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季节更替,往往会给一些免疫系统脆弱的人带来不小的困扰。春季,一种病毒会更容易找上门——带状疱疹病毒,试图侵袭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人。或许您曾听闻“缠腰龙”“蛇缠腰”或“生蛇”等民间传说,那些被形容为“长一圈会痛死人”的怪病,其实也指的是带状疱疹。这种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接下来将为您详细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和水痘的“元凶”都是同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展现出不同的病症。这种病毒在初次感染时可能引发水痘或潜伏感染,之后便会在体内潜伏长期。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免疫系统的衰退,这种病毒可能再次激活,此时便会表现为带状疱疹。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个体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有水痘史的人群都有可能发生带状疱疹,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或者由于疲劳、外伤、药物等原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人。

2.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典型症状表现为皮肤上呈现聚集的水疱和红疹,沿一侧周围神经形成不规则的带状分布。除了胸腰部,这种情况也可能侵犯头部、面部、眼部、耳朵以及上下肢等部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听力和视力受损,并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症状。

若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则可能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这种后遗症的疼痛程度甚至比分娩时的疼痛更为剧烈和持久,有些患者甚至遭受长达十年之久的煎熬。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问题、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这种身心双重折磨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自杀念头。

3.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首要是加速皮损消退,进而是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可帮助促进皮损的康复,同时减少带状疱疹疼痛的持续时间。

药物治疗是基础。抗病毒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最佳的使用时间是在发疹后的72小时内,以获得最佳的疗效。对于存在中度至重度疼痛以及严重皮疹的重症带状疱疹患者,即使症状已持续超过72小时,仍需要进行系统的抗病毒治疗。目前批准使用的系统性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和膦甲酸钠等。

然而,仅仅依靠药物治疗通常无法迅速缓解疼痛问题。疼痛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巧妙地结合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以达到快速有效减轻疼痛的目的,同时减少药物使用量和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微创介入治疗作为疼痛科的核心技术,成为药物效果不佳时的最佳选择。

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神经介入技术和神经调制技术。神经介入技术包括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毁损和鞘内药物输注技术,而神经调制技术则包括脉冲射频和神经电刺激术等疗法。此外,针灸疗法、臭氧治疗等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也呈现出一定的疗效。

及时发现并进行充分的治疗,是带状疱疹患者尽早康复的关键。在早期进行足量、足疗程的积极治疗,才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4.怎样预防带状疱疹?

为了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也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疫苗能够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同时缩短疾病持续时间。考虑到带状疱疹病毒更容易侵袭中老年人且病情更为严重,专家强烈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积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在国内,目前有两种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可供选择:一种是国产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适用于40岁及以上的人群,只需接种1剂次;另一种是进口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及以上的人群,需全程接种2剂次。通过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保障个人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曾经患过带状疱疹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但疫苗依然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因此强烈建议接种。当前正值带状疱疹高发的时节,符合条件的个体可以根据个人状况选择适合的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早日远离带状疱疹所带来的痛苦。

桂林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杨林洪/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 胡丽丽

加入“姜大夫答疑”读者群

分享交流专业、有趣的健康知识

●对断指再植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什么是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亮点