾 & 严位中.(2005).果蝇对云南杨梅的危害及发生规律研究初报.西南农业学报(06),786-790.

[9]饶汉宗,王华弟,沈颖,黄茜斌,谢子正,赵慧宇 & 徐志宏.(2016).杨梅果实腐烂主要病害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浙江农业科学(11),1892-1895.

[10]陈方永.(2012).我国杨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南方果树(05),31-36.

[11]吴跃民,燕炳辰,贾倩,张红艳,闫俊杰,尹姣 & 吴圣勇.(2024).我国防虫网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破解对策.植物保护1-6.

[12]梁克宏,王允镔,龚洁强 & 郑灵卫.(2018).东魁杨梅防虫网室栽培的推广应用.浙江柑橘(01),30-32.

[13]任少鹏,谌江华,史骏 & 王丽丽.(2022).宁波地区杨梅果蝇发生危害情况及色板诱集效果研究.上海农业科技(04),137-139.

[14]金伟,黄雪燕,李俊 & 徐小菊.(2018).不同网帐栽培模式对杨梅成熟期与经济效益的影响.中国南方果树(06),50-51+54.

[15]杨桂玲,虞轶俊,王强,黄茜斌,赵学平,吴声敢... & 蔡铮.(2016).杨梅主要病虫农药使用风险评估及安全用药技术研究.农产品质量与安全(01),47-51.

[16]赵慧宇,刘银兰,孙妍婕,张宗辉,杨桂玲 & 王新全.(2021).杨梅中4种农药残留的膳食风险评估及家庭清洗去除效果.农药学学报(01),146-153.

[17]江苏瑞邦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官网.(2024).多菌灵产品简介.

[18]邴孝利 & 陆益佳.(2019).水果害虫斑翅果蝇体内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微生物学报(10),1880-1888.

[19]龚洁强.(2013).罗帐栽培技术助力黄岩东魁杨梅优质安全高效.浙江柑橘(01),36-38.

[20]王颖,滕淑涵,余晔 & 张志祥.(2020).杨梅清洗除虫的五种方法比较.中学生物教学(23),70-72.

[21]Michel A Dongmo K.,Fiaboe Komi K.M.,Kekeunou Sévilor,Nanga Samuel N.,Kuate Apollin F.,Tonnang Henri E.Z.... & Hanna Rachid.(2021).Temperature-based phenology model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oriental fruit fly Bactrocera dorsalis.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prepublish),102877-.

作者: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