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

考生们开始期待分数的揭晓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而动

各类高考骗术层出不穷

家长和考生千万要

提高警惕!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已获授权

警方表示,不法分子利用家长、考生等待考试分数的心情,通过伪基站群发“可提前查分数”“考试作弊”等短信进行诈骗。

据江门市公安局蓬江分局反诈中心三级警长柯鹏飞介绍:“不法分子通常会在短信中附带一个陌生链接,受害者一旦点击,手机可能会被植入木马软件。此外,不法分子还会诱导输入考生身份证号码、姓名和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贩卖出去,让其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广大考生查分数要通过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渠道,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6月下旬,考生和家长将进入填报志愿阶段。警方提醒,此时也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志愿填报专家或机构,声称掌握高等院校内部招生大数据,并提供所谓的“保上”服务,利用中介或者网站、手机软件等对考生、家长进行志愿填报方面的指导,实则骗取高额费用。

柯鹏飞提醒:“填报志愿是一项重要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填报志愿服务,更不要相信‘保上’的承诺。应该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还有所在中学提供的高校咨询服务等信息,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志愿。”

这份“防诈指南”请收好

01

01 花钱可以“提前查分”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查询成绩的心理,通过“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会要求填写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警方提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02

专家帮忙“填报志愿”?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信息”,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

警方提示:填报志愿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但对于收费的指导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03

“内部指标”招生?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声称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有办法“低分高录”、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以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都是骗局。

04

领取“助学金补助”?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警方提示:接到或收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05

录取通知书可“伪造”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通过指定账户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警方提示:有些高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学生的招生信息,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缴纳学费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06

办理出国留学?

套路解析:家长准备让子女出国留学,为了不通过留学机构交付高额中介费,委托低价中介帮忙申请国外大学,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支付其劳务费后,找不到对方,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如果选择个人申请,要和国外大学实时保持联系,如果选择留学机构,要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留学中介,在缴纳中介费用时一定要谨慎,看清合同,不要被机构所谓的优惠折扣"冲昏头脑"。

这还有一份

《2024年全国高考学生家长统一防骗测试卷》

来看一看

你的高考防骗知识 学得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

高考骗局花样多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

凡是涉及钱财

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一旦发现上当受骗

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咨询报警!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江门广播电视台综合整理、江门台、宁津公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